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选煤厂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

2016-10-26陈志强杨军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选煤厂维修管理机电设备

陈志强+杨军

摘 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管理,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所认同和借鉴,选煤设备机电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同样离不开人本管理。机电设备维修部门是技术含量较高的部门,机电设备维修人员精心维修、精心保养,为选煤设备正常运转提供了安全、高效的设备,这与强有力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选煤厂;机电设备;维修管理

一、当前机电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一)设备方面

设备逐年老化,大型结构件疲劳、滚动部件磨损严重。选煤厂主要洗选设备和运输设备的运行时间较长,都已进入了大修期,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的统计和分析,设备出动率逐年减小,相应地设备的实动率也减小,极大地影响了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人员方面

尽管选煤厂一直重视培养操作人的操作技能,但由于近年来随着国内煤矿市场的迅猛发展,部分人员调动较频繁,操作和维修人员新员工较多,培养一批操作技能好、业务素质高的操作和维修人员,还需要一定的过程。

(三)设备使用环境方面

洗选设备的工作环境恶劣,尤其是根据煤质不同,介质比重不同对洗选设备的磨损加重产生不利的影响,维修保养量增大。

二、选煤厂设备机电维修管理方法

围绕人力资源管理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结合选煤厂连续工艺的特点和多年的现场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经验,总结出了以“工作标准化、考核制度化、培训日常化、手段信息化、管理人性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管理方法,同时将TPM(全面生产管理)运用在设备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成效。

(一)工作标准化是前提

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干任何工作都需要标准,搞好机电设备维修工作同样离不开标准,如:标准的现场安全生产规则、标准的设备作业程序、标准的机电设备维修程序、标准的公共区域环境要求等。标准定得切合现场安全实际,切合工作实际,必然对安全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考核制度化是保障

没有考核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而考核必须建立在健全完善的制度之上。因而,要实现有效的考核,就必须建立种类齐全、针对性强的工作制度,如:绩效考核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安全会议制度、规范作业制度、生产例会制度、设备管理制度、计划管理制度、企务公开制度、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我车间这方面已经走在了中央企业的前列,选煤设备维修单位紧跟公司的步伐,近年来,根据现场安全生产和维修工作实际,已经建立了涵盖安全管理、设备大中修、质检工作、备件计划、成本管理、设备跟踪、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区域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制度。如:机电设备维修已经实现从状态性维修向预防性维修的过渡,完善了点检制,正在向计划维修为主,状态检修为辅的模式迈进;每周一次的安全生产例会,及时协调解决现场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总结和部署下步工作,对维护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每月一次的备件计划和质检会议,及时协调解决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的备件问题和机电设备维修工作质量,对于随时掌握备件动态、强化设备跟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机电设备可用率考核日报、周报、月报和月度工作报告以及成本考核月报、月、季度经营分析报告等,对动态分析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提供了决策依据。

(三)培训日常化是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煤炭企业需要不断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这不仅减轻了社会就业的压力,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且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利。然而,人才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锻炼,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后,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此加强对企业现有技能员工的培养,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剔除员工技能上的“短板”,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十分必要。一方面从高等院校引进大中专毕业生,给新学员提供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根据现场工作实际和工作需要,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各类安全技术技能培训,甚至包括拓展培训。为保证培训能结合实际,起到良好的效果,从教案审查开始就形成一套完整的培训考核制度,对教与学双向考核评比是必要的。同时,推行金牌班长和首席员工制,积极创造条件,利用职工技能大赛等途径,积极给员工搭建快速成长的平台和展示自我的舞台,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梯队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崇尚科学、学习技能的热潮已经形成。

(四)手段信息化是必然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这也为学习和借鉴先进技术,加强成本、备件管理的计划性和科学性,提升选煤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含量,增强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随着设备的逐步老化,一些电气元件的运行安全可靠性和运行速度已经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根据工作实际,进行技术改进和升级显得非常重要。充分利用工业监控闭路电视、点检仪、视频会议等手段,使信息快捷传递与沟通,再辅以多位一体的闭环管理,实现了高效管理的模式。

(五)管理人性化是客观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员工的法律维权意识大大增强,通过合理途径,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愿望日趋强烈,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式”的企业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客观需要。企业要求的生产和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实行人性化管理。要做为民做主的“父母官”,要切实考虑群众的利益,同时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的手段,打造一支凝聚力强,执行力强,主人翁意识强,作风顽强的“四强”队伍。

三、结语

随着选煤厂不断向大型化、扩张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设备运行管理也更加精细。设备运行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设备运行管理运用现代化手段,并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培养高素质管理人员,使设备运行在安全、经济、高效的状态下,为选煤厂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肖智军,商勇,党新民.现场管理实务[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2]从希志,齐秀丽.煤矿机电管理[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2002.

猜你喜欢

选煤厂维修管理机电设备
变频技术在选煤厂设备中的应用探讨
选煤厂手选矸石系统技术改造及智能选矸可行性分析
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及维护研究
机电设备管理维修及其自动化改造
探讨如何更好开展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现场深化设计施工在机电设备安装的应用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具体应用的研究
纺织机械设备维修管理问题分析
船舶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