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投入开源大发展洪流

2016-10-26陆首群

办公自动化 2016年16期
关键词:开源协同软件

陆首群

积极投入开源大发展洪流

陆首群

《办公自动化》与移动政务实验室(mGov Lab China)“下一代创新研究”微信公众号联合推出。

互联网+·创新2.0

Internet+·Innovation2.0

创新2.0时代也是社会活力充分激发,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成为常态,创新涌现的时代。《办公自动化》杂志与移动政务实验室(mGov Lab China)"下一代创新研究"微信公众号合作推出互联网+·创新2.0专题,持续跟踪关注创新2.0时代“互联网+”背景下产业发展、政府治理、环境建设、社会服务等各领域的创新转型机遇与实践。

陆首群,曾任北京电子振兴办公室主任兼北京市政府电子工业办公室主任;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吉通通信公司名誉董事长,中国联通通信公司筹建负责人(之一),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曾任国务院信息办常务副主任(主持组织金桥、金卡、金关、金税工程顶层设计,主持筹建中国首批四大互联网),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曾应聘任中国人民银行、航天工业部、广电部信息化高级顾问。

特邀报告

编者按:开源(Open Source)是1998年提出的概念,是开放源代码并遵循开源许可证可进行自由传播的软件,而今开源已成为软件的主流,并成为分享(共享)经济的技术基础和重要特征。本期专栏特邀请陆首群教授根据与开放源代码促进会(Open Source Initiative,简称:OSI)前主席Michael Tiemann的信件对话,形成并分享题为《积极投入开源大发展洪流》报告。

开源(Open Source)是1998年2月3日提出的概念,是开放源代码并遵循开源许可证可进行自由传播的软件。所谓自由传播指可以自由发布、自由复制、自由修改、自由使用。不同的开源许可证规定不同开源软件具有不同的自由度。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具有最大的自由度。开源软件是有商业模式的,而自由软件一般没有商业模式。

自由软件创始人斯多尔曼(Richard Stallman)为对抗私有或专有软件潮流,写出了《GNU宣言》,开启GNU计划(GNU,GNU’s Not UNIX,即非UNIX),通过开发不受约束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及编程工具,来推广自由软件模式;同时GNU建立了通用公共许可证(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提出左版(Copyleft)模式,作为自由软件的发行原则。开源与自由软件本是同根生,都具有自由、开放、共享、协同的理念和原则,我们习惯把它们称作“自由/开源软件(FLOSS,Free/Libre Open Source Software)看作一体,通常两者又不能分离,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1984年10月斯多尔曼创立“自由软件基金会”(FSF),自由软件基金会一直从事GNU系统编写工作,花力量开发GNU操作系统的内核Hurd,由于种种原因,Hurd的开发未及完成,使GNU系统的编写工作也功亏一篑;1991年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开发Linux操作系统,将Linux在GNU GPL下发布,自由软件基金会就将Linux置换未成熟的Hurd作为GNU操作系统的内核,并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可运行的操作系统,Stallman将其称之为GNU Linux。有人说UNIX是GNU、Linux的源头,这是指首次实行向社会开放源码的“前Unix(1969-1977)”,也有人说Linux、GNU(即FLOSS)是对抗UNIX的,这是指实行了私有化的“后UNIX”(1977至今,不包括已分裂出去成为非主流开源的BSD)。1998年2月3日在加州Palo Alto的一次战略会议上由Chris Peterson首次提出了开放源码(Open Source)的概念,出席这次会议的有:Todd Anderson、Chris Peterson、JohnMaddog、Hall和LarryAugustin、SamOckman及Eric Raymond,次日开源获得Linus Torvalds的支持并给他们以非常重要的版权许可说明,BrucePerens发起建立www.Open-Source.org网站。1998年4月7日Tim'O Reilly主持“FreeWare高层会议”通过了传播“Open Source”的必要性,参加会议的有Larry Wall、BrianBehlendorf、LinusTorvalds、GuidoVanRossum、Eric Allman、Philzimmermann、EricRaymond、PaulVixie等18人。

1998年4月Open Source和Free Software由于学术和某些观念的差异爆发了一场争论,最终Open Source占上风。Stallman开始是支持Open Source的,后来变成Open Source的反对派(纵然如此我们也很尊重Stallman先生及其对FLOSS的贡献)。今天Open Source可能包括Free Software的东西,如GCC,GNOME及很多Toolkit,而Linux(GPL2),Apache(GPL3)都是Free Software(Torvalds说Linux也可称为Open Source),总之开源和自由软件都是成功的。

开源社区开发机制是:开放环境、分布格局、社区组织、自由参与、大众开发、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民主讨论、测试认证、对等评估、维护升级。开源文化以创新为发展基轴,具有开放(开放标准、开放环境)、自由(自由发布、自由传播、自由复制、自由修改、自由使用)、共享(共享资源)、协同(协同开发、协同作业、协作生产)、绿色(开源支持绿色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环境及零边际成本效应)和民主化(在新兴的协同共享中,创新和创造力的民主化正在孵化一种新的激励机制,这种机制很少基于经济回报而是更多的基于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社会福祉—杰里米.里夫金语)等基本特征。开源是利他主义(Altruim)或共产主义(Communism)的,专有或私有软件是利己主义(Egoism)或资本主义(Capitalism)的,开源的商业模式也是利己主义的,开源只有与其商业模式结合才能作出贡献,A-pache创始人Brain Behlendorf曾对我说,开源既含共产主义因素也含资本主义因素,既是公益的,也是商业的,而且还是学术的。

今天开源已成为软件的主流。据Gartner预测:到2015年,85%商业软件会使用开源软件,到2016年,95%主流IT企业或组织直接或间接在其“关键任务系统(Mission Critical System)”方案中使用开源软件。

开源已成为今天分享(共享)经济的技术基础和重要特征(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要发展分享经济,促使我国经济转型进入新常态;发展分享经济也成为今天美国总统竞选辩论的焦点)。分享经济是使商品、服务、数据、资源、人才、体验等具有协同共享机制的经济社会体系,或整合、分享分散化的过剩或闲置资源的经济模式,也称开源经济、租赁经济、随叫(Ondemand)经济、临工经济(gig)、协作消费经济等。分享模式实质是产权革命,把传统所有权分裂为支配权和使用权,使用权高于支配权(使用而不占有),流行的商业模式是以租代买,所有者免费出售产品,向使用者收取服务月租费,云计算模式就是一种租赁式的分享经济模式。我曾列出七个分享经济模式:1、开源模式,2、云计算模式,3、互联网企业经营模式(如阿里、优步、滴滴、Facebook、Airbnb、微信),4、硅谷1099模式(雇佣千类专业人员),5、应需临工模式,6、绿色共享模式(能源、环境),7、金融领域:股权众筹、P2P等。

创客经济的技术基础是开源硬件+开源软件,在中国北京、深圳、上海等地正在掀起一波又一波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特点的创客活动高潮,他们采用Arduino Uno、Beagle Bone、树莓派(Raspberry Pi)、香蕉派(Banana Pro)、WRTnode、Edison(Intel)、96Board(乐美客)等由开源硬件板卡构成的通用计算平台,在基于搭载相关开源软件,开发了3D打印机、无人机、机器人、智能设备、物联网传感器、微服务器集群、可穿戴设备、遥控家居电子系统、魔豆、各种设备交互系统、可再生能源、智能路由器、智能插座、温、湿、空气监控器、嵌入式系统、异构系统管理、制作水培花园,番茄花园监测等。

开源与互联网理念相通,互联网是基于开源的技术和应用建立起来的,没有开源就不会有现代互联网。开源已成为深度信息领域的主流技术和系统选择,大数据的应用平台Hadoop、Spark、Storm等均是基于开源技术的。开源是“互联网+创新2.0模式”的优选项。“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模式的运作机制是:在传统工业社会物理空间之外构建一个超越时代面向知识社会的虚拟空间,在那里以互联网为载体,储存数据知识资源,汇聚深度信息技术(云物社移大智)和适配的先进体制/管理模式,促使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对接,将虚空中的数据知识资源置换物空中的人力自然资源,将虚空中的深度信息技术作用在并融合于物空中的传统生产方式,促使其重构、提升为新的生产方式或新的业态。相对“工业社会创新1.0”模式而言,“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模式是超越时代的颠覆性跨界的创新引擎,可写成“互联网+创新2.0”模式,并扩展为定式:“互联网+创新2.0+传统行业重构新业态”。开源是创新2.0的优选项。

开源是创新的捷径。目前在全球排名前10的IT企业,当其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时,80%的创新成果可利用企业外部的开源资源在企业外开发,而靠企业内部资源开发的创新成果只占20%。

去年人工智能研发巨头先后宣布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系统)的平台、引擎和工具包实行开源(如Facebook开源一组基于Torch的深度学习工具,Google将其全新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引擎Tensor Flow开源,微软开源其机器学习工具包:分布式学习工具DMTK,IBM开源其机器学习平台System ML等),开源将有利于加快人工智能研发进度,挑错改错,突破研发瓶颈;不会丧失其研发的主导权。

国内针对核心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关键应用软件)基于开源的自主协同开发创新,达到安全可控,在这方面也见到成果。

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改善民生的基础,开源创新将有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新经济,而新经济又为开源的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关键是人才,关键是凝聚、使用、培育开源人才。

Commit to Invest in 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u Shouqun

猜你喜欢

开源协同软件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禅宗软件
工业软件 自主创新
传播开源精神 共迎美好未来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2019开源杰出贡献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