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社会化
2016-10-25张发云
张发云
作者简介:张发(1992.02-),男,汉族,山东青岛人,教育学硕士在读本科理学学士,延边大学,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摘 要:吴康宁教授在《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一文中,通过事实和价值判断两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这样一个事实。现实生活中的每个教师因为其生活史的不同,其形成的理念和信念未必完全同社会支配阶层和主流价值取向相吻合,而且由于这里的“社会”未必是符合时代的,因此教师并不能完全作为社会支配阶层和主流价值取向的代表。郭兴举博士在《论教师作为社会代表者》一文中,通过逻辑的必然和价值的抉择两个方面向我们阐释了这样一个事实。教师这个职业的产生就是代表社会的,问题是代表什么样的社会。
关键词:教师;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198-01
“教师可以不是社会支配阶层的需要的代表着,教师可以不是主流价值取向的代表着,但却不能不是社会的代表者。”从中可以体会到郭博士对于这个社会的理解是先进的社会。这是最理想化的教师角色担当。吴康宁教授在《教师:一种悖论性的社会角色》中,实质上回答了教师是谁的问题。教师是半支配阶层代言人半知识分子。
可以说,吴教授一直站在广大教师的立场来说话,因为他首先考虑的教师是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他反对将教师等同于“公共知识分子”,也反对将教师等同于“支配阶层代言人”。前者是出于对教师的一种人性化的理解,后者是将教师的真正职责予以体现。而郭兴举博士则是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对理想意义上的教师的阐释。
教师当然是要代表社会的。而这个社会的涵义是需要界定明白的。吴教授给出的社会代表者界定里有三层意思。第一是支配阶层,第二是公共社会,第三是任一阶层。我们教师作为社会代表者当然不可能仅仅代表社会其中的某一阶层。在论述的过程中,吴教授和郭博士都提到了一个问题。当所社会的支配阶层的价值取向不符合时代要求时,我们不应该作为支配阶层的传声筒。我们应该做到的是为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者,而这个社会正是符合时代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这样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我们的教师能不能认清社会发展之道,明白哪些才是社会对我们真正的期待,我们代表的究竟是什么,同时教师在知道了社会期待之后又能够做到多少。
于是,每个教师的社会化发展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是教师
教师不是圣人,或者说即使圣人也不是先天的,于是我们在谈论教师这个话题上就应该从教师作为人谈起。我们了解教师职责的巨大,也深知教师对教育和社会的影响。我们当然要求教师尽可能完美的起到社会代表者的职责。于是我们共相出来一个具有高尚情操,博学多识的这样一个教师形象。“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充满美誉的称号。可以说这是形而上的一个概念,但是并不丰满。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教师形象。如果把教师形象过分美誉化会造成这样一个问题。许多教师变得不像教师,也没法继续社会化达到我们要求的那样,于是会产生两个结果。其一是消极处事,没有热情。其二是把自己变成伪装的教师。既然如此,教师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存在主义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地解释方式,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具备一切人的弱点和优点,以及自由选择。
二、教师是角色内化的结果而不是演出来的
现在很多研究都在谈教师角色。这会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教师是一名演员吗?而现在很多教师确实实在演。缘由恰恰是刚刚提到的社会期待太高。那么这是怎么产生的呢?由于社会代表者这个角色是社会和教师自己两方面赋予自己的。社会代表者是社会化的结果,是拥有社会化知识以及社会化情感并且有着社会化行为的人。但是许多教师并不完全具备。但教师自己深知自己是一个社会代表者的角色,于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做一些自己内心并不认可的事情。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呢。
三、教师是社会需要与自身需要的统一
教师在自身社会化所起的作用当然是最重要的。自从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开始,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由于教师并不是一个虚无的共相,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个体。我们要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负责。要做到一个真正的教师,當然不能靠演,而是要靠自己去做。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当教师的,因为其职责是要代表社会承担学生的社会化工作,既然选择了当老师应该是有觉悟的,于是应该首先从自己出发积极主动的完成自身的社会化。而教师是人也有自己的需要。社会对于教师的期待也是出于一种需要。当社会对教师的需要与教师自身的需要相统一的时候,教师的社会化便可以促进。
四、教师的社会化发展需要社会的支持
对于社会来说,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期待还有支持。这个具体体现在教师预期社会化发展和职业社会化发展两个阶段。
五、教师的发展是渐进式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对于教师和社会来说,教师的发展是渐进式的,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规律。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2]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