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的探讨

2016-10-26李东旭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政工管理创新对策

李东旭

摘 要:做好企业的政工管理工作主要是从工作人员的思想方面入手,将企业的发展理念和目标融入到企业的政工管理工作当中,促进企业的高效发展。在企业政工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创新政工管理工作方式,不仅可以直接推动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还可以带动整个行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创新;企业; 政工管理;对策

一、企业政工管理创新面临的困难

(一)企业政工队伍力量薄弱

1.仅有的政工队伍质量较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求运用多种科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知识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的政工干部虽然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容易受到习惯思维的影响,工作创新力度不大,年龄较大的政工干部与年轻员工出现代沟;有的不敢向学历、资历高于自己的干部做思想工作,工作底气不足。主要原因是企业对政工人员的培训投入不足,培训往往渠道单一,学习形式简单。当前企业的政工队伍基本上都是兼职的,在政工方面很多都是半道出家的“赤脚医生”,在理论水平、文化素质、业务技能等方面差强人意,先天不足。与此同时,企业又没有重视对政工队伍的培训与建设。

2.专搞政工的人数量太少,几乎没有。由于政工人员的严重匮乏,在项目党组织书记、工会主席的配置上出现选配难,选配合适、称职者更难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在企业机构调整工作中,只注重了对政工部门和政工人员的精简,忽视了在基层单位挖掘和培养政工干部苗子,使政工队伍欠缺“新鲜血液”;少数项目政工人员的工作成绩和劳动成果得不到认可或得不到应有的评价,甚至个别政工人员受到不公正待遇,导致很多政工干部寻求机会“改行”;大多数人认为“搞技术,有前途;干政工,没出路!”,造成综合素质高、有工作能力的员工不愿从事政工工作。在企业内部,政工工作一般由工会监管,专职搞政工的干部则基本没有,这就使得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过关。

(二)方法陈旧、工作理念单一

当前企业的政工宣传工作依旧停留在看报、学文件、读书的层面上,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工作效果不尽人意。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先进技术群及其网络化发挥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以不可阻挡的态势进入社会各个领域,与其它领域相比,政工队伍的工作方式方法在部分企业单位还比较单一,虽然开办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网页,但应用先进技术的意识淡薄,对实际工作的应用指导能力还较弱,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勇敢接受先进技术的挑战。

(三)政工队伍建设缺乏制度保障

一是企业领导干部不重视。一些领导干部认为企业的唯一任务即是尽可能的创造经济效益,政工工作可有可无。因此,对政工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把政工工作让位于企业发展。

二是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部门之间存在狭隘的小团体主义,“只管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认为政工工作是政工干部的事,只要埋头搞好本职工作,本部门不需要理会即可。三是对政工工作的保障机制有所缺失。一些企业根本就没有针对政工部门建立奖惩考核制度,这便使得企业的政工队伍丧失了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不利于政工建设的向前发展。

二、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对策

(一)提高领导层对政工管理工作的认识

首先,领导层应构建完善的政工管理工作体系,建立和完善各种政工管理规章制度。一方面,严格落实政工管理责任制。将政工管理工作目标要求逐步细分,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以督促政工管理人员端正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根据企业实际制定政工管理工作规范标准,要求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工作制度内容开展工作。另外,为充分调动政工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为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最终使政工管理工作的实施有章可循;其次,将政工管理工作放到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位置。

(二)积极创新政工管理工作

政工管理工作包括很多内容,为确保其满足新时期企业发展要求,应实事求是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创新工作内容、创新管理方式与方法等,尤其管理模式是政工管理思路的体现,一个良好的管理模式能提高政工管理工作效率,为企业其他工作的进行做好铺垫。首先,加强管理理念创新。政工管理部门应认真分析企业文化思想内涵,将其融入到政工管理理念之中,使政工管理工作更加贴近企业底蕴。同时,努力研究当今企业政工管理典型,辩证分析其成功原因,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加以借鉴与应用;其次,加强政工管理工作内容创新。创新管理方式应以之前的管理方式为根本出发点,认真分析之前管理方式存在的细节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创新。同时,为保证创新后的管理方式得以顺利实施,还应注重协调各部门资源和优势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提高政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提高政工管理人员入职门槛。部分企业不重视政工管理队伍建设,招聘的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扎实,甚至与政工管理专业丝毫不相关增加后期培养成本。为此,企业应结合实际提高政工管理人员入职门槛,无论是内部选拔还是外聘人员都应经过严格的筛选。其次,加强入职人员的专业培训。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入职人员专业基础知识培训,受企业性质影响,不同企业对政工管理工作要求不同,制定的政工管理目标存在较大差异。为此,企业应根据企业性质,制定系统的政工人员培训计划和目标。

三、总结

总之,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各大企业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力明显提升。要想获得更大的优势,企业管理人员应该从内部入手,对各项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其中做好政工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更新管理方式,提升政工工作的协调性和规范性,将创新的因素应用到政工管理工作当中,才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高效性。

猜你喜欢

政工管理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试论电力企业政工管理的作用
浅谈企业政工师如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优势
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的探讨
企业政工管理的意义及其创新策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