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焦虑的成因及控制策略

2016-10-25尤优

亚太教育 2016年28期
关键词:成因控制

作者简介:尤优(1992-),女,陕西西安人,青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摘 要:在现代社会转型期,道德焦虑成为了困扰公众的普遍问题。适度的道德焦虑有助于个体对自身进行反思,但过度的道德焦虑则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甚至摧毁个体的人际关系。因此如何将道德焦虑控制在一个适度范围成为了当前社会需要探讨的话题。本文综合评述中外文献,深入分析道德焦虑的成因,并提出道德焦虑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道德焦虑;道德选择;成因;控制

中图分类号:G47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185-02

一、焦虑

焦虑是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西方对焦虑的研究主要分为哲学领域和心理学领域。在哲学领域,存在主义对焦虑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克尔凯郭尔在对焦虑的研究中,着重强调自由与焦虑的关系,认为“焦虑是自由的晕眩”,自由的可能性带给人们的是虚无,虚无感使人体验到焦虑[1]。萨特认为,焦虑的实质就是个人在价值选择中的困惑。自由给选择带来不确定性,人们需要对自己的选择以及选择所带来的后果负责[2]。蒂里希提出,焦虑是个体受到非存在的限制,感受到自身的有限性时的一种状态[3]。羅洛.梅则强调了“价值”的重要性,认为焦虑是个体因某种价值受到威胁而体验到的不安[4]。在心理学领域,精神分析学派对焦虑的研究最为深入。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被压抑的本能[5]。霍妮在继承了弗洛伊德的观点的基础上,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在焦虑理论中的重要性[6]。

二、道德焦虑的界定

道德焦虑作为一个正式的概念,是由弗洛伊德基于自己的人格结构理论提出的。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超我中的各种内化力量,他将严厉的超我和受制于它的自我之间的紧张关系称为道德焦虑[7]。霍妮强调了道德焦虑与非理性道德信念“应该”之间的关系,认为道德焦虑产生于“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8]。

国内学者对道德焦虑的界定强调个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上。刘玉梅将道德焦虑界定为主体根据良心对变化剧烈的外部道德环境或自身不完善的道德现状进行判断时形成的不安、担忧、畏惧等复杂情绪[9]。杨建萍提出,道德焦虑是个体所追求的道德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冲突[10]。杨眉认为,道德焦虑是道德健康的一部分,即个体因担心自己的行为有悖社会道德而产生的羞耻感和自罪感[11]。

本文结合中外研究,将道德焦虑界定为,在社会剧烈变迁的背景下,由于个体的道德选择与其对道德选择后果的预期之间的冲突、个体的道德选择与其价值观的不一致,以及个体的道德选择与社会文化的不相容而导致的负性情绪体验。

三、道德焦虑的成因

(一)道德焦虑的外部成因

1.社会转型。弗洛姆提出,现代社会的自由是导致道德焦虑的根源,绝对的自由导致的是道德选择的迷茫,道德选择的空间越大,意味着个体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而负的责任越重[12]。在原始部落中,有明确的图腾禁忌,这就是早期的道德标准,只要僭越了禁忌,就会被处死。在这样的时代,自由的可能性很小,相对带给人们的道德焦虑也较小。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多重转型叠加的时期。由情大于理的传统伦理社会逐渐转型为理大于情的法治社会,由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渐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并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在这样一个多重转型期,人们失去了传统的以情感为主的道德判断标准,又无法确定新的以法制和理性为主导的标准,从而陷入了道德选择的绝对自由中,产生道德焦虑。此外,由于市场经济要求高效率和高收益,人们逐渐开始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当利益与道德站在对立面时,人们往往会产生道德焦虑。

社会转型还使得现代道德被我国传统文化所制约,尽管已步入法治社会,人们依然倾向于用泛道德化的思维去进行道德选择,比如当有一些事情合情却不合理时,人们就会陷入道德选择的困惑。

除此之外,社会转型期,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道德教育出现了严重的脱节,内容陈旧,且道德教育方法单一,国内德育多为灌输式教育,不能使学生身心融入道德情境中,无说服力[13]。

2.社会期待与社会舆论。对于一些特殊的职业,如医生、教师,社会在他们身上投入的社会期待相对较高,因而当他们的自主选择价值观与行业主导价值观之间发生冲突时,或者社会对他们的刻板印象(白衣天使、园丁)与其个性产生冲突时,则会引起他们的道德焦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代替了过去传统的以新闻和报纸为主体的新闻传播方式,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不仅能够迅速传播官方的新闻,还会第一时间传播一些“小道消息”,并且网民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言论。然而媒体传播渠道的增多一方面会导致许多虚假信息的混入,另一方面使人们互相影响彼此的思维和看法。此外,媒体的报道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会一定程度以偏概全,过度渲染。如“扶老人反被诬陷”等例子,经媒体过度渲染,许多网友评论以后不敢做好事了;“复旦投毒”、“南大碎尸”案的大量曝光引起了网友的义愤,网民甚至调侃“谢舍友不杀之恩”。观众受到各种社会媒体、舆论的冲击,加之有负面信息偏好的普遍心理,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负面刺激,往往会陷入道德滑坡的恐慌,倾向于悲观地看待道德前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迅速下滑,产生道德焦虑。

3.法制不健全。道德是法律的制定标准,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然而法制不健全会导致道德与法律互相绑架。立法不科学、法律制度不完善、司法不公正都会使道德的实施找不到一个正确的途径。此外,我国的司法独立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司法判决受到民众请愿、联名上书等不合理行为的干扰,无法保证司法的公正性。

(二)道德焦虑的内部成因

1.道德认知失调。道德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道德情境下,当其原有道德观点与新道德观点产生矛盾时所体验到的不舒适的负性情绪的过程[9]。道德认知失调主要包括四种认知观念的矛盾:第一,个人与集体观念的失调。在时代变迁的背景下,个体受到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集体主义与西方文化色彩的个人主义的冲击,二者产生矛盾;第二,义与利观念的失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利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而传统文化“舍生而取义者也”对“义”的崇尚与对“利”的追求发生了冲突;第三,理智与欲望观念的失调。市场经济解放了人被压抑着的欲望,而传统理学“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的观念使人在理智与欲望之间踌躇;第四,合作与竞争观念的失调。社会转型期的市场经济将竞争意识根植于人心,而传统观念中的团结合作意识与适者生存的竞争意识使人内心产生冲突,陷入道德选择的迷茫。

2.道德选择与道德认知不一致。道德选择即通过道德判断做出的行为,当个体的道德选择与道德认知同步时,一般不会产生道德焦虑,而道德选择一旦与道德认知有所出入,个体就会体验到一定程度的道德焦虑。道德选择与道德认知不一致有以下两种表现:一、道德认知高于道德选择,如个体认为应该给老人让座却没有让;二、道德认知低于道德选择,如野蛮部落搭救一个触犯禁忌需要处死的人。

3.道德期待的失落。“理想国”、“乌托邦”、“大同世界”是前人对理想社会的构想,是一种对社会的道德期待。笔者认为,本文中的道德期待包括对自己的期待与对他人的期待。对自己的期待即为霍妮所描述的“理想自我”,当自己辜负了对自己的道德期待时便会产生道德焦虑;对他人的期待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他人高尚道德水平的期待,另一方面是对自己对他人做出高尚道德行为后对他人积极反应的期待。当他人未能按照自己的期望做出道德选择时,比如“小悦悦”事件中,旁观者责任分散,都认为他人应施以援手,却久久没有人施救时,会产生道德焦虑;当自己做了利他行为后,并未得到他人积极回馈,比如好心扶老人反被诬陷,类似这样的情况都会使个体陷入道德焦虑。

四、道德焦虑的控制策略

(一)发现价值

现代社会给人带来了无限的自由,而自由使人们陷入迷茫,失去了人生的方向,找不到自身的价值。要发现自己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首先需要感情的投入,具体体现于爱和接纳。其次,个体可通过参与创造性活动给自己的存在赋予价值。当有了价值和信仰,道德标准才不会轻易被动摇。

(二)培养信任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人与人之间若缺乏信任,社会就会给人带来不安感。培养信任首先需要个体从自己做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并用真诚的态度影响他人。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婴儿前期0-2岁是信任发展的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当儿童形成的信任感超过不信任感时,信任对怀疑的危机才得到解决[14]。因此在这个时期,父母就应开始培养婴儿的信任感。

(三)完善人格

1.承认并接受“恶”。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的三个层次分别为“本我”“自我”“超我”,超我使自我不断压抑来自本我的本能欲望,而这些本能欲望被认为是“恶”的。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承认并接受自己的本能。本能是与生俱来的原始内驱力,个体不应因它的存在而感到羞耻。因此在道德教育中,不应摒除本能的存在。

2.培养宽容。宽容既包含对自己的宽容,也包含对他人的宽容。承认并接受自己的欲望既为对自己的宽容。对他人的宽容体现于不对他人报于过高的道德期待。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宽容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即对传统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宽容。有多元文化因素支撑,道德判断将会有更多元的参考标准,不至于使个体走向一个极端,有助于缓解道德焦虑。

(四)健全法制

健全法制首先需科学立法。法律可以保护道德,但不能取代道德。科学立法应明确法律与道德的界限;其次,政府需加强道德领域的制度建设,并完善监督机制。最后,应保证司法判决独立性,公正司法审判[15]。

(五)创新德育

1.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内容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与当前的时代背景相吻合,避免德育内容脱节的现象。中国传统德育内容在现在这个社会已经不够有说服力了。当前社会需要将更加能够体现现代社会时代色彩的案例作为的与教材。

2.德育形式创新。传统的教育方式为灌输式授课,不能将学生暴露在真实的道德情境,体验真实的道德情感。且灌输式道德教育容易使學生产生排斥心理,因而需要对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创新,如道德情境教学、角色扮演、讲故事等形式,使学生更易融入真实道德情境中。

(六)规范媒体运作

首先,对于新闻媒体,国家应严格审核新闻报导的真实性,其次,国家应该加强对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媒体舆论的监督,严格审查网站注册的合法性,对一些常用社交网站采用实名认证机制。此外,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时,不应只顾追求经济利益和市场竞争而大肆传播负面信息博人眼球,媒体应较多传播正面信息,为大众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让人们对社会公众道德增强信心,并且积极内化为一个积极的道德价值观。

五、小结

道德焦虑是当前社会的普遍现象,程度较轻的道德焦虑会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全面变革而自行得到缓解,但程度较重的道德焦虑则有极大可能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及其社会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当前社会道德规范纷杂错乱的环境中,个体应从培养自身正确价值观做起,增强自身道德认知同一性,共同改善社会道德环境。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索伦.克尔凯郭尔著,京不特译.克尔凯郭尔文集6[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王齐.走向绝望的深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保罗.蒂里希.存在的勇气[M].贵阳:贵阳人民出版社,1998.

[4]罗洛.梅,朱侃如译.焦虑的意义[M].立绪文化事业公司,2004.

[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6]卡伦.霍妮著,陈收译.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7]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8]卡伦.霍妮著,陈收等译.神经症与人的成长[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

[9]刘玉梅.道德焦虑论[D].湖南:中南大学,2010.

[10]建杨萍.转型期大学生道德焦虑现象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

[11]杨眉.论道德教育在道德情感形成中的作用——兼谈道德焦虑的心理保健功能[J].北京教育(德育),2008(1).

[12]弗罗姆著,刘林海译.逃避自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13]石冰.公众道德焦虑及其缓解策略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0.

[14]彼得.什托姆普卡著,程胜利译.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5]周辉.道德焦虑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2(5):121-124.

猜你喜欢

成因控制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