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
2016-10-25陈立军
作者简介:陈立军(1976-),男,河北唐山人,迁西县第三中学高级数学教师。
摘 要:信息技术是在数学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因此信息技术和数学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把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进行整合:有利于真正实现学生中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丰富教师的讲授方式、有利于推动计算机的普及。同时在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注重信息技术,忽视师生互动、过度强调学生主体,忽视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容量过大和过度依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等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优点;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044-02
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信息技术也扩展到了学习领域,对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教学方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家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通过教育信息化体系的建设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由于信息技术是在数学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因此信息技术和数学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把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进行整合,已经成为了数学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对我国数学学科的新课程改革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优点
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相比,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所带来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突破,不仅在数學教学领域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一)有利于真正实现学生中心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中心,进行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整堂课都是围绕着教师展开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后的教学则恰恰相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那些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实验和公式推导进行直观的展示,让学生能够对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整合有利于扭转数学教学中的教师中心,促使教师由原来的数学教学的主导者变成了数学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由原来的课内转移到课前,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收集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并进行精心的设计,教师的任务也从过去单纯考虑“如何去教学生学”,变成现在的研究如何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去启发、诱导学生学会“如何自己去学”。信息技术和数学整合有利于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同时也有利于促使教学方式实现由传统的教师灌输式到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的启发式的转变。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抽象的学科,有些数学知识仅仅依靠教师的板书和讲解是无法全面展现给学生的,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是模糊的,但越是抽象的知识在数学体系中可能就越为重要。如果学生无法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甚至还会使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学生的成绩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后,这种局面将会大大改观,首先,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把这些抽象的知识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直观形式展现给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对这些抽象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其次,学生普遍缺乏对数学的兴趣主要是由于数学课程过于沉闷和枯燥,不仅讲课沉闷,学生课下做题也很沉闷,不过把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堂之后,教师的讲课手段将会变得丰富、多样和有趣起来,既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等直观形式来引起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在遇到比较难讲的重难点知识时,给学生放名师讲课的视频来突破重难点,不仅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有利于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整合后,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形式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造一种学习情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中,学生会遇到许多需要他们自己来思考的数学问题,教师在这种情境中只起一个辅助作用,学生在处于真正的主体地位。虽然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可能是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在情境中学生经历了一次完整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过程,所有的想法和思路都是学生自己的。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
(四)有利于丰富教师讲授方式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不仅使教师在备课时能够摆脱死扣课本的传统数学备课方式,还可以使教师的讲授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和灵活。在备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大量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以及其他优秀教师的讲课视频,这些资料虽然可能并不一定全部适合运用到讲课中,但毫无疑问这些资料给教师的备课和讲课提供充足的资源,让教师在讲课时有更多的选择,有利于丰富教师的讲课手段和方式,从而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通过对优秀教师讲课经验的学习,有利于教师取长补短并结合自身经验和教学实际,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出各种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式,并使教师在这种不断的学习中实现讲课水平的飞跃。
(五)有利于推动计算机的普及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世纪,在21世纪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由于我国信息技术起步比较晚,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但和世界的先进国家相比我们仍有不小的差距。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整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整合后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水平,同时还有利于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大量的计算机知识,并形成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对我国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也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4]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我们在看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优势以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促进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二者的结合也给数学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这些不利影响是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一)避免过度注重信息技术,忽视师生互动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讲台进行知识讲授的同时,也会密切关注学生们此时的听课状态,并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互动: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进行提问使其注意力回到课堂上来;对面露迷惑的学生进行提问并解除他们的迷惑,使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对全班学生进行提问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进度。然而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后,教师的注意力往往会集中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上,对学生的关注度则会大大降低,对学生关注度的降低,不仅不利于教师对整个课堂环境的掌控,也不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课节奏,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始终保持一个较高水平。同时教师对学生关注度的降低也就意味着师生互动的减少,这就在无形中增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避免过度强调学生主体,忽視教师主导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是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相伴而生的理念,二者都是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已经普遍被广大师生所接受,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也需要发扬“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但有一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后的教学过程中,过度推崇“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否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不可否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尊重学生主体性,调动学生积极性上有着相当大的优势,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一味的“以学生为中心”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不利于教育教学的进步,还会由于学生自身的弱点和缺陷没人引导和约束,而使教育教学陷入一种混乱的盲目和无序之中。因此,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注意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中心”和“教师主导”紧密结合共同把我国的教育改革推向新的高度。
(三)避免课堂教学容量过大,不利学生思考
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不仅给学生提供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自主进行操作的平台,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与传统的教学相比信息技术在搜集资料上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因此许多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时贪多求全,给学生呈现大量的文字或者视频资料,适度呈现文字和视频资料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超过了限度就会造成课堂教学容量过大等问题。课堂教学容量不断增加而教师的授课时间并没有随之增加,这会导致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不得不提高讲课的速度,而讲课速度的提高使许多学生对问题还没来得及深入思考,教师就已经向下进行了。教师讲课速度过快不仅会破坏学生思考的连续性,而且由于思考被打断也会极大的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许多学生为了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不得不放弃思考,对老师的讲课内容进行死记硬背,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中心”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是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初衷相违背的。
(四)避免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教学,坚持适度原则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当前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许多教师特别的年轻教师出现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却忽视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把原本处于教辅地位的信息技术提高到教学中心的位置。教师过度依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信息技术上,使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变成了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和方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展示,不仅使数学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深度,同时也使教师和学生沦为了信息技术的奴隶,严重影响了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看待信息技术,既不能不屑一顾也不能奉若圭臬,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要坚持适度原则,按照教学的实际内容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手段,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到一个“画龙点睛”而不是“喧宾夺主”的作用。
(作者单位:迁西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定强.数学技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3,(03):5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8-60.
[3]曲玉香.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机整合若干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5:37.
[4]曲玉香.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机整合若干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