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说《船讯》的边缘书写叙事策略

2016-10-25纪元新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帕特里奎尔小说

纪元新

泰山学院

论小说《船讯》的边缘书写叙事策略

纪元新

泰山学院

安妮·普鲁的长篇小说《船讯》以边缘化的书写讲述了一个失意的“三流记者”奎尔的人生由破碎到圆满的故事。在叙述这个破镜重圆的过程中,普鲁首先以碎片化的语言描述了奎尔的碎片化的人生及其彻底瓦解的经过,之后又以众多起联结性作用的人物形象将奎尔破碎的人生黏合完整。文章从碎片化语言和联结性的人物入手,分析小说独特的叙事策略。

《船讯》碎片化语言 联结性人物

一、引言

《船讯》(The Shipping News)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安妮·普鲁(Annie Proulx)的长篇小说,曾获得1993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和1994年的普利策小说奖等多项大奖,受到广泛关注。普鲁在《船讯》一书中刻画了一个社会主流之外的边缘人物奎尔成长的艰辛历程。奎尔是一个典型的缺乏存在感的碎片化的人物,他身形粗硕、长相丑陋、头脑愚钝。36岁之前,他从未受到过任何人的肯定。他在一家报社当记者,任凭报社老板随时聘用或解雇。他的父母因患绝症自杀,无良的哥哥却不曾露面。霉运接踵而至,水性杨花的妻子带着女儿与情人私奔时,意外身亡,奎尔期待的爱情和婚姻自一开始就瓦解了。普鲁在述说这一过程时的语言在句法和语法方面展现出不羁之风,成功地刻画出了一个个人无意识的形象。这时奎尔的世界已几近崩溃,然而普鲁却不失时机地在叙事中巧设联结性人物形象,使其参与到成长主题的建构中来。好心的姑妈来到他身边,带着他和女儿回到了纽芬兰的祖居。在善良、质朴的纽芬兰人的帮助下奎尔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回归了本源,重获新生。因而,这一特殊的叙事策略与故事本身的照应在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以及主题的表达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二、碎片化的语言

碎片化,本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碎成零散的碎片,在文学批评的语境下,碎片化是解构过程的一种艺术化呈现。希利斯·米勒认为,“‘解构’这个词暗示,这种批评是把某种统一完整的东西还原成支离破碎的片断或部件……”当文本的同一性和整体性被碎片化打破,对文本的理解难度随之增加,就会迫使读者尝试解读文本背后的意义所在。因此,碎片化的语言在小说叙事中,一方面,具有描述故事情节的功能;另一方面,在主题的表达和人物塑造方面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普鲁在《船讯》一书中,刻意追求一种老式报刊的文风,或是模仿纽芬兰当地人的口语,使得其语言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小说中各种风格的语言杂糅,有时句子成分残缺,有时前言不搭后语,缺乏逻辑,有时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悖论。这种碎片化的叙事解构了言语的意义,导致了阅读时的陌生感,从而打破了读者在传统叙事模式下形成的阅读习惯,引发读者的思考。巴赫金指出,这些“比较粗陋”,“绝对欢快的,无所畏惧的,无拘无束和坦白直率的言语”,“都具有对世界进行滑稽改编、贬低、物质化和肉体化的强大力量”。因而,碎片化的语言使得叙事更具张力。普鲁在《船讯》一书中正是巧妙地利用了碎片化语言这一叙事策略,达到了鲜明地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目的。

碎片化的语言正是小说主人公奎尔的写照。奎尔卑微地生存着,像是碎片一样。小说中很多刻画奎尔形象的语句大都是以分词短语的形式出现,有的甚至缺少主语,因而赋予了奎尔以缺乏主体意识和凌乱的形象。例如,他“可以忽视恐怖主义、气候变化、崩溃的政府、化学品泄漏、瘟疫、经济衰退和濒临破产的银行、气候变化、分解中的臭氧层。”这些单纯的堆砌式的短语,有的甚至毫无联系,使得奎尔的生活显得单调和毫无生气。又如,他初为记者之时,“看到报刊文章首行有自己的署名,激动不已”,“解雇,当洗车工,重新雇佣。解雇,当出租车司机,再重新雇用”等语句都缺乏主语,作为动作的主体,而又未被提及,奎尔就是这样无足轻重地任人摆布着。“在孤单的奎尔脑子里没有任何事情是清晰的。他的思想翻腾而混乱,像飘入北极微光中的古代水手称为海肺的那个难以名状的区域,迷雾下起伏着稀泥状的碎冰,空气与水溶为一体,液体凝固了,固体在融化,天空冻结着,光明和黑暗一片混沌。”他仅能被比作没有具象又毫无联系的事物,于是,作者赋予他“奎尔”的名字,Quoyle,音同coil,意为一盘绕成一层的绳索,没有打结,因而没有其他东西与之连接,它被放在甲板上,人们可以随意地行走于其上。奎尔就是这样一盘绳索,在这个世上,无人与他关联,无依无靠,任凭他人践踏。正是碎片化的语言赋予了奎尔如此鲜活的碎片化的形象。

奎尔不但是一个碎片化的人物,他的经历也是同样残破的,而这种残缺感透过小说碎片化的语言更加凸显出来。奎尔一生中的一个巨大的打击是给他带了无数绿帽的妻子的死,那时的情形是这样的,“杰奥车偏离了高速公路,滚下开满野花的河岸,烧了起来。房地产代理人的胸口冒着烟,佩塔尔的头发被烧焦,脖子也断了。车里飘出许多简报……尽是些奇闻逸事,得克萨斯发现一颗巨大的鸡蛋,蘑菇长得像雅舍。海菲兹,南瓜大的萝卜,小萝卜大的南瓜。”死亡本应是悲怆沉重的,然而用这样的缺乏逻辑关联、混沌不堪的碎片化语言处理之,使其变得无足轻重,对于人们而言,奎尔家人的悲剧因奎尔自身的卑微而变得毫无分量,也正是这样,奎尔缺乏主体性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三、联结性的人物

小说中的人物,除了主要人物以外,次要人物也是小说总体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一定的结构跟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产生关联,在小说情节发展上起到推动的作用,并代表和反映主要人物所处的环境。这是传统小说塑造人物的普遍意义。而对于高明的作家来说,次要人物的刻画除了以上功用外,更重要的是为了达到作家深层的创作意图,即更好地为小说的主题服务。在普鲁的叙事中,各种人物除了具有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的意义之外,在小说主要人物奎尔的成长中有着深层的意义,成为奎尔人生各个层面的结点,对小说的成长主题的表达起到了重要的联结性的作用。其实,生活残缺的奎尔期冀并求索着一份合适的工作,一个完整的家庭,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物帮助奎尔达成了圆满,像黏合剂一样将奎尔破碎的生活又重新拼凑完整。

第一个在奎尔的生活里起联结作用的是黑人帕特里奇。奎尔因为天生的缺陷而感到自卑,没有朋友,但他忍受不了孤独,渴望与人交往,渴望别人从自己身上感受到愉快。帕特里奇是第一个满足他渴望的人。他们素昧平生,帕特里奇却热情地邀请奎尔到自己家做客,并为其介绍了一份工作,鼓励他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帕特里奇教奎尔撰写新闻稿,这为他日后成为《拉呱鸟》报社的一名编辑做了铺垫。帕特里奇是奎尔在友谊和事业上的一个结点,虽没有完全弥合他在友谊和事业上的缺陷,却是他自我完善道路上的引路人。

在奎尔的生活完全破裂的时候,阿格尼斯姑妈出现在他的生活里。那时奎尔被报社解雇,父母双亡,妻子也永远离他而去,给他的心灵留下巨大的创痕。在他失去亲情的支撑的时候,阿格尼斯姑妈及时的补救了这一空缺。姑妈经历了童年时被强暴和失去爱人的痛苦却仍能坚持生活,她的坚毅刚强让懦弱的奎尔找到了归属感。因而,姑妈是奎尔亲情这条线上的结点。

韦苇是奎尔的爱情线上的结点。妻子佩塔尔背叛了自己并惨死在私奔的途中,让奎尔久久不能释怀,他总是在噩梦中惊醒,一想到佩塔尔就痛苦万分。而自从在纽芬兰遇到了韦苇,奎尔生活的激情又被点燃。韦苇有一个弱智的儿子,又遭遇丧夫,却没有一蹶不振。她积极地创办了患儿家长组织,拯救那些同样智障的儿童。韦苇作为一个爱情的绳结,她的善良热心感染着奎尔,让他走出了不幸婚姻的阴影。

比利·布莱蒂是奎尔的一位良师,他引导奎尔认识了纽芬兰和自己的祖先。他发现祖先曾经是恶贯满盈的海盗,杀人、抢劫,无所不为。此外,他的父亲曾强暴了自己的亲妹妹,即他的姑妈,使得她怀孕堕胎。这些认识构筑起了他与自己身世的联系,他认识到自己的出身和被人们侧目的原因,他的道德感让他决定努力走出前人的罪恶。他帮助堂兄诺兰打开了心结,化解了从前的罪恶对他的影响。同时,比利帮助奎尔见到了他不曾意识到的事物,并深有感触。他的思想被纽芬兰的生活所触动,创作的火花迸发。在和比利一同探寻了一艘曾经属于希特勒的大型游艇之后,他写出了一篇颇具感染力的文章,观点明确,态度犀利,证实了他已不再是那个畏首畏尾没有自我的人,他的主观意识充分地体现在其中。他活着的三十六年来第一次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于是,比利成为了奎尔认知世界和自我认同上的联结。

在奎尔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还有许多联结性的人物,譬如,报社的同事杰克和丹尼斯·巴吉特,他们与奎尔建立了稳固的友谊,让奎尔有了自己的社交圈,有了在一个社会生存下去的根基——认同感。最终,奎尔在纽芬兰这片土地上扎根,实现了重生。最后一章,在奎尔重获新生之后,普鲁写道“奎尔经历了一些丰富多彩的时刻,他说过一些精彩的话,他留意海浪轻点石头时的醇厚的音响,他大笑,他啜泣,欣赏夕阳西沉,听见雨中的音乐,他说我能行。”就在这时,小说中昔日碎片化的人和语言都已不复存在,这时奎尔的人生不论在亲情、友情、爱情、认知还是事业上,都已在联结性人物的黏合下达成了圆满。

四、结语

在小说《船讯》中,普鲁把碎片化的语言和联结性的形象两种叙事策略相结合,使得奎尔这一边缘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同时,小说的成长主题也在这样的叙事下更加鲜明地体现出来。奎尔起初是一个断了无数次线的风筝,找不到方向,摇摇欲坠;后来,人们不断帮他打结,风筝线变得完整,奎尔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从而得以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1]安妮·普鲁.船讯[M].马爱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24.

[3]米勒.作为寄主的批评家[A]//最新西方文论选[C].漓江出版社,1991:84.

纪元新(1987-),女,山东日照人,教师,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文学。

猜你喜欢

帕特里奎尔小说
马奎尔四年等一回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威尔和斯奎尔
马奎尔 成功路漫漫
从困惑到重生:《船讯》主人公奎尔成长历程研究
马尔克斯与略萨:情仇尘封50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