护理品管圈活动在外周静脉输注营养液护理中的应用
2016-10-26苏桂芳杨安会韩小敏杨雪乐
苏桂芳,石 梅,杨安会,韩小敏,杨雪乐
(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江苏 泗洪县 223900)
护理品管圈活动在外周静脉输注营养液护理中的应用
苏桂芳,石 梅,杨安会,韩小敏,杨雪乐
(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江苏 泗洪县 223900)
目的 通过开展护理品管圈活动,探讨经外周静脉输注营养液的有效护理措施,降低穿刺部位渗漏发生率。方法 成立护理品管圈质量小组,确立主题,调查现状,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学习并督导落实,评价效果,反馈改进。结果 活动开展前穿刺部位渗漏发生率11.5%,活动开展后穿刺部位渗漏发生率4.6%,发生率减少6.9%,目标达成率138%。结论 开展护理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有效减少外周静脉输入脂乳氨基酸时穿刺部位渗漏率,提高了患者及医师的满意度。
护理;品管圈;外周静脉输注;营养液
胃肠外科的患者由于手术或者治疗需要,在一段时限内需要禁止肠内营养,病人每日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均通过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供给——胃肠外营养。我院所输注的肠外营养液常规是20%脂肪乳剂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均属于高渗性溶液,具有一定的渗透力,一旦输液渗出会引起局部组织肿胀导致缺血缺氧[1]。针对这个问题,没有短期解决办法,于是采取护理品管圈活动进行持续质量改进[2],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6年6月~12月在胃肠外科住院需静脉营养治疗的患者共1740例,其中男934例,女806例,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91岁,平均年龄62岁。分别统计品管圈对策实施前、后相同时限内通过周围静脉输注20%脂肪乳剂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患者例数及穿刺部位渗漏发生率。每天静脉输注20%脂肪乳剂250 mL,复方氨基酸注射液500 mL,均为同一批号。
2 方 法
2.1 成立品管圈质量小组
小组成员共8人,均为胃肠外科护理人员,平均年龄29岁,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4,护士1人。长期值责任制白班3人,参加夜班轮班5人,以便于掌握各班次实际情况。辅导员由护理部副主任担任,圈长由胃肠外科护士长担任。
2.2 确立圈名为呵护圈
并细化责任。圈长职责:领导品管圈的活动,决定品管圈活动的进行方向,鼓励圈员头脑风暴法思考,建立全体圈员的良好人群关系,指导圈员有关QCC方法。
2.3 拟定品管圈活动计划书
品管圈活动时间为2015年6~12月,共29周。将一周期内的任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解在29周内,绘制成甘特图。
2.3.1 第1周发掘问题
动员圈内成员观察思考,搜集临床护理工作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共发掘问题8个,分别为:如何降低胃管滑脱率、降低护士体温表丢失率、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手卫生依从性、使用腹带过程中如何避免引流管被牵拉扭曲、外周静脉输入脂肪乳氨基酸时如何减少穿刺部位渗漏、如何降低择期手术取消率、如何做好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如何提高健康教育的内涵质量。
2.3.2 第2周主题选定
外周静脉输入脂肪乳氨基酸时如何减少穿刺部位渗漏问题以最高票数获得本次主题。选题理由:减轻患者输注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预防静脉炎;减轻护士工作量,融洽护患关系;增强科室团队凝聚力,改善工作效率和品质,提高病区整体形象。
2.3.3 第3~13周把握现状
现状调查数据收集:围绕选定的主题,通过圈会,设计适合本圈现场需要的、易于数据收集、整理成查检表。决定收集数据的周期、收集时间、收集方式、记录方式及责任人。各责任人员依照圈会所决定的方式,开始收集数据。数据真实,不得经过人为修饰和造假。经过统计,第1~13周内本科室共930例患者经过外周静脉输注脂肪乳氨基酸溶液,其中发生穿刺部位渗漏107例,渗漏发生11.5%。
2.4 第14~16周对现状进行原因分析、设定目标、拟定对策
2.4.1 现状分析
经过分析总结,主题的发生原因如下:1)输入的脂肪乳氨基酸浓度高;2)输液总量多,时间长,超过4小时,一般情况下脂肪乳剂和氨基酸溶液在其他液体输注结束后才开始输入,时间比较迟。3)长期输液导致周围静脉血管条件差 4)输注脂肪乳氨基酸时不良反应多见[3],患者舒适度下降,活动频繁。5)溶液内加入10%氯化钾溶液、10%氯化钠、20%葡萄糖溶液,致使液体浓度高刺激性大,对血管损伤。6)穿刺部位选择不当。7)穿刺工具选择不合适。8)贴膜固定方式不妥当,同时碘伏消毒后不脱碘致贴膜粘度下降。9)护士巡视不到位。10)输注时间久,静脉针建立时间长。将以上存在问题用鱼骨图表示。
2.4.2 第17~26周实施对策
将被选中的措施制定成质量考核表,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要求人人理解掌握,并且能够实施相应措施,组内成员在各班次内跟踪督导,以确保措施有效落实,数据记录要真实完整。每周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质量考核评分,分析存在问题,汇总反馈。
2.4.3 第26周效果确认与检讨。统计数据,第17~26周内本科室共810例患者经过外周静脉输注脂肪乳氨基酸溶液,其中发生穿刺部位渗漏37例,渗漏发生率4.6%。
2.5 设定目标。
根据问题难度、圈能力、结合实际情况、挑战性与可行性,设定目标值为6.5%,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3 结 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外周静脉输注脂肪乳氨基酸溶液的穿刺部位渗漏发生率为11.5%,活动开展后,渗漏发生率为4.6%,降低了6.9%,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4.6%-11.5%)/(6.5%-11.5%)×100%=138%。见表1。
表1 对策评分表
4 结 论
通过组织品管圈活动,我们学习到新的品质管理手法,调动大家的工作热情,自主自发的开拓头脑风暴式思维,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项活动,既有效减少外周静脉输入脂乳氨基酸时穿刺部位渗漏率,也增加了大家的责任感、积极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凝聚力,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患者及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 廖 云,王远丽,金 秋,等.品管圈在提升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品质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4,22(1):58-59.
[2] 郭天媛,张 姝,何 芳.品管圈在正确填写静脉滴注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6):948-949.
[3] 高增敏,安聪娟,张丽华,等.品质管理圈活动在降低护士静脉输液环节核对差错率中的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05):574-577.
本文编辑:白 璐
R47
B
ISSN.2096-2479.2016.02.1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