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来了解你的肺

2016-10-24蔡建荣

健康管理 2016年9期
关键词:深吸气两臂右肺

蔡建荣

肺的形态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分为左肺与右肺。肺表面覆盖胸膜,并被胸膜分隔成大小不等的肺小叶。生理状态正常的肺呈浅红色,质柔软,富有弹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空气中的粉尘不断吸入并沉积于肺,肺的颜色逐渐变为暗红色或深灰色。胸膜腔的负压使肺维持膨胀状态,如胸膜受损伤,在大气压力下,肺的体积可缩小至正常的1/3。

肺的大体形态可分为:一尖、一底、二面和三缘,即上端的肺尖、下面的肺底、内侧的纵隔面、外侧的肋面,以及肋面与纵隔面交界前方的前缘、后方的后缘,肺底与肋面和纵隔面交界的下缘。

肺尖

肺上端钝圆称肺尖,与胸膜顶紧密相贴,向上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与上纵隔内的脏器相毗邻。右肺尖内侧面有头臂静脉、气管及食管,左肺尖内侧面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气管及食管,肺尖的前内面有锁骨下沟,是由锁骨下动脉压迫而成。

肺底

又称膈面,位于膈肌之上,膈肌的压迫使肺底向上凹陷呈半月状,由于肝右叶位置较高,故右肺凹陷更为明显。右肺底膈肌与肝右叶相邻,左肺底膈肌与肝左叶、胃底和脾相邻。

肋面

较为隆突,由于肋骨的压迫,形成斜行的浅沟称为肋骨压迹,最上方的第一肋骨压迹最为显著,可作为肋面与肺尖的分界线。

纵隔面

与纵隔相接触,并由于心脏的压迫,形成凹陷的心压迹,左肺的心压迹与左心室的前面、左面、左心耳动脉圆锥的前面及右心室的一部分相接触,右肺的心压迹与右心耳的前面、右心房的前面、右面及右心室的一部分相接触。纵隔面中央的支气管、肺血管出入处称为肺门,成人右肺肺门平均长6714毫米、宽33毫米,左肺肺门平均长6016毫米、宽3016毫米。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叫肺根,其中包括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神经、淋巴管和淋巴结等,长度均为10毫米左右,左肺根位于主动脉弓的下方,胸主动脉的前方,右肺根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的后方,奇静脉弓的下方。此外,左右迷走神经走行于同侧肺根的后方,左右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均走行于同侧肺根的前方。

如何测定和评价肺功能

肺活量

是人体尽量深吸气后再尽力呼出气体的总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内容量的大小。测量时仅需要肺量计,每次使用时用酒精棉球消毒吹气嘴,受试者先做一二次深呼吸,再吸一口气后尽力将气呼出,直到不能再呼为止,测量3次取最大值。呼气时要保持直立体位,不能弯腰和换气。我国男子正常值为3500—4000毫升,女子为3000—3500毫升。

5次肺活量试验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呼吸肌耐力的能力。测量时是以每次间隔15秒(包括吸呼气时间在内)的速度连续测定5次肺活量。试验要求与肺活量测试一样。呼吸系统机能良好者,5次结果应基本保持不变或逐渐上升;当机体疲劳或有病时,5次结果呈逐渐下降趋势。

肺活量运动负荷试验

当呼吸系统机能达到一定水平后,安静状态下的肺活量检查已发现不了机体的一般异常,但如果让他们进行一定量的运动负荷后,他们呼吸系统机能的异常却能被反映出来。因此有必要做运动负荷肺活量检查。测定时,先测安静时的肺活量,然后进行定量运动负荷(如30秒钟20次起蹲或1分钟台阶试验等),运动后立即测1—5分钟的肺活量,每分钟1次。负荷后的5次结果逐渐增大或保持不变,是机能良好的表现,如果运动后5次结果逐渐下降,特别是最后,2分钟明显下降,到第,5分钟仍未恢复者,说明机能不良。

闭气试验

是测定人体最大限度的闭气时间,用来检查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测定方法有平静呼吸、深吸气后和深呼气后闭气试验,平静呼吸闭气试验是在被试者平静呼吸过程中,听测试者口令开始闭气并记录闭气时间。深吸气和深呼气后闭气。试验必须是让受试者在深吸气末或深呼气末,从口令起开始计时,记录到不能坚持为止。一般健康男子吸气后闭气时间为35—40秒,呼气后闭气时间男子为20—30秒,女子略低些。

闭气试验后,有极少数人会出现耳鸣、头晕、胸闷等现象,但不要紧张,只要躺一会儿,调整呼吸,短时间内即可消除,这是脑缺氧所致。

保养肺脏呼吸操

摩鼻

1、用两手食指上下按摩鼻冀两侧的迎香穴及鼻梁两侧10——20次。

2、以右手掌心按摩鼻尖的素髎穴,先从右向左,再从左向右,各按摩10——20次。

扩胸

1、从立正姿势开始左脚向左侧跨出半步(与两肩同宽)。两臂向上举起,同时用力吸气。

2、两臂回收至胸前,同时用力呼气,左脚收回原处,仍为立正姿势。

3、先左后右,左右交替双脚重复以上动作,连做4次(据自身体力)。

按腹

1、左脚向左跨出半步(与肩同宽),两臂侧举,掌心向上头略后仰,同时用力吸气。

2、两臂迅速收回按腹(把右手掌心放于左手背上),上身略前屈,同时用力呼气。

3、左脚收回,两手放下仍呈立正姿势。

4、先左后右,左右交替重复以上动作,连做4次。

握拳

1、两手握拳屈臂置于胸前(两拳心向内相对),两臂同时向上后方摆动,连续3次,随着两臂摆动,同时用力吸气。

2、按以上动作,两臂向相反方向(即向下前方)摆动,连摆3次,同时用力呼气。

3、两臂放下,恢复立正姿势。

4、依照上述次序再做3次。

下蹲

1、左脚向左跨出半步(与肩同宽),两臂向前方上举,同时用力吸气。

2、掌心向下,两臂徐徐从前方放下,同时蹲下,下蹲过程中徐徐呼气。

3、徐徐起立,左脚收回仍呈立正姿势。

4、依上述次序再做3遍,先左脚后右脚交替。

简易呼吸操锻炼方法

吹线练习

把一根线或细绳悬吊在身前约50厘米的地方,深呼气把线吹动,使线绳离开身体越远越好。

吹瓶练习

瓶子中盛水,通过塑料管或玻璃管、胶管向瓶内水中吹气,使水面形成连续气泡冒出。吹气控制时间逐渐延长。

吹水练习

盆中或杯中装水,口唇成吹口哨样向水面吹气,控制时间逐渐延长。

压胸呼吸

以手叉在下胸部,拇指朝后,其余四指压住两侧肋骨底部,躯干前倾呼气。

立位

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深吸气时微上仰,深呼气时做深膝蹲,同时双手放于腹前,呼气时稍加力按压腹部,可改善呼吸功能。

坐位

双手抱颈,左右扭转腰背,保持或增强肋骨与椎骨间关节的活动度,从而使呼吸深长,但动作要缓慢平稳,尤其是遇到头晕时,要适当减缓扭转速度。

常笑能宣肺

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其实笑也是一种宣肺运动,它能使胸肌伸展,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大。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可以消除疲劳,驱除抑郁,解除胸闷,恢复体力。

开怀大笑

步行于山峦田间,可尽量放声朗笑,以升发肺气,解除郁闷,使肺吸入足量的自然“清气”,呼出“废气”,加快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心肺气血调和。

轻松微笑

发自肺腑的微笑,可使肺气布散全身,面部和胸部、四肢肌肉群都得到充分放松,由于肺气的下布,使肝气平和,从而保持人的情绪稳定、精神爽朗。

娱乐欢笑

如能经常看些喜剧、听听相声,或欣赏漫画,通过娱乐欢笑可起到强化肺主呼吸的作用,使肺脾之气旺盛,食欲大增。

含蓄闷笑

当你散步在花前月下,或回忆快乐的往事时,会产生一种无声的闷笑,也可使肺气下降与肾气相通,从而防止肺气飘浮无根。

猜你喜欢

深吸气两臂右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常练呼吸保健操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肺腺癌1例
深吸气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颈、腰、膝疾病的自我运动疗法
肺癌患者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并支气管成形术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三维重建在儿童先天性中心气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右肺四叶变异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