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荣花馍里走出来的“巧仙子”
—— 解云仙

2016-10-26

科学之友 2016年13期
关键词:花馍万荣面塑

万荣花馍里走出来的“巧仙子”
—— 解云仙

“注意掌握捏、搓、揉、掀、点、切、刻、划等面塑艺术工艺手法,让面塑艺术品栩栩如生,赋予它们灵动的艺术内涵……”在万荣面塑艺术研究所工艺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解云仙正为学员传授面塑技艺。她精湛的艺术、传道的品德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来访者。

爱花爱鸟爱面塑

赵锐(左)向母亲学习面塑捏制技巧

1966年出生的解云仙,是解店镇下义村人。1981年,她初中毕业后辍学在家,一边从事农业劳动,一边思考着自己的出路。她从小喜爱花花草草以及剪纸、面塑、刺绣等民间工艺,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向民间“巧巧”学习面塑手艺。于是,她下定决心学习面塑手艺。有了发展目标,她就注意观察大自然中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并苦心钻研,将自然景致和动物精灵与面塑融为一体。

解云仙听同学说,山东的面塑做得最好。1989年5月,她怀揣200块钱,独自前往山东菏泽向当地的面塑师傅学艺。一个姑娘家人生地不熟,一下车就迷失了方向,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她好不容易找到了当地一个知名的面塑艺人。可是,老先生脾气很怪,解云仙苦苦哀求还是不肯将手艺传授给她。解云仙想,来都来了学不会绝不回去。于是,她在外面找了一个很小的旅店住下,每天一大早就去老先生家里帮着干些零碎活,洗洗衣服,扫扫院子,足足干了半个月。老先生被她的诚心所打动,决定收她为徒。在传道授艺的过程中,老先生从和面、发面的基本功到切、揉、捏、揪、挑、压、搓、拨等雕花技艺,一项一项亲手传授,半年后解云仙拜别师傅回到了家乡。在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她就去谁家帮助蒸制花馍,用自己学到的技艺,捏花雕刻、盘龙塑凤,受到群众欢迎。

1998年9月,解云仙在万荣县五一东街创办了“中华后土根祖面塑云仙礼品花馍店”。为了让客人满意,她精心制作,诚信经营。有时捏的不满意,还要不断返工,通宵达旦干活是常有的事。逢年过节,别人都聚在一起热热闹闹,解云仙和丈夫却要赶着时间蒸花馍,在约定期限内让客户拿到满意的面塑艺术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解云仙的花馍生意很快红火起来。

创业创新创品牌

为了创新产品、打造品牌。解云仙长期以来博采众长,苦心钻研,不仅能够捏塑花鸟鱼虫、飞禽走兽,还创作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古典文学人物面塑作品。同时,她紧扣时代主题,把宣传政策、倡导新风、赞美家乡等内容与面塑创作相结合,创作出一大批涉及时政、经济、文化、教育、民生等方面的面塑作品,博得社会各界的好评,不少作品获奖。

解云仙创作的面塑作品品种多样、工艺精美、构思巧妙、风格独特,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和技艺特色,包含了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诸多元素。

土生土长的解云仙将馒头做出了花样,做成了文化产业,还做了一个“中华第一花馍”。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之前,她利用5天时间,用50千克白面分别精心制作出水立方、鸟巢、福娃喜迎奥运艺术花馍。鸟巢重14千克,上面有百鸟朝凤、奥运健儿姚明、刘翔等,书写着“巢中飞出吉祥鸟,城里飘遍奥运旗。”水立方重8千克,上面一条龙象征着中华腾飞。福娃喜迎奥运花馍重28千克,插56多花,高93厘米,上塑五福娃和12生肖,三个花馍总重50千克,寓意百年奥运。

她制作的花馍上有打花鼓的老人、扭秧歌的妇女、舞狮子的青年,吹喇叭的少年,展现了老中青各个年龄段人群和谐相处的祥和场景,其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确是一件件奇特的民间工艺品。

解云仙还被山西面食培训中心聘请为风味面点教师,经常受邀前去为全国各地的经理们传授面点制作技艺。她的花馍不仅满足了本地区各县市及临汾、太原等地客户的需求,还走出山西,远销新加坡、日本等地。

传技传道传文化

痴迷花馍艺术的解云仙收获颇丰。1999年,面塑作品获全国民间艺术展览金奖;2003年,面塑作品获运城市第二届妇女书法、绘画、民间工艺作品展一等奖;2005年,面塑作品入编中国民间艺术家卷;2006年,她参加首届全国民间艺术高层论坛,并现场制作面塑“心相印”荣获银奖。她多次获得省、市、县“三八红旗手”和“巾帼女杰”等荣誉称号。2007年4月,解云仙获万荣县乡土文化英才称号。

为了使面塑这一民间艺术得到更好的延续和发展,解云仙在当地妇联的支持下,无偿培训学员500余人。她将以前自己做过的吉祥如意龙凤花模、福如东海祝寿花模、百年好合喜庆花模、喜生贵子满月花模配上精美的包装做成花馍系列,开设加盟连锁店,用公司+农户的模式来运作,让农村更多有面塑特长的闲散妇女加入到靠万荣花馍艺术品致富的行列中来。她还计划办一所民间手工艺培训学校,让万荣的面塑艺术不至失传,并且能发扬光大。

在解云仙的影响下,其子赵锐从小痴爱面塑艺术,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跟随母亲学习面塑。赵锐捏制的面塑作品,将民间艺术与现代美学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新派面塑。2013年,赵锐开起了面塑淘宝店——“捏塑天地坊”,累计有300余件作品销往广东、上海等地。他还成立了万荣面塑艺术研究所,和母亲解云仙潜心研究面塑文化,组织培训更多的年轻人学习面塑、传承面塑,让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

得益于母亲解云仙的面塑艺术传承,2014年,赵锐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儿子赵锐的帮助下,如今,解云仙也学会了在网上销售自己的面塑产品,而且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培养了一大批面塑艺术爱好者。

猜你喜欢

花馍万荣面塑
天津面塑:匠心妙手塑乾坤
内外模台车滑移法在明挖隧道二衬施工中的应用
指尖上的妙手天成——虎年面塑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山西万荣:现代农业示范区闯新路
闻喜:花馍的“花样生活”
花馍(大家拍世界)
捏个萌猪迎新春
浅谈闻喜花馍的民俗形式与艺术特色
解放:万荣笑话的活字典
万荣笑话:人间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