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2016-10-25李志强果艳梅

上海管理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山西大学吸收能力因变量

李志强 果艳梅

(山西大学 1.管理与决策研究所;2.经济与管理学院,太原 030006)

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李志强1果艳梅2

(山西大学1.管理与决策研究所;2.经济与管理学院,太原030006)

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更具创新优势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作为企业获取知识、技术资源的重要方式和技巧,会对其绩效产生影响。但既有文献鲜有对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影响创新绩效的传导机制予以揭示。因此,本文构建了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通过对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对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数据分析显示: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及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知识共享在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正向调节作用,即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程度越高,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越强。

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知识共享;创新绩效

1 引言

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1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Lichtenthaler(2011)[9]认为开放式创新模式影响了企业参与创新活动的行为、过程及最终状态。因此其模式之一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构成了吸收能力及创新绩效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这一独特的创新模式实现吸收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创新绩效新突破。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是企业利用合作、聚合等方式进行由外向内一系列活动和过程例如企业通过构建并使用外部创新网络系统地将外部有价值的创意、知识、技术整合到创新链和价值链中完成创新和商业化过程[1,10]包括产学研合作、购买外部知识产权、用户参与创新、与供应商合作、获取外部技术许可、众包、战略联盟等多样化的途径和方式[8,11]。

2.2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吸收能力的关系研究

2.3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2.4吸收能力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企业创新绩效中的关系研究

假设4:吸收能力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2.5知识共享在吸收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中的关系研究

迄今为止,对知识共享还没有明确的定义。Heneriks(1999)指出,知识共享是一个沟通过程,但不是像商品那样可以自由流通,在吸收知识的同时,必须有重建的行为,并且能够分享学习体会。也有学者认为知识共享泛指知识所有者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是知识从个体拥有向群体拥有的转变过程。知识共享的目的是知识创造,实现组织内知识增值,在知识共享实现的过程中,知识共享意愿是实现知识共享的一个前提。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作用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Garriga等(2013)指出没有考虑情境因素和边界条件的研究结论缺乏普适性应对吸收能力的情境因素尤为关注。知识共享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验,使企业少走弯路,使企业在知识应用上得到进一步深化从而提高创新绩效。在员工自身吸收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知识共享会让员工各自拥有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发生碰撞知识共享程度越高员工吸收能力的增强会更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尤其在创新的关键技术阶段若能获得充分的知识共享支持就能缩短研发周期提高创新能力。由于组建研究团队更有利于达到充分的知识共享因此优秀的团队往往能创造更高的创新绩效。彼得·圣吉(1994)认为组织内部的知识与创新绩效都是通过员工间的交流(知识共享)而创造出来的。知识共享会使组织避免重复工作并防止由于员工流失导致的知识流失进一步为组织节约成本提高组织的创新绩效。企业从外界获取的知识只有在组织内部分享才能让更多的员工吸收整合并融入现有的知识结构中产生“1+1>2”的效应。已有研究表明组织间和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程度越高吸收能力能更好的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本文认为知识共享对吸收能力提升创新绩效的过程起到调节作用。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5:知识共享在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图1 理论假设模型图

3 研究设计

3.1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表1 样本企业的描述性统计(N=202)

3.2变量与测量

表2 研究变量

3.4信度和效度检验

表3 信度检验结果

4 研究结果

4.1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4.2多元回归分析

(1)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

表5是以企业创新绩效为因变量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与控制变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模型M3相比加入自变量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后的模型M4具有更高的解释力度调整后的R2从0.010上升到0.084F值是7.164(P<0.01)说明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整体上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积极显著影响(β=0.308P<0.01)。因此假设1得到验证。

(2)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吸收能力

(3)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

表4 各变量间的描述性统计与皮尔逊相关

表5 层级回归结果

(4)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我们参考Baron和Kenny(1986)提出的检验中介效应的4个必备条件:首先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本文在加入控制变量后的基础上将自变量(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放入回归方程分析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其次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显著影响。在加入控制变量的基础上本研究将自变量放入以吸收能力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分析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吸收能力的影响。再次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显著影响。在加入控制变量的基础上本文将吸收能力放入回归方程分析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后中介效应验证在加入控制变量和自变量的基础上本文将中介变量加入回归分析验证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吸收能力对因变量创新绩效的共同作用如果中介变量的作用仍然显著且自变量的作用减弱则部分中介效应存在若自变量作用消失则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5)知识共享的调节效应检验

为了进一步确认知识共享对吸收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是否如原先预期我们参考Aiken和West(1991)的做法分别取吸收能力和知识共享的平均数加减一个标准差的值带入回归模型中并进行绘图如图2所示。具体来说知识共享程度高的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呈现较强的正向关系;知识共享程度低的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呈现较弱的正向关系。

图2 知识共享对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研究结论

5.2管理启示

[2]Chesbrough H W.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34-67.

[3]Chesbrough H W, Crowther A K.Beyond high tech:Early adopters of open innovation in other industries[J].R&D Managem ent,2006,36(2):229-236.

[5]Laursen K, Saler A.The Paradox of OpennessAppropriability and the Use of External Sources of Knowledge for Innovation[C]. Hawaii: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Conference,2005:52-63.

[6]陈钰芬.开放式创新:提升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41(4):81-86.

[9]Lichtenthaler U.Open Innovation:Past ResearchCurrent Debates, and Future Direc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1, 25(1):75-93.

[10]Kafouros M, Forsans N.The Role of Open Innovation in Emerging Economies:Do Companies Profit from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of Others?[J].Journal of Word Business, 2012, 47(3):362-370.

[11]Van De Vrande V, De Jong J P J, Vanhaverbeke W.Open Innovation in SMEs:Trends, Motives and Management Challenges[J].Technovation, 2009, 29(6):423-437.

[12]Dyer J, Singh H.The Relational View: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23(4):660-679.

[13]Chesbrough H W.Open Business Models:How to Thrive in the New Innovation Landscape[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6:76-82.

[14]Monteiro F, Molm J, Birkinshaw J.External Knowledge Access Versus Internal Knowledge Protection:A Necessary Trade-off[J]. 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 201132(1):1-6.

[15]Faems D, De Visser M, Andries P.Technology Alliance Portfolios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Value-Enhancing and Costincreasing Effects of Open Innova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0, 27(6):187-201.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Inbound Open Innovation influence on the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Li ZhiqiangGuo Yanmei

The open innovation model has been proven more reasonable and comparably better than closed innovationinbound open innovation has been the important way to acquire knowledgetechnology and resourcesenhancing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But the existing literatures scarcely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inbound open innovation influence the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Thereforethis study constructs the theory model of inbound open innovationabsorptive capacityknowledge sharing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enterprises in central Chinaand we have done empirical test on the conceptual model.Data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nbound open innovation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relationship respectively;the absorptive capacity exists partial mediation effect between inbound open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the knowledge sharing positively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that isthe more Internal knowledge sharingthe stronger positively that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is correlated with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bound open innovation;absorptive capacity;knowledge sharing;innovation performance

F270

A

1005-9679(2015)06-0007-08

李志强山西大学管理与决策研究所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战略与创新管理;果艳梅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战略与创新管理。

猜你喜欢

山西大学吸收能力因变量
调整有限因变量混合模型在药物经济学健康效用量表映射中的运用
山西大学管理与决策研究中心
适应性回归分析(Ⅳ)
——与非适应性回归分析的比较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金融环境对OFDI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再探索
脱靶篇
捧杀篇
“取舍”篇
技术转移二元视角:吸收能力与释放能力的作用
企业知识搜寻、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