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凸显主体,把握语文课改的“魂”

2016-10-24季玉芳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晏子悬念陶渊明

季玉芳

在课堂教学中,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从悬念导入、创新模式、积极拓展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悬念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初中生由于其本身的年龄特点,好奇心比较重,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悬念导入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凸显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如在苏教版语文《晏子使楚》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刻的体验,感受晏子的爱国情怀,我没有先讲解课文,而是先为学生们讲解了历史背景,并在晏子出使楚国这一情节前面恰到好处地停了下来,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悬念:《晏子使楚》这篇文章讲的到底是什么?我运用演示文稿软件先介绍了晏子本人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并且对当时事件的背景及后续影响进行了初步介绍。之后,我给学生们提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样学生一边对课文进行细致地阅读,一边回忆屏幕上的历史情景,完全沉浸在当时的历史气氛中,对文章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对文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也对晏子这个人有了鲜活的印象,更加深刻地明白了晏子出使楚国的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大多是以叙事性文本为主,故事性较强,而初中语文则增添了部分难度,学生理解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采用悬念导入的方式,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从而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二、创新模式,挖掘文本情趣

在以往的课堂上,老师的教学形式往往都是照本宣科,只是单纯进行知识点的讲授,并没有挖掘一篇文章中的内在情趣。如今,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内容,扩充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挖掘文章更深的意义。

如在苏教版语文《愚公移山》一课中,我通过幻灯片进行课堂导入,向学生展示了愚公所处的时代及当时的生活方式,学生在惊讶那个时代落后的生产方式之余,对愚公本人也产生了兴趣,自发进行了文本的阅读。之后我综合运用图片、视频、文本等多种形式对课堂内容进行了展示,完成了课程教学的内容。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并且想一个生活中类似于愚公移山的例子和大家分享。当学生们正确举出例子后,我会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教师可以立刻了解到当堂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

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把课堂内容丰富化,让学生由之前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从而充分探索文本的深层情趣。

三、积极拓展,形成阅读习惯

语文学科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有着学习维度广阔的特点,尤其是在阅读教学环节,学生的视野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和课堂的范围内,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扩展课堂空间,培养发散性思维,对课堂内容进行深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

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一课时,课前我找了一些关于陶渊明个人的资料来给学生看,让他们对陶渊明的生活态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要想充分了解这个在中国诗词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只了解这些还是不够的。因此,我给学生们布置了连续一周的作业:每天阅读关于陶渊明的介绍文章和陶渊明的诗歌,并写出自己的感想。一周之后,学生们交上来的读后感,我看到有的学生读了陶渊明的《饮酒》,有的读完了他的五首《归园田居》,还有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喜欢上了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诗歌风格,竟读完了陶渊明的全部诗歌,还有的学生试着模仿陶渊明的诗来自己写诗。看到这些时,一方面我震惊于学生们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另一方面也惊叹于阅读的力量。

阅读并写读后感这种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是很有用的。一定的阅读量不仅能帮助学生们理解课文,走近作者,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将这三点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始终,这样才能真正凸显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前沿阵地,对其教学模式的探讨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水平。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姜灶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晏子悬念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晏子不辱使命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晏子使楚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不为五斗米折腰
晏子使楚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晏子辞退高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