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推进社会组织的党建措施:“六位一体”
2016-10-25
近年来,成都市立足改革发展实践和社会组织实际,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社会发展,着力构建“六位一体”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有力推动了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截至2015年底,全市依法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1.1万余家,党组织覆盖率达81.4%。
一、 健全一套管理体系
聚焦党建工作体制机制不畅的问题,成都市着力构建“条块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系。市、区(市)县两级建立“两新”组织工委,统筹负责本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宏观指导;对于教育、卫生、律师等有业务主管单位且达到一定数量的社会组织,由业务主管单位实施纵向管理;在社会组织相对集中的各类街区、园区、楼宇等区域,依托乡镇(街道)、产业园区、楼宇商圈等建立综合党委,实施横向管理;对于专业性不强,规模较小,不适合归口管理的社会组织以及未登记、未备案等“草根型”社会组织,由所在村(社区)实施“兜底”管理。
二、 建设一批孵化中心
聚焦社会组织无序发展、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不到位等问题,积极推进市、区(市)县两级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建设,探索实施“五双”工作法,将党建工作嵌入社会组织孵化、登记、年检、评估、变更等全过程,实现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同步指导、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见效、同步提升。通过“建、联、挂、派”等方式,在一定区域(行业)范围内构建党委领导、组织指导、部门协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指导团(站),发挥“服务器”和“孵化器”功能。
三、 建立一个培训基地
聚焦社会组织人才储备不足、专业培训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建立全国首家党委政府主导的社会组织培训专门机构——成都社会组织学院,着眼新形势下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和社会组织发展实际,面向社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通过理论研究、政策学习、实务操作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健康发展,真正发挥其联系服务群众、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优势和作用。同时,立足于实践教育、政策宣传、典型示范等,依托学院探索构建集实践探索、成果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展示平台,促进社会组织互动交流、借鉴提升。
四、 搭建一个党建智库
聚焦社会组织党建理论研究滞后的问题,组建全国首家专门从事社会组织党建研究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党建研究学会,整合市内外党建专家、社会组织及基层党建工作专业人士,围绕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理论研究,积极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和智力支持。同时,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通过调研报告、学术文章、政策建议等途径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和成都经验推广。
五、 培育一批示范典型
聚焦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不佳的问题,以“双强六好”为目标,根据社会组织行业、经营、从业人员等不同特点及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分类确定社会组织党组织示范标准,对具有典型示范的党组织进行授牌管理,以点带面推动社会组织党建机制、载体创新。按照“五好”党支部、“三严三实”党员干部、“四有”党员标准,结合基层党组织推荐、目标责任考核和平时表现,发掘和培育一批优秀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和党员代表。积极推荐先进典型参加各级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先进工作者、行业标兵等评选活动。
六、 完善一套保障机制
聚焦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保障不力的问题,采取税前列支、党费返还、财政补助等三种方式强化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在全额下拨党费的基础上,按照每名党员100元的标准,补贴社会组织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对新建“两新”党组织给予8000元党建工作启动经费的同时,按照党委不低于15000元/年、党总支不低于8000元/年、党支部不低于5000元/年的标准补助党建工作经费。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在9个区(市)县统筹规划建设13个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2015年,市、县两级保障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接近1亿元,投入阵地建设资金3300万元。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