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声的教学效应

2016-10-24黄菊花

考试周刊 2016年80期
关键词:鼓励尊重信心

黄菊花

摘 要: 教学中的掌声是一种渲染课堂氛围的艺术,是一种对人性的基本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掌声但是一种赞美,一种鼓励,更是情绪的调动和课堂气氛的活跃。发言者的情绪被调动,同学们的情绪也同样被调动。人的情绪处在兴奋状态,思维意识就会异常活跃,此时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均会得到提高,同时,接受知识的能力得以增强。只要这掌声能给人以思之动力,言之信心,就不应该吝啬。

关键词: 尊重 鼓励 动力 信心

一天,我坐在电脑前无聊地翻看网页,无意间,郎朗的一则小故事吸引了我的眼球。故事内容梗概是:

一位来自辽宁沈阳的父亲带着9岁的儿子,来到北京寻找他们的音乐梦。

可是,父子俩一无关系,二无背景,仅凭着对音乐的执著与热爱,根本不足以引起音乐节的重视。父亲勉强把儿子送进了京城一家小学,儿子爱好钢琴,父亲又为儿子花高价钱联系了一位颇有名的钢琴辅导老师上课,第一天上课就脑子笨、反应慢受到老师批评,儿子性格倔强,与老师发生了争执,师生不欢而散,决定再不弹琴摸琴了,父亲伤心难过,决定带儿子回家。动身当天意外接到学校通知,儿子所在学校办晚会,老师们指定儿子弹一曲钢琴,可儿子还在气头上,怎么也不弹,老师劝说,又与老师争执起来,很快赢来了许多同学的围观,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帮老师劝他,打动了儿子的心。那天晚上,儿子流着泪以从未有过的激情,弹奏了几首中外名曲,台下观众如痴如醉,掌声四起,久久没能停下来,此时儿子作出了改变一生的决定:“我要学钢琴,我一定要学好!”凭着过人的自信加努力,被誉为“百年不遇的钢琴天才”。这就是郎朗。

我此时脑海中闪现出课堂教学,一位孩子富有情感地朗读着课文,吸引了同学们,也感染了老师,师生不由自主地鼓掌激励,该生自豪的神情,其他学生争先恐后的情景一一浮现眼前。随着鼠标的滑动,思绪拉入故事的最后。

一位记者这样写道:“这些掌声,是对草根艺术的肯定。尽管他们不是出自名人大腕,却在关键时候,以恰到好处的声音,拯救了一位音乐天才。”

或许是出于职业的原因,我被这掌声的艺术渲染魅力触动了。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一幕因掌声而起的小事情。

我是一位极其普通的语文老师。记得很多年前带过一位学生,该生学习成绩很差,老师们一提起她总是摇头,一些同学不愿和她相处。这位学生好像显得自卑,不大说话,但她的书写很漂亮。一次“小龙人报”征集手抄报,我在班级仅以那位学生的优点动员大家积极报名参加,不料同学们的掌声齐响,好一会儿才停息。面对这一场景氛围,我就势引导学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我发现她脸上带着羞涩,眼睛却放着光。随后我辅导学生如何办手抄报,那位学生听得非常认真,办的小报质量也不错,最终获得“小龙人报”手抄报比赛二等奖。从那以后,我发现她特别爱学语文,语文成绩逐步提高,不少学生主动和她拉近了距离。从她的变化中,我悟出了掌声在课堂教学中的氛围渲染作用,以后,我懂得了时不时用掌声代替语言评价,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记得还有一次听某位老师的课,总体来说,这位老师的课上得不错,有些过于完美。从满怀激情的导入,到环环相扣的每一板块内容安排,从语言组织到课文分析,几乎无可挑剔。课堂上学生情绪也很饱满,老师提出的问题几乎是全班学生踊跃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时不时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这掌声非常整齐,很有节奏感,“啪,啪啪,啪”,初步给人的感觉是学生训练有素,一时也挑不出缺陷,但总感到有些瑕疵,压根儿看不出掌声的应有艺术魅力和效应。

后来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发现有几位学生写到某老师上公开课时的掌声,全班学生举手的奥妙,我猛然想到那堂课的掌声,原来是缺少了同学们禁不住心头的发自内心的由衷鼓励,得到掌声的同学内心未被感动,虽然整齐,富有节奏,但缺乏调动,内心的情趣激发不出来。

掌声的教学效应,重要在于它不仅是一种渲染氛围的艺术,更是一种对人性的基本尊重,换句话说就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这是最高的境界和最大的魅力。有时一位老师抑扬动措、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有时一位老师铿锵有力、激情四射的分析引导;有时一位学生独有见解、富有创新的领会发言;有时一位常不举手发言的同学突然举手、且能从多个角度回答老师的提问,都会得到学生们情不自禁的掌声鼓励。无论是被鼓励,还是班级其他同学,激情同时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老师的组织引导,学生的思维表述能力空前高涨。掌声不但是一种赞美,一种鼓励,更是情绪的调动,课堂气氛的活跃。发言者的情绪被调动,同学们的情绪也被调动了。人的情绪处在兴奋状态,思维意识就会异常活跃,此时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均会得到提高,同时,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得以增强。

常常看文艺演出时,会看到演员们请求观众给自己一些掌声,因为这掌声能调动演员的演唱情绪,达到感染观众的艺术效果。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恰当掌握火候,多给对方一些掌声,一些嘉许,一些鼓励,能够有效激发对方的动力,提高做事效率,也能活跃情景氛围。尤其是对那些不常发言或后进生的发言,用掌声评价他们比用语言评价的效果更好,他们会感到大家的认可而被感动,会暗下决心努力学习。比如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掌声的鼓励会让他一改往日的自卑,从此判若两人,学习成绩迅速提高,与人交往落落大方。

因为掌声也是一门艺术,所以教学不能满堂响,它的效应需兼而有之,要有恰当的场景、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客观要素相呼应,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否则就会作假做作,成为一种形式,达不到预期目的。掌声通常是自发式的,不应该是训练有素、节奏整齐的。总之,只要这掌声能给人以思之动力,言之信心,就不应该吝啬,因为这掌声是对孩子的鼓励。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2011.

[2]陈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行涛,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魏书生.语文教学探索.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鼓励尊重信心
信心和山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鼓励”浪费
KX5的耐心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