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心脏外科监控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6-10-26王毅,段霞
王 毅,段 霞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上海 200000)
人文关怀在心脏外科监控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王 毅,段 霞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上海 200000)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心脏外科监控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2月在我院心脏外科监控室治疗的心脏疾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质量、健康行为。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化、强迫、偏执、恐惧、人际关系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自我观察、遵医行为、积极沟通等健康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在心脏外科监控室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心理素质,增强自我管控能力,提升治疗期间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心脏外科监控室;人文关怀;护理价值
心脏外科疾病通常病情比较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对身体的创伤较大。特别是在监控室期间,术后患者创伤大,生命体征容易波动,监控室的治疗更为重要。由于患者个体间的差异,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围手术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甚至出现抗拒、不配合治疗的绝望情绪,给临床的护理带来挑战。人文关怀是一种先进的护理理念,通过心理、生理及社会层面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有利于增加患者监控室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减少负面心理因素对治疗的影响[1]。本研究采用人文关怀在心脏外科监控室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2月在我院心脏外科监控室治疗的心脏疾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观察组男39例,女26例,年龄35~85岁,平均年龄(60±3.4)岁,病程1~6年;对照组男37例,女28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57.1±3.8)岁,病程1~7年;所有患者均为心脏疾病,在心脏外科监控室进行治疗,监护1~3 d;其中,冠心病71例、风湿性心脏病23例、先天性心脏病16例、心脏黏液瘤9例、其他心脏病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监护方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围术期护理。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的个人需求,了解患者需求的动态变化,及时做好需求变化记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术前向患者宣导疾病知识及治疗方法,介绍监护室的相关治疗仪器,需要进行哪些仪器操作,打消患者的疑虑,平复其焦虑情绪,使其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监护室治疗。术后行心电监护,30 min记录一次,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1 h记录一次;行机械通气患者注意护理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待患者术后清醒后,向病人说明手术很成功,缓解心理紧张,并告诫患者绝对卧床,不能乱动,以免管道脱落;密切监测尿液质量,观察尿液颜色、尿量以及浑浊度,若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保持监控室环境的安静舒适,关掉暂停使用的仪器,做好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2-3]。(3)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监控室护理中极为重要。本病患者一般年龄较大,病情较重,且在监控室期间需与家属隔离,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恐惧情绪,甚至烦躁不安、绝对治疗,对患者的康复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态度亲切和蔼,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多抚慰患者,使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消除抵触情绪;同时,多鼓励患者,以正面的病例鼓舞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配合治疗及护理,提升依从性。护理人员还可在病房内播放一些轻缓柔和的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并辅以心理指导,减缓患者焦虑、抑郁情绪[4]。(4)饮食护理。患者术后应尽早恢复饮食,无法自主进食者可给予鼻饲饮食,食物以半流质慢慢过渡到正常饮食,摄取的营养成分主要以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的高热量为主;若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可静脉滴注营养液,以补充机体能量,促进术后的早期恢复。
1.3 观察指标
生理状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来评价护理前后心理变化;生活质量采用QLQ-C30(生活质量核心量表)中内容进行评价,包括躯体化、强迫、偏执、恐惧、人际关系等,评分0~3分/项,得分越高质量越差;健康行为采用自测量表,内容包括自我观察、遵医行为、积极沟通等,100分/项,得分越高表示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3.0版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取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比较(±s,分)
注:*与#相比,P<0.05
组别n SDS SA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65 68.24±5.33 51.04±4.21 68.93±5.79 50.25±4.09*对照组 65 67.92±5.46 60.96±5.18 68.77±5.94 61.36±5.67#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化、强迫、偏执、恐惧、人际关系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健康行为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自我观察、遵医行为、积极沟通等健康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躯体化 强迫 偏执 恐惧 人际关系观察组 65 1.24±0.36 1.32±0.29 1.23±0.37 1.41±0.25 1.29±0.44*对照组 65 1.76±0.43 1.79±0.41 1.69±0.39 1.92±0.35 1.78±0.42
表3 两组患者健康行为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健康行为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自我观察 遵医行为 积极沟通观察组 65 90.4±5.6 93.5±3.6 92.3±4.2*对照组 65 77.3±6.7 82.1±5.4 76.8±6.9
3 讨 论
由于心脏外科病情严重,术后除做好常规的人文关怀外,还需对并发症做出预防性护理。护理人员对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迅速行血气分析及血生化分析,并连续监测心率与心律的动态变化,为医生的处理提供依据;若发生心力衰竭,应立即采取镇静、吸氧护理,以鼻导管吸氧,流速控制在3~5 L/min,安慰鼓励患者,抚慰其紧张、恐惧情绪,配合医生进行抢救[5]。总之,人文关怀在心脏外科监控室护理中效果明显,符合患者的身心需求,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1] 李 琴,罗俊辉,王志强,等.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心胸外科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0):233-234.
[2] 杨 芳.人文关怀和心理干预对心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28(2):163-165.
[3] 孙 群,周 洁,吕 晓,等.人性化护理在心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86-89.
[4] 艾秋云.人性化护理对心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4):4-5.
[5] 夏先萍.亲情护理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1):1512-1513.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
B
ISSN.2096-2479.2016.02.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