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Ⅰ第25题解法赏析

2016-10-24郑伟健

物理之友 2016年8期
关键词: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物块

郑伟健

(广东省新兴县第一中学,广东 新兴 527400)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Ⅰ第25题解法赏析

郑伟健

(广东省新兴县第一中学,广东新兴527400)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Ⅰ卷)第25题是一道动力学综合题,该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可用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图像法等多种方法求解,各种解法各有所长.

高考物理;解法;赏析

2015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题(新课标Ⅰ卷)第25题是一道经典的动力学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速度图像、受力分析、叠加物体的相对运动、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高中物理主干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解法灵活多样,下面提供几种不同的解答方法.

1 题目

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1所示.从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2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

图1 图2

求:(1)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 木板的最小长度;

(3) 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2 分析与解答

方法一: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

(2) 设碰撞后木板的加速度为a3,经过时间Δt,木板和小物块刚好具有共同速度v3.其受力及运动情景如图3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μ2mg+μ1(M+m)g=Ma3,v3=-v1+a3Δt,v3=v1+a2Δt.

图3

方法二:运用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

(1) 木板与墙壁相碰前,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小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M,初速度为v0,由图知木板与墙壁相碰前瞬间速度v1=4m/s.

根据动量定理,对木板有:[μ2mg+μ1(m+M)g]Δt=Mv3-M(-v1).对小物块有:-μ2mgΔt=mv3-mv1.

小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为s=s1+s3.

在第(2)问中,除了上述解法外,利用下面解法更简便.

方法三:巧定参考系,利用相对运动原理

方法四:借助图像

图4

图5

3 小结

以上四种解法各有特点,不能简单定论孰优孰劣.方法一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式子较多,运算量相对较大,但分析细致,学生易入手和理解;方法二利用两大定理,式子相对少一些,但动量定理属选考3-5内容;而就第(2)问而言,方法三利用相对运动进行求解,思维要求相对较高,但此法较为巧妙,计算量小;方法四结合图像求解,画出运动图像后,两物体的运动情景一目了然,运动过程很清晰,计算量也较小.

总之,解决运动学综合问题有三大法宝:一是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二是运用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三是从能量入手.灵活地运用好这三大法宝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而分析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1] 蒋茂康.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卷25题三种解法[J].中学物理,2014,(5).

[2] 魏廷智.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Ⅱ卷)第25题的多种解法的思考[J].中学物理,2014,(11).

[3] 黄尚波.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5题的4种解法展示[J].物理教师,2014,(12).

猜你喜欢

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物块
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探究传送带模型中两者共速后保持相对静止的条件
对一道力学试题的质疑
“三问”动能定理
从错题中理解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
临界速度的得出及应用
动能定理应用精析
分类例析动量定理的应用问题
动量定理在解题中的应用
力与运动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