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观

2016-10-25薛勇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新丝路(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危机传统文化

薛勇(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观

薛勇(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编者按:传统文化实现由“危机”向“转机”的伟大转折,必须创新传统文化危机管理体制。传统文化存在的最大转机始终是这个社会中的人民,而传统文化危机管理体制需要广大人民依赖市场来创建,而政府应当为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体制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够打破人性的“锁链”,实现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在各种危机不断侵袭人类社会的大环境背景下,选择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危机管理观进行考察,无论对于从横向方面拓宽危机管理理论研究的视野还是从纵深方面挖掘中国危机管理文化的意义都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价值;而对于从传统的中国危机管理哲学的启示中进行现代危机管理观的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是传统文化在时代发展的过程无法调整自身的发展,从而无法适应整个时代发展的现象。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一种时代发展的隐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文化之根,可我们正在经历失去或已经失去了。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传统文化今日已成为往事,我们所一直倡导的和谐发展就是要抹杀掉我们的最美好回忆吗?传统文化面临绝种的危机,所有人都会深思社会与个人的责任,但其实不然,只有传统文化自己才能救自己,而人类只是起引领作用。中国人在传统文化上的最大失败不是未能将其保护,而是将其始终当作文化来对待。在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危机以及产生危机的内部因素,从春节传统文化出发,仔细探讨中国人如何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危机管理,从而使传统文化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实现自我增值,把握住“转危为机”的历史命运。

传统文化;危机管理;春节文化;转危为机

文化,被附加了中国传统的含义,便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生存的空间是由社会提供的,狭义上与文化自身周围环境有关,广义上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结晶物。而当中国进入信息技术革命时代,这个时代之前所有的文化都是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状况概述

1.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传统文化既包括了中国古典文化艺术,也涵盖了中华文化的智慧谋略与思想结晶,更充满了中华民族人民的精神梦想。传统文化也有优劣、好坏与善恶之分,归根结底适合当代发展的传统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弘扬;不适合当代发展的文化是落后传统文化,需要摒弃。中国历史赋予给了传统文化强大的文明底蕴,使其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树一帜,也成为了中国人的身份象征。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过程通过辛勤劳动与生产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中国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也将会创造新的传统文化。

2.中国传统文化危机概述

文化危机是贯彻在文化艺术与精神人格方面。它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但传统文化危机的存在会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遗失,也会使中国古典艺术文化绝种,失去文化之根,更会使社会的不良势力更加壮大,妨害社会的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的最大表现是濒临灭绝,即所有中国人失去民族文化之根。或许,我们所有人都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不在于其会消失,而在于中国人在面对中国传统文化死亡时的恐惧。很多时候,中国人认为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故一直侧重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可是当文化已死,他们只能留下无穷的遗憾。传统文化危机不能通过物质实现挽回,而且会将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事业。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属于文化范畴,而这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伟大实践和历史使命。倘若我们不能拯救中国传统文化于危急存亡之际,我们失败的不是传统文化,而是我们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时代发展。之所以称为危机,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并未陷入绝境,我们的挽救仍有意义。

3.中国传统文化危机原因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缺乏法律保障:政治与制度挂钩,而制度又是由法律体现的。不管怎么说,我国法律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中未能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统一。中国的法律一直在发展,但是,始终是赶不上危机产生的步伐。中国对于文化的法律最大的缺陷在于过于注重对于文化产业的保护。而文化产业由于其经济性,与时代文化相挂钩。很显然,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责任与义务。

(1)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准不明确: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时代的发展中越来越肤浅。我们所制定的标准情况是处于极端的状态,即强迫性行为或者是毫无原则地保护,在这个社会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很多时候是依赖内心的准则,社会公众对于传统节日地一位接受,如端午节里的一些传统的东西真不一定是好的。所以,我们现代人接受传统文化时要批判地接受,我们要谨慎地对待不能够与时俱进的东西。而在某种妨害到传统美德的社会热点话题出现,中国人将会发动舆论的力量毫不留情地抨击。

(2)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国人民的人口素质始终未能够实现最大程度地完善。在面对传统文化渐趋濒临绝境的命运时,有些人对此嗤之以鼻,有些人深谙传统文化的保护不会一帆风顺,故在挫折面前选择了放弃,更有人陷入了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浪潮,对于中华文化所发扬的艰苦奋斗表示畏惧。不管怎么说,我国人民在传统文化思想的层面上过于向前发展,超越了传统文化发展的深度。

(3)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正在和世界文化接轨。一方面,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世界上崭露头角,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然而,另一方面,我们所有人都不得不接受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这主要体现在“过洋节”上。其实这种现象是中国发展进程中过快地反映。经济决定文化,我们的中华文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也必须以迎合世界文化而努力。这样的冲击非常巨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文化进程。

4.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管理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需要管理,而不是处理。处理意味着在危机出现时给与其相应的临时处置,而之后又放任危机的继续恶化。处理只是暂时的解决方案,而管理不同。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在恶劣的竞争环境中谋求更大的效益,技术的革新是一个方面,而有效的管理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也必须以处理企业的危机那样以管理的方式来挽救。倘若中国人始终以对待文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也只能局限于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容,或者致力于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保护,这样下去,中国传统文化的拯救也就只局限于拥有文化保护意识的精英群体了。社会是一个最大的企业,我们的文化是这个“企业”发展的生存动力与指引,失去了这些,企业便失去了颜色,只会形成千篇一律的风景,“员工”也会无法调动生产积极性来建设“企业”。是时候转变文化观念,它可以是文化,也可以是一种在社会无形意识,文化可以拯救,但意识必须采用管理的方法才能够实现最大程度地解决。[1-3]

二、春节传统文化状况概述

1.春节传统文化概述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人民虽然长期受到封建主义的压迫,但在春节里人们能够分享这一年中的酸甜苦乐。春节最核心的传统意义是团圆和幸福,既包含了中国式家庭的团圆与相聚,也涵盖了对过去一年以及未来一年的祝福与愿景。春节传统文化的大部分内容都折射出中国人民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梦想。春节是中国人的身份象征,更是描绘和演绎梦想的重要载体。它的存在为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填满了空挡,也积累了真正意义的民族成长。这样一年一度的盛会在时代浪潮中有得有失,也是改革开放沧桑巨变的见证。

2.春节传统文化状况概述

面对春节传统习俗文化的丧失,我们需要搭建文化桥梁,发扬春节文化,使之适应于时代,得到时代的青睐;也必须调整相关政策,保护传统民俗,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新的传承;更需要开展文化教育,推动文化发展,在现代化通讯工具不断发展的今天,可通过各种媒体,来加强对春节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春节传统文化深入人们心中。春节发展有得有失,但终归是得大于失,但是,我们也无法否认春节的传统习俗在某一天会销声匿迹,但是,倘若在改革开放初期没有对其进行危机管理,春节恐怕会变成一个重要的、没有灵魂的法定假日吧!你我虽不是春节的缔造者,但必须在我们的管理看护下保证其健康发展。美丽的事物都是明亮的。在所有明亮的事物中,明亮的灵魂是最美的、最动人的、灵魂明亮的,是指灵魂处在洁净、纯粹、温暖和自省自知的状态。千百年来春节追求人性的美好和人民的幸福这一核心价值意义在今日的社会开始动摇。这是最可怕的事实,故一切需要管理的方式解决春节传统文化的危机。

3.春节传统文化危机管理例证——不得不创新的春晚

危机管理不是在危机出现时对其的管理,而是对其的预测与控制。这就必须要求才创新管理体制,创造性地走出特色的危机管理道路。春晚需要创新,而春节传统文化的危机需要实现创新管理。这场创新管理的主人公是全球华人,也必须统一在一年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体现在这场年度盛会中。春晚是对过去一年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体现与归纳,不仅是春节传统文化,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虽然,在三十多年的春晚没有打破创作的锁链,使其管理体制未能够实现创新管理,从而调动人民在传统文化保护上的积极性,走上了下坡路。但是,我们很相信中国人很快会明白如何才能够实现危机管理的最有效方式。

2012年的春晚以“致敬三十年”主体段落,已取消商业广告的形式,意在回归传统,但是,去商业的方式没有达到2012年春晚的预期效果。其实,中国的春晚带有很强烈的政治色彩,传统文化的危机管理也是由政治体制控制的,虽然能够折射出一定的社会现实和反映相应的传统文化保护,但逐步地开水脱离人民的文化。春晚是人民的盛会,也是由人民共同创造的奇迹,故其传统文化的危机管理更需要放权给人民,让位于市场。传统文化的危机管理需要由市场来控制,由人民来实施。

三、创新传统文化危机管理体制发扬社会主义优秀传统美德

这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危机,而是面对危机却没有足够的勇气来战胜它。中国人在面对挫折时,首先会想到他人的因素,却很少深思自己的原因。这是中国人的劣根性,而根除这一劣根性的方法是发扬社会主义优秀传统美德,而能够实现的唯一方法是创新文化危机管理体制。这个时代各个国家比拼的是文化软实力。但是倘若一个国家连民族文化之根都无法保护,这个国家失去的不是发展,而是存在。很遗憾地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向这个趋势发展。但很庆幸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处于危机状态,并不是绝境。在中国传统文化村的保护上,其仍然存在转机。

我们的春节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得有失,但毕竟是得大于失。从上述的例证我们能够看到在明确的体制下,人民们自发地或者强制地踏上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的道路。虽然,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可能实现全民参与,但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对传统习俗留恋、尊重以及保护、传统文化只要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便就是优秀传统文化,否则,就会是陋习。在创新传统文化危机管理体制上,“危机管理”是需要制度,更是需要能够切实履行危机管理的人民,这也就是发扬社会主义优秀传统美德。发扬社会主义优秀传统美德一方面体现在创新危机管理体制的背景下满足人性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则是人民需要发掘自己本身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依赖于经济、政治,也可依赖于文化本身的弘扬真善美的需要。我们中国人一直在很努力地追求着发展,当然也会包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也正因为如此,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无可奈何地舍弃某些东西。可人不应当将“根”当作无关紧要的扔掉。人因为有情感,所以才更需要管理,因为它能够统一人的情感和理智,让人在危机面前有勇气来挑战。或许,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中国人的一块心病,可是心病需要心药医,但更需要“良方”。[4-7]

[1]陈瑞宏.《周易》中的危机意识、危机理念及危机管理理论[J].当代经理人,2006,8(17)89

[2]陈桂蓉.传统危机意识的现代价值及其反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6)66

[3]沈利华.论中国吉祥文化的内涵及其生成方式[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1)78

[4]文姚丽.中国传统救荒思想的哲学渊源——天人合一思想[J].社会保障研究,2011,12(1)90

[5]聂琳.中国传统危机文化的脉络、特点及成因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5)87

[6]薛澜,刘冰.应急管理体系新挑战及其顶层设计[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1(1)45

[7]刘刚,雷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危机管理思想[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1)80

G122

A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5FDC870211)

薛勇,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伦理学史、管理哲学、文化产业等

猜你喜欢

危机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危机”中的自信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