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多媒体成为识字教学的助推器

2016-10-24余婷婷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识字汉字辅助

余婷婷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要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但在目前中小学校写字教学中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思想上不重视,忽视正常的写字教学;老师、家长对学生的书写要求不严,导致不少的中小学生握笔姿势不正确,写的字龙飞凤舞,潦潦草草,不像字形。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写字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影响着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形成。在这种现状下,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传统识字教学的不足,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一、传统识字教学的不足

1.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识字教学一直以来以抄写和默写作为主要手段,不少教师要求学生每天抄写或默写一定量的汉字,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不但没有让学生把该认、该记的汉字认清,而且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

2.目标层次不清

汉字学习的层次目标,从认读、书写到应用,越来越高。学生认读的汉字越多,笔画就越多,越复杂,其中包含的内容也就越多。传统的识字教学层次模糊,更多地注重汉字的默写,很难让学生同时拥有形象记忆和思维,造成从形象认读到抽象识记的脱节,无形中形成了强记——默写——厌学——不懂的怪圈。

二、多媒体辅助识字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辅助识字教学,是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起来,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的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小学识字教学形式。相比传统的识字教学,它有着显著的优势。

1.有利于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因为年龄特点,小学生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耳闻目睹后,只是表象记忆,概念并未完全形成,此时强迫他们识字,只能是“硬写、死记、早忘”。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为我们揭示了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就要热爱学习的道理。多媒体辅助识字可以更好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充分发挥小学生天真活泼、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教师应运用多媒体等多种声光电手段,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带进课堂。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切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游戏的乐趣、创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重复的简单机械记忆变成生动、活泼、有趣的识字活动,变学生原有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真正做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2.有利于正确辨析字形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要从过去的课堂主宰者变为引导者,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低年级儿童的语文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力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就造成了他们对很多汉字区分不清的情况。常用字有3500个之多,音同形异、形近意远、音形难辨的汉字也很多,小学生认识事物时往往只注意大概轮廓,而分不清细微处的差别,诸如“己”和“已”、“元”和“云”等一类汉字。在上课时,我运用投影来给这些字更换偏旁,给容易写错的字建立“易写错字库”来帮助学生区别辨析,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增强,效果颇佳。

3.有利于实现整体识字

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直接体现,而这四者不是单一、独立地存在。多媒体辅助识字用声音和图像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立”起来,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同时,识字教学的过程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当老师或学生诵读时,眼睛所感知到的文字、耳朵所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大大强化了对语感对象——课文的理解。因此,通过多媒体辅助的方法直接进行识字教学是提高学生听读水平比较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先图、再字、后意”的顺序,使学生先形成感性认识,再形成理性认识,最后形成整体概念,熟记字形和字义。如教“波浪滔滔”“惊涛骇浪”时,先出示两幅主题为“波浪滔天”的画面,在学生对画面有了初步感知后,出示“波浪滔滔”“惊涛骇浪”两个词,再讲解其含义,区别“滔”与“涛”的意思,并配合海浪声,让学生边观察,边朗读,边理解,边记忆。这样很快便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不但区别了两个字的含义,同时还加深了对字形的认识。

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使识字教学的难度大为降低。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在突破语文教学的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简介:江苏省镇江市穆源民族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识字汉字辅助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识字
识字儿歌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识字谜语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