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庄子思想的几个特点
2016-10-24白光霁
□ 白光霁
略论庄子思想的几个特点
□白光霁
庄子学识渊博,思想深邃,是继老子之后最具代表性的道家思想家,与春秋战国之际其他思想家相比,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述:
第一,庄子思想强调深入体验,这种体验是谨慎和虚静并重的。《史记·太史公自序》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这一评论抓住了道家思想的一个基本特征,老子和庄子都非常强调直面现实、少私寡欲、全神贯注、忘怀物我。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第16章)。老子提倡致虚守静,以此默会万物周流变化的全过程,使万物回归自然本性。老子把这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运用于人生、政治的各个方面。
与此同时,老子又强调慎终如始的行事态度,说:“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也,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第六十四章)。做任何事情都谨慎细致,稳扎稳打,始终如一。不固执、不贪求,敞开胸怀辅助事物自然而然地运行。
庄子继承了老子思想,面对“道”这个无限整体,以深切体验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其中。《庄子·齐物论》阐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首先论述“吾丧我”,就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谨慎虚静,持守本真,忘我地体验与万物一体的境界,正如郭象注所说:“吾丧我,我自忘矣;我自忘矣,天下有何物足识哉!故都忘外内,然后超然俱得。”
庄子认为心灵的斋戒,是融入虚通之道的前提。《庄子·人间世》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心斋”“坐忘”所具有的共同点就是舍去狭隘的偏执之我和形躯之我,与“道”融合,不断体验,汇聚无限整体之中流动不息的生机活力。
第二,对现实世界的开放性认知,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以“道”为师意味着接受一种质朴纯真的生活方式,它首先需要谨慎、虚静和深入的体验,在此基础上对日常生活的世界进行开放的多元的认知和探索。庄子认为在“道”这个无限整体之中,没有僵化的概念,也不能排除不确定性和偶然性,新的情况和问题随时可能出现。人们不应执着于有限的判断、解释或论述,而要注意到其背后的无限整体。这个无限整体,是永远开放而不封闭的,是“已而不知其然”的“道”。
庄子开放性认知的前提是无用之大用,明白“大用”,则精神可悠游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夫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庄子·外物》)
这则辩论说明,不管是言论、思想还是行为,都只是一个立足点,在这个立足点之外,还有无垠的大地,这才是丰富的可能性和创造性的发源地。在“道”的运行过程中,任一事物都是在整体与部分、无限与有限相互联系中展现出来,必须与“无用”的大地建立良性的交流关系。“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庄子·缮性》)。自古以来学道的人,用恬静来养智慧,有智慧而不妄用,又用智慧来养恬静,二者交相养,“自然”本性就会展现出来,这就是至德内充,就是因顺“自然”。
在认知过程中,庄子感兴趣的是事件流变过程中的联系性和多样性。庄子提出,有效的认知是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存在,在多种思维方式之间变换角度。《庄子·齐物论》说:“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 在注意事物多样性的同时与虚通之道保持一致,这就是“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秋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庄子反对儒墨彼此互相攻讦的行为,认为这些学说各有其合理性因素和适用的范围。
第三,在行为方面,庄子强调勤勉和创新。庄子承袭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老子》第四十一章)的思想,坚持一种勤勉、实践、创造的简洁有效的行动路线。“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庄子·应帝王》)。坚持无为,也就是顺随“自然”的行为,在行动中全身全神地投入,仔细倾听“自然”的呼声,不断地练习从而达到纯熟的境地。就像轮扁斫轮一样,“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庄子·天道》)。
庄子提出,学道守道的关键就在于勤勉、实践和创造,每一个人面对的具体情形,其应对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行动之前所掌握的知识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准备而已。最有效的行动方式是,全神贯注地听从“自然”的启示,向相关事件保持开放和交流,如同镜子一样在行动之初对情况做出即时反应。
“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懂得如何行动的人内心清静,排除成见。他的心就像一面明镜,天地万物在此交相辉映,这为形成有效的判断并进而采取行动准备了条件。
《庄子》书中讲述了许多身怀绝技、技艺高超的普通人的故事,庖丁解牛、轮扁斫轮、大马之捶钩者不失豪芒、佝偻者承蜩(捕蝉)、津人操舟若神、吕梁丈夫蹈水、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梓庆削木为鐻、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等等。他们都是能虚心听取“自然”之指引的人,通过简单的行动,回归于无限整体,激起创造的活力。
第四,庄子思想强调对“自然”之美的发掘,庄子称之为“天乐”,这是由“自然”的超越精神所带来的乐趣。
“吾师乎,吾师乎!赍万物而不为戾,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之谓天乐。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庄子·天道》)“天乐”即“自然”之乐,是全身心投入“道”这个无限整体所产生的精神享受。从根本上说,这是自我与世界的和谐共处,是一种健康的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需要个人(自我)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互动。一方面,它需要人们全身心地投入现实生活,解其桎梏,不汲汲于世俗的功名利禄。另一方面,它引导人们转向深层自我,不逃避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切事件,以开放的态度接纳事物、他人以及所有新鲜的经验。“天乐”是一种动态的世界与自我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彼此牵引,共同向“自然”提升。
庄子认为在“道”这个不断运行的无限整体和伟大生命中展现,合于“自然”的事物才是美的,“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美是由事物内部自发形成的,是“自然”过程的体现,不是矫揉造作的,“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庄子·山木》)。“自然”之美就像“道”本身一样淡而无味,又充满意义,“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庄子·刻意》)。成玄英疏曰:“心不滞于一方,迹冥符于五行,是以澹然虚旷而其道无穷,万德之美皆从于己也。”
庄子把大道的独特之处通过诗的语言表达出来,抛弃实用的、功利的眼光,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庄子·大宗师》),引导人们以“道”为老师,和世界建立良性的关系,同时也寻找到心灵的安顿之处。
(作者:陕西省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邮编714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