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班墨”学习,做一个匠人

2016-10-25陈海叶雷露

四川劳动保障 2016年5期
关键词:爱岗敬业竹编手艺人

文本刊记者 陈海叶 雷露

向“班墨”学习,做一个匠人

文本刊记者 陈海叶 雷露

▲张保珍

任何一个时代中,都少不了匠人的身影。距今2000多年的诸子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我们就曾诞生墨子和鲁班两位世界级工匠。新时代的工匠,自应兼具“班墨精神”。他们或是散落在民间,技艺精湛的传统工艺人;或是奋战生产第一线,爱岗敬业的技术员工。他们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鲁班和墨子身上那种专注、严谨、敬业的精神。

手艺人的专注与执着

说起匠人,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传统手艺人。他们专注于自己手中的“作品”,精益求精,日复一日,为了做好一门手艺活,哪怕付出一生的时间。

张保珍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竹编手艺人。

所谓竹编,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工艺竹编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蕴。位于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的张保珍从事竹编工作已有32个年头。

1984年,16岁的张保珍中专毕业,便跟随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陈云华学习编织技艺。长期的坚持和探索,让她练就了一手编织绝活。

“竹编这门手艺有十几道工序,篾丝是关键”。张保珍说,一层普通的竹皮可以划10到16层,每一层还可以再细划成5层,再把这些薄如蝉翼的竹皮分成1厘米宽的竹线;每一根竹线还要再分成48根甚至64根比头发丝儿还细的竹丝,再用挑、压、破、拼等竹编绝技精编出各种图案。

在编织过程中,张保珍把破得薄如纸、细如线的竹篾,熟练地盘绕交叠,篾随手转,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竹篾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变得灵动而欢快,令人眼花缭乱。

除了竹编技艺精湛之外,张保珍还把老手艺玩出了新花样。“竹编手工艺品老是黑白的不行。” 张保珍琢磨着给竹编“上色”。借鉴织布染布的方式,经过几年的努力研制,她终于攻克了彩色竹编的难题。

凭着精湛的竹编技艺,她的竹编作品登上了国际舞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新加坡总理办公室、韩国总统会客厅……都能看到她的作品。

从一名普通的“篾匠”,到如今的技能大师,张保珍长期坚守在她热爱的编织工艺上,对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从张保珍身上,我们读到了一群手艺人的专注、执着。

爱岗敬业成就“大国工匠”

除了手艺人之外,从周福这样的技工人才身上,我们也看到了踏实勤奋、爱岗敬业的匠人气质。

“把细节做好,追求工艺的极致。”成为周福常挂在嘴边勉励自己的话。正是这种精神,支持着他克服了无数的难题。

内敛含蓄,不善言辞的周福,1995年从陵川中等技术职业学校毕业后,进入了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一名钳工。为了练就一身真本事,周福主动找到当时厂里最严厉的师傅,学习钳工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从1995年进入公司以来,他扎根一线20多年,立足本职岗位,刻苦钻研、爱岗敬业,用自己精湛的操作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攻克了工作中的一道道难题。

一次,公司接到了一个制退杆电极的任务。制退杆电极是某产品上的关键零件,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变形,是大家公认的难加工工件。时间紧迫,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相关难题呢?

▲周福(左二)

▲张高伟

“绝不后退,迎难而上。”周福带领团队经过反复推敲讨论,形成了4套方案,又通过对比论证,最终决定在工艺上将以往的棒料加工改为板料加工,同时选择铸铁作为本体,以避免单体电极加工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方案选定,其中的难点就是工序上对电极圆弧面的加工,极讲求手感,成为行业内公认难加工工件。

最后,周福亲自操刀。“关键点就是要最大程度避免材料变形,这就需要准确在平板上研磨出高低点,再配合样板测量控制圆弧形状。”细心修锉、反复测量,经过上百次反反复复研磨后,最终把圆电极的弧度和直线度控制在了0.02毫米的公差范围内,顺利完成了任务。

诸如这样的案例在周福的职业生涯中数不胜数。“在修锉研磨中无限逼近于‘零’误差的时候,是我最快乐的时候,这是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把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是周福的极致追求。

如今,周福已经是公司最年轻的三级技能师。2010年获得集团公司第五届全国技能大赛第三名、2011年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3年获得四川省国防科工局“十佳业务标兵”称号,2014年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资格、获聘集团公司第六批技能带头人、成功申报“成都市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首届“最美兵装人”敬业之美获得者。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工匠

十九冶成都钢构分公司的张高伟,在岗位上工作了25个年头,同样靠着持之以恒和钻研精神,从冷作工到初级工、高级工再到高级技师。

1991年,张高伟进入了十九冶成都钢构分公司。在工作中踏实能干、敢于创新的作风,让他快速成长为项目负责人,并带领他的团队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题。

在成都二环路改造工程中,由于二环高架构件尺寸较大,车间无法满足生产需要。面对难题,张高伟结合多年来的实战经验,利用反向装配,让大型构件可以不翻面就实现装配,在保证安装质量的同时,减少二次装配的误差。

技术难题是解决了,但如此大尺寸的构建,如何装配?经过反复研究,他又创新了旋转装配法,实现了整体装配,为后期安装提供有利条件。该工艺被成功试用后,立即在全公司推广实施,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保障了质量。

张保珍、张高伟、周福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

也许,每一个人都应是一个工匠。所谓的“工匠精神”,就是每个业者,都应该以鲁班和墨子的精神为尺度,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实现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爱岗敬业竹编手艺人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爱岗敬业 恪尽职守——访漯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业务审核中心副主任王若宁
A new beginning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竹编艺人
爱岗敬业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探析
维吾尔族手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累并快乐的手艺人
爱岗敬业成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