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设计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2016-10-25王文萌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6年3期
关键词:设计教育普遍性特殊性

王文萌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430070 )



论设计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王文萌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430070 )

摘 要:设计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而出现,它源于生活,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与其密切相关。设计又是艺术、技术与科学的结合,涉及多个学科,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就设计的本身而言,其艺术与技术并重的性质使设计教育成为最为复杂的教育活动。而设计与生活、设计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设计教育的两个主要性质:普遍性与特殊性。文章结合设计教育的发展来探讨设计教育的两种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关键词:设计教育;普遍性;特殊性

一、设计与设计教育

近年来,我国的设计教育发展迅速,全国大部分的院校都设有设计艺术类专业,其中包括政法、农业类等院校。据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全国共有2358所普通高等学校,其中专门的艺术院校有82所,高等艺术院校本、专科在校学生数共计324,748人,预计毕业生数共计88,092人。①而在市场需求的催化作用下,设计学科在与文科、工科、理科等相互交叉融合中产生了工业设计、用户研究、设计管理等新的设计类专业方向,其学科综合性特点得到进一步加强。庞大的设计艺术类学生数量,以及在市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推动下产生的诸多设计类方向,使得我国的设计艺术市场规模迅速扩张。而就在教育机构大力培养设计艺术类人才、不断向市场输送之时,高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是毕业生质量的良莠不齐,不少设计“人才”的设计只是追求所谓的审美和盲目地跟随时尚潮流的“伪设计”。这些“伪设计”缺乏基本的设计原则,无视功能,以自我表达为中心。究其原因,在于目前对设计、设计教育的认识问题。

中国的设计教育经历了从“美术教育”到“工艺美术”再到“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阶段。“1953年,由文化部门主办的‘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品展览会’在北京举行。这段时期的一系列的工艺美术展览的活动,它们奠定了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手工业’、‘传统工艺’和‘民间工艺’的基调。”②这在潜移默化中使中国的设计教育产生于工艺美术教育,受美术教育的影响很深。纵使早在约民国时期,我国就“‘传播——引介’了‘包豪斯’”③但并没有真正融入到设计教育体系和意识形态的层面,仅停留与表面形式的模仿。从学生的选拔方式、入校后的培养模式以及毕业的考核标准,都一直是建立在美术教育和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之上。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缺乏一个面向设计的基础教育体系,致使其与艺术教育、美术教育之间的差异性没有得到深刻地认识。

就“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区别而言,“设计”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活动,社会性是其显著特征,而这种特征也就决定“设计”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社会,满足各类需求。而“艺术”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的活动,在于创作主题的个性表达。两者的共性在于:两者都具有文化性和创新性。在“设计”活动中,我们的创造不仅仅要具有满足需要的功能,更需要在功能满足的基础上,赋予“设计”以人文性的关怀,让“设计”中具有“艺术”的审美。使“设计”能够在功能与社会文化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因此,设计教育既是一种具备部分艺术教育特征的教育,又是一种社会性极强的教育,它更多地是面向生活、提升生活品质。

二、设计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从广义上讲,“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设计,设计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对可预见的目标进行的所有规划都是设计过程。”④而“每一种人类行动,只要是意在改变现状,使之变得完美,这种行动就是设计性的。”⑤从狭义上讲,“设计”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并按照某种特定的标准而进行的一种具有科学性的创造活动。这种活动要满足人类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并且对周围的环境或事物进行改进和创造,里面包含有设计行为主体——设计师的主观意识(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设计的理解、对材料的把握、对色彩的运用等),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设计师所处时代的文化特征。“设计”的定义反映出设计教育的两个方面的两个属性,即针对大众进行的具有普遍性的设计教育和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具有特殊性的设计教育。

设计教育的特殊性主要在于通过教育活动向学生传授设计知识,引导、激发学生的设计创造能力,即知识教育。而设计教育的普遍性存在于日常的生活之中,是对所处环境、所用物品的一系列认识、学习与创造。设计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对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代表设计发展的需求,表明教育者希望通过教育活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何类素质的人,目标明确,系统性强。同时,通过教育活动来进一步调动、拓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的设计能力,为创造更高的生活质量而进行的教育。

另一方面,对大众进行的设计教育,是普及设计常识的教育过程,教会人如何使用、理解、评判身边的设计,是对设计基本素质的培养,也是对如何生活的能力培养。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对大众进行的设计教育,认识到设计教育的普遍性,有着重要意义。在现代主义设计发源地——德国,其大众设计教育体系的建立就颇为完善。设计教育不仅覆盖层次广泛,包括对儿童、小学、中学生进行的以体验为主的教育,还将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大众设计教育培养基地,并提出了“审美敏感程度的提高、评价的能力、创造性等”明确的目的。在学校课堂和社会全方位、多角度的设计教育融入,使德国人的设计素养普遍较高,也促进德国设计专业人才质量的提升。

认识设计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同等重要。大众化的设计教育是提升国民整体设计素养的途径和方式,也为形成高素质的设计人才打下基础。而专业的设计教育,是精英化的教育,是培养引导未来设计发展与提高大众设计素养的专业人才。我们在重视后者的同时,应更多地把设计带入生活,倡导面向生活、面向大众的设计教育,从更广泛、更基础的层面去探讨设计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三、设计教育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设计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的不断更新,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要也相应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因此,需要全方位地推进现代化设计教育的进程,转变传统的设计教育观念,改变设计教育的制度,“设计教育不应仅存于培养职业设计师的大学教育中,还应该作为从幼儿园教育开始的终生教育的基础修养。”⑥在把握设计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前提下构建新的教育体系,从重视专业教育的传统思维,转向终身设计教育。“终身教育这个概念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包括其中的每一件事情。整体大于其部分的总和。世界上没有一个非终身而非割裂开来的‘永恒’的教育部分。换言之,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组织所根据的原则,而这个原则又是贯串在这个体系的每个部分的发展过程之中的。”⑦面对大众进行的终身设计教育的方式是多样的,既可以是课程教育,也可以是非课程教育,甚至社会氛围的形成同样也能起到对大众进行设计教育的作用。大众的设计教育是广泛的,其涵盖的方面、涉及的领域比专业设计教育要多。

而在发展专业设计教育时,应在注重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上,综合对文化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以及开放视野的培养,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能够深入洞察社会生活,发现、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以面向社会与生活、围绕提高生活品质为目标而进行专业的设计教育活动。格罗皮乌斯在谈到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时曾说:“包豪斯强调科学实用的创造性工作……重视学生在手工制作、绘画和科学理论等方面的教育。”⑧包豪斯致力于将艺术、技术、科学的有机结合,为人类创造一个更为理想的生活环境,它确立的以“教学——研究——生产”的设计教育体系是即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教学为研究、生产服务,研究为教学和生产提供理论指导,生产为教学的开展、研究的深入提供实践与经济支持。包豪斯因而成为现代设计、现代设计教育之源,它以为大众生活而设计培养出艺术修养、实践经验、应用技术知识等素养兼备的现代设计师,深刻影响到德国社会文化的和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

在设计教育中,普遍性的大众教育和特殊性的专业教育是相互连结的,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专业的设计教育离不开大众设计教育的发展,大众设计教育的水平高低能够通过专业设计人才素质的高低来判断。大众的设计教育是一国设计教育的基础,为设计教育的开展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专业设计教育是环境中的典型代表。

四、总结

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设计实力的提升,不仅需要优化专业设计教育的环境,重视设计教育的特殊性,而且要优化大众设计教育的环境,正视设计教育的普遍性。重新思考设计教育的发展思路,将设计与文化、社会、生活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大众设计教育与专业设计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以好的设计来真正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形成未来社会的生活方式,实现对人、社会、自然的关怀。

注释:

①谢焕忠、张泰青等.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02.

③杭间, 靳埭强. 包豪斯道路:历史、遗泽、世界和中国[M].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10.

④Papanek V.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Human Ecology and Social Change [M]. 2. Academy Chicago Publishers, 2009:3.

⑤[法]马克•第亚尼(编著),滕守务(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成都:四州人民出版社,2006: 106.

⑥ [日]荣久庵宪司,野口瑠璃,伊坂正人,黑田宏治(著),杨向东等(译).不断扩展的设计——日本GK 集团的设计理念与实践[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15 .

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宄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23.

⑧Quoted in H.M.Wingler, the Bauhaus[M].Cambridge: MIT Press, 1979:44.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on Design Education

WANG Wen-meng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Wuhan 430070, China )

Abstract :Design is daily routine; it comes from life and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food, clothing, shelter and transportation. Also, design is the combination of art, technique and science, it refers to many subjects. In terms of design itself, the character of emphasizing the combination rend the education of design becomes a complicated educational activity. The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esign, life and education decides two different characters of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analyze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design and its mutual relation.

Key words :design education; universality; particularity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3-0128-02

猜你喜欢

设计教育普遍性特殊性
中医治疗特殊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女性冠心病诊断与防治的特殊性
论哲学的普遍性面向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人体内的塑料微粒
手艺精神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意义
设计思维与创新创业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标志设计趋同化的思考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