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抑郁与网络成瘾的循环效应分析*

2016-10-26胡俊航吴海英王传美张林锋童恒庆

中国卫生统计 2016年4期
关键词:观测调节效应

胡俊航 吴海英 王传美 张林锋 童恒庆



大学生抑郁与网络成瘾的循环效应分析*

胡俊航1吴海英2王传美2张林锋2童恒庆2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很多,比如学习和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爱情和家庭功能等,而倍受学者广泛关注的是抑郁。目前对网络成瘾和抑郁关系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网络成瘾与抑郁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胡志海等[1]人认为抑郁越严重,网络成瘾的程度越重;第二类是网络成瘾与抑郁呈正相关关系,Young[2]与冯承芸等[3]人的研究证实了这个结论;第三类是网络成瘾与抑郁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马波等[4]人的研究表明,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而网络成瘾在一定程度上又加重了抑郁症状,形成循环,产生循环效应。效应分析方面,吴伟等[5]通过分析医学生自我效能感、自尊与焦虑的关系,揭示了时间管理倾向的中介效应。

抑郁与网络成瘾的循环效应可能夹杂着中介变量(人际关系)和调节变量(家庭关系),这就使循环效应的分析更加复杂。对于有中介的调节变量模型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模型,温忠麟等系列文献有专门的介绍[6],但是都没有分析到涉及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循环效应。本文运用我们自己提出的有中介的调节潜变量的循环效应模型来分析大学生抑郁与网络成瘾的循环效应的作用机理和效应大小的影响,从而对抑郁和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资料与方法

1.研究方法

有中介的调节潜变量的循环效应模型可以表示为:

(1)

这里Y1表示抑郁,Y2表示网络成瘾,U为调节潜变量即家庭功能,W是中介潜变量即人际关系,as,bs(s=0,1,…,4)为待估参数,ζ1,ζ2为随机误差项。

(1)中的变量均为潜变量,每个潜变量都对应若干个观测变量。设Yr(r=1,2)对应的观测变量是yrt(t=1,2,…,k(r)),U对应的观测变量是xui(i=1,2,…,k(u)),W对应的观测变量是xwj(j=1,2,…,k(w)),则从观测变量到潜变量的关系可以写成:

(2)

(3)

(4)

这里λrt,λui,λwj是从观测变量到潜变量的待估汇总系数,εr,εu,εw是随机误差项。

根据路径分析的思想,也可以认为观测变量的变化是来源于它所对应的潜变量,于是从潜变量到观测变量的关系可以写成:

yrt=ωrtYr+υrt,r=1,2,t=1,2,…,k(r)

(5)

xui=ωuiU+υui,i=1,2,…,k(u)

(6)

xwj=ωwjW+υwj,j=1,2,…,k(w)

(7)

这里ωrt,ωui,ωwj是从潜变量到观测变量的载荷系数,υrt,υui,υwj是随机误差项。

对(1)中变量的效应大小的分析需用模型参数的标准化估计,经过复杂的变形处理,(1)可以化为:

(8)

这里ZY1、ZY2、ZU、ZW分别是Y1、Y2、U、W的标准化形式,αs、βs(s=0,1,…,4)是待估参数,S1,S2是随机误差项。利用(8)估计出的参数αs和βs是模型参数的标准化估计,利用它们就可以进行效应大小的分析和比较了。

关于循环效应模型的算法和效应检验,我们在今后论文中进行详细的叙述。

2.资料

采用汪向东等编写的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的抑郁量表(CES-D),杨晓峰等编写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李荣风等修订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和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国内某大学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30份,收回219份,回收率95.2%,有效问卷212份,有效回收率92.25%。

结  果

1.模型(8)的参数估计结果

根据模型的算法得到模型(8)的参数估计如表1。

表1 模型(8)参数估计及t检验一览表

*:P<0.05,**:P≤0.01。

可见网络成瘾的直接效应、人际关系的中介效应、家庭功能的调节效应,对抑郁的影响都非常显著(P≤0.01);反之,抑郁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主要是直接效应非常显著(P≤0.01),其他效应一般显著(P<0.05)。

2.模型变量的效应检验结果

对有中介(人际关系)的调节(家庭功能)潜变量(抑郁与网络成瘾)的循环效应模型中变量进行效应检验,各步检验结果如表2。

表2 模型变量的效应检验

注:括号中的数值为变量系数对应的t值;*:表示P<0.05,**:表示P≤0.01。

由表2可知:模型(8)的第一个方程有中介的调节效应非常显著,第二个方程有中介的调节效应一般显著,整个模型的循环效应显著。

图1 抑郁与网络成瘾循环效应分析图

讨  论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预防和治疗抑郁与网络成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分析方法对类似问题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抑郁与网络成瘾的循环效应的作用机理和效应大小分析

抑郁与网络成瘾的循环效应的作用机理和效应大小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成瘾对抑郁的影响有直接效应、家庭功能调节后的直接效应和二者通过人际关系这一中介变量的间接效应。网络成瘾的直接效应大小是0.599,约占75.3%,对抑郁的影响显著;家庭功能调节后的网络成瘾的直接效应大小是0.090,约占11.3%;网络成瘾通过人际关系这一中介变量的间接效应是0.065,家庭功能调节后的网络成瘾通过人际关系这一中介变量的间接效应是0.042,网络成瘾和家庭功能调节后的网络成瘾通过人际关系这一中介变量各自的间接效应虽不明显,但二者总的间接效应是0.107,约占13.4%,不可忽视。

抑郁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同样有直接效应、家庭功能调节后的直接效应和二者通过人际关系这一中介变量的间接效应。抑郁的直接效应大小是0.681,约占92.3%,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显著;家庭功能调节后的抑郁的直接效应大小是0.006,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不显著;抑郁通过人际关系这一中介变量的间接效应是0.037,家庭功能调节后的抑郁通过人际关系这一中介变量的间接效应是0.014,显然抑郁和家庭功能调节后的抑郁通过人际关系这一中介变量各自的间接效应都不显著。

2.继续寻找返回路径的更为显著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

本文研究的是基于原路返回的循环效应,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在循环过程中不变。正因为如此,返回路径的效应只是一般显著。如果考虑返回路径中存在新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虽然模型更为复杂,但是可能更切合实际。

3.继续研究基于多重中介和多重调节的循环效应。

[1]胡志海.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8,24(3):294-295.

[2]Young KS,Rodgers R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tion.Cy-ber Psych Behav,1998,1(1):25-28.

[3]冯承芸,熊敏,黄列玉,等.贵州省1497名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其焦虑抑郁水平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9):801-802.

[4]马波,徐凤,裴瑞莲.某医学院在校学生网络成瘾与抑郁、焦虑的关系.中国医药科学,2011,1(17):169-184.

[5]吴伟,姚海波,张容,等.医学生自我效能感、自尊与焦虑的关系:时间管理倾向的中介效应.中国卫生统计,2014,31(5):749-751.

[6]温忠麟,张雷,侯杰泰.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心理学报,2006,38(3):448-452.

(责任编辑:郭海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513,91324201)

1.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经济与管理系(467001)

2.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猜你喜欢

观测调节效应
方便调节的课桌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懒马效应
天文动手做——观测活动(21) 软件模拟观测星空
2018年18个值得观测的营销趋势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可观测宇宙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汽油机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