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右旗采风行
2016-10-24文图张巨鸿
文图/张巨鸿
阿拉善右旗采风行
文图/张巨鸿
从兰州坐高铁西行,经西宁,穿越祁连山脉,入河西走廊,一路景色迷人,碧绿的草原、金黄的油菜花、祁连山顶的皑皑白雪以及迷蒙缭绕的云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过了山丹,不久就到了张掖,从阿拉善右旗前来接站的几位朋友已等在站口: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副主席铁木尔布和、阿拉善右旗文联主席石岩及蒙语编辑图门、司机王师傅,握手、相互介绍,就近吃过午饭,继续出发,出了张掖市,往北前行穿过合黎山脉,直奔阿拉善右旗。
特布希山的磨盘
特布希庙
丹增活佛(左)与作者交谈
石磨盘地柏特布希庙丹增活佛
离开张掖市不久,即穿越合黎山脉,这里正在修一条从北京通往西藏的高速公路,施工的渣车来来往往,尘土飞扬。铁木尔主席生长于阿拉善右旗,对这里的人文历史等情况了如指掌,他说,这个峡谷过去一度是土匪强盗出没的地方,曾经是由内蒙通往张掖诸地的唯一商道。进入阿拉善右旗境内,铁木尔主席特意安排我们进入特布希山,去参观一座庙宇。特布希山气势雄伟,自西北往东南方向绵延而上,山体土石间杂,不时出现一些突兀奇异的山形,极入画。进入山间不久,见路边不远处,一组绑在两支旗杆间的蓝色哈达如飘扬的旗帜,吸引了我们的目光。铁木尔主席告诉我们,这里有一盘磨石,相传为成吉思汗西征时所用之物,牧民视其为圣物而供奉,大家随即下车前往参观拍照,但见一盘巨大厚实的青黑色磨盘镶嵌于土石间,磨盘中间有一方形大孔,周围有大块的石头,下面是一条干涸的沟壑。正在拍照间,忽然大雨瓢泼,赶紧上车,行驶不久,雨随即停了,大家颇感惊异。汽车沿山势盘桓而上,但见一簇簇翠绿欲滴的植物与土黄色的山体形成鲜明的对比,整座山好像穿上了迷彩服,铁主席说,那是一种柏树,牧民以此叶做香料,以供佛陀。这种能做香料的地柏,其他地方甚少见,而在我的老家景泰寿鹿山也有,旧时祖母也常用它来做香料,名之“煨柏”。
翻越一座大山后,特布希庙便映入眼帘。
特布希庙非常庄严神圣,依山而建,由下到上排列齐整,前面八座白塔在蓝天白云间美丽庄严。丹增活佛热情地欢迎我们,他说,今年天气很旱,好久没下雨了,你们今天来就遇见雨了,他以奶茶、奶皮、炸油果、奶糖热情款待我们。丹增活佛说,抗日战争期间的1938年,特布希庙由第六世活佛搬入这里,他是第七世,在他3岁的时候,经正规的佛教程序确认为转世灵童,随即被带到这里。“文革”期间,寺庙被拆毁,活佛还俗,供职于阿拉善右旗政府,给政府官员开车。上世纪80年代,寺庙重建,丹增活佛才又回到特布希庙。活佛带我们一行到各大殿拜佛,我虔诚地在每尊佛像前都点燃了酥油灯,并行了跪拜礼,丹增活佛诵经以祝我们此次出行安全顺利,万事如意。然后,他又带我们参观了经殿,经殿内部装饰华丽,是喇嘛讲经、诵经、辩经的地方,一排排坐垫华美、干净而又整齐,周围除了供奉佛像外,还有本寺历代活佛塑像,以及唐卡、以蒙文介绍的佛像图片和经变故事等,活佛都给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从经堂出来,活佛指着路南正在建筑的寺庙,说那是正在施工的新佛殿,为了节约开支,寺庙自己买了一辆卡车和装载机,使建筑材料的运输成本降了下来。当问及这里的信众主要都来自哪里,活佛告诉我们,主要是阿拉善左旗和右旗,还有额济纳旗,以及甘肃肃南、青海诸地,这里目前常驻10多位喇嘛,每年都举行盛大的法会,非常隆重。特布希庙属密宗格鲁派,即宗喀巴大师创建的黄教。
告别丹增活佛,我们一行往东北方向行进,到达巴旦吉林镇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鸣沙敖包寺庙圣泉安福久大夫
巴丹吉林镇是阿拉善右旗的政府所在地,我们入住的阳光酒店干净而舒适,早餐非常丰盛,有各种荤、素、热、凉菜肴以及糕点、水果和饮料,蒙、汉食品一应俱全,比大城市一些星级酒店还要好。这里的奶茶和酸奶,加上酥油和糖,非常可口,令人难忘。
8点,我们一行从巴丹吉林镇出发,沿国道向东北前行,直达巴丹吉林大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由众多的沙山和沙间湖泊相伴组成,这里已经被列为“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入口处,一组独特的建筑吸引了我们:巨大的蒙古包形状的游客接待中心和金字塔形的沙漠博物馆,在沙漠中显得非常和谐稳重。我们换乘了中心的越野车,驾驶员阿图20来岁,年轻帅气,面部蒙了一条红色的纱巾以抵御沙尘,我们都遵嘱系好了安全带,图门坐在副驾驶位,一路飙出,沙漠冲浪开始了!大家既兴奋好奇又倍感紧张,图门因经常来此,坦然而镇定。汽车像一股旋风一样,沿着沙旋直冲而上,眼前的沙峰连绵起伏,和远处灰蒙蒙的天空连成一片,一望无际,近处的沙线像锋利的刀刃,一道道向远处叠过去,而沙漠的平面上则又如水波浪般层层掠过,沙丘上间杂的梭梭草给沙漠中增加了生命的气息,我们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阿图的驾驶技术非常高超,一会儿沿沙脊左右回环,一会儿直飙过一个沙坎后又俯冲直下,大家一阵阵惊呼!不时感到晕眩。约莫半个小时,眼前忽然映出一片湛蓝和绿色,和周围的淡黄色沙漠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是巴丹湖。巴丹湖是淡水湖,约有2米深,一丛丛碧绿的苇子长在湖的中央,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湖水边栖息有各种水鸟。像这样的湖泊在巴丹吉林沙漠中有140多个,如蓝宝石般镶嵌在大漠中,既有淡水湖,又有咸水湖,尤为奇特的是,有的咸水湖中又有淡水泉眼,喷出的泉水十分甘甜。湖泊的形态各异,从沙峰向下俯视,有的如裸女,有的似蚕豆,有的如架在鼻梁上的眼镜,同行的作家郑玲玲则给一尾沙脊左右如肾脏的两湖命名曰“腰子湖”。我们惊异,这些沙漠湖泊中的水来自哪里?在干旱的沙漠中又怎么不会干涸?为何又不会被这流动的沙丘掩埋?
巴丹吉林庙
从巴丹湖继续向沙漠腹地前进,到一处草甸下停车,一条绳梯从草甸旁的沙峰底直扑而上,铁木尔主席要大家拾级而上,大家一窝蜂地向上爬去,爬到半山腰,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沙子的温度几乎能烤熟鸡蛋了,坐在上面开始往下滑,听见一种低沉而厚重的声音,震得耳膜发麻,似乎远处飞过一架旧式喷气式飞机,这就是鸣沙。
穿越一道道沙峰和一些硕大的湖泊,在周围的沙峰中间,忽然遇见一座黄土山,山上长满了梭梭树,在山脊的最高处,有一座高大的敖包,蓝色的哈达随风飘扬,铁木尔主席带领我们拣了一些周围的石块给敖包添上,他告诉我们,每一个敖包都是由几代人添加起来的。敖包原来是人们在辽阔的草原上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在敖包上插上苏力德,据说是成吉思汗、忽必烈用过的刀枪,镌刻着开疆扩土的辉煌,把哈达系在苏力德上,以表达子孙的敬仰。
离开敖包,继续前行,汽车连续翻越几座高大的沙峰后,通过几次冲锋,上到一个最高的山脊,大家下了车,奋力踏着柔软的沙子,爬上一道沙坎,向下俯视,下面是一道深渊,沙山的陡壁几乎是垂直的,底下是一个湖泊。大家顶着山顶呼啸而来的强劲的漠风,勉强站立,衣服被吹得哗啦啦如旗帜,几乎穿不住,沙粒打得人的脸生疼。赶紧上车,阿图驾车顺着直立的陡壁俯冲直下,如坐上了过山车,身体失重,大家一阵惊呼,车已经到了湖边,这就是苏敏吉林湖。苏敏吉林湖形状酷似一个侧卧的美丽少女,巴丹吉林庙和嘎查都建在这里,沿着湖边前行,停车休息,进入一户牧民家,铁木尔主席和文远已先到达,等候我们多时了。牧民是铁木尔的亲戚,年轻夫妻和老妈妈给我们做了一顿羊肉面片,吃起来感觉像回到了家里。饭后,大家一起到巴丹吉林庙去拜访,庙门紧扣,据说活佛外出了。巴丹吉林庙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被誉为“沙漠故宫”,是巴丹吉林沙漠中最主要的人文景观之一。
从寺庙沿湖边向东行不久,就是嘎查所在地,铁木尔主席带领我们去拜访乡村医生安福久大夫。安福久大夫于2014年被评为“全国十个最美乡村医生”之一,他的诊所和嘎查委员会都在一个院子内,简朴而有秩序,诊所套间内的柜子里摆满了他得到的各种证书和奖状,安大夫年轻时候的黑白照也摆在里面,目光炯炯有神,对未来充满了期望。大家围坐在外面屋子里安大夫的办公桌周围,采访他的行医历遇,他今年62岁了,精神矍铄。安福久是汉族人,祖籍甘肃民勤,从小随父母生活在这片沙漠,因为识字,上世纪70年代,他被村里派到外面学习,回来就扎根在巴丹吉林嘎查当了医生,独自挑起了全嘎查的医疗卫生工作,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这里淳朴的农牧民。
乡村医生是件苦差事,尤其是出诊。当地交通不便,不通公路,但只要病人需要,安福久就背着4公斤重的出诊箱风雨无阻、随叫随到。安福久说:“累是累了点,但一想到病人的事情慢不得,也就坚持下来了。”因为整天在沙漠里跑,一出诊就是十几天,顾不上家,身为独子的安福久,只好把母亲送到镇上的养老院。
随着年龄增长,安福久也觉得身体不如从前,但他仍把守护牧民的健康作为自己的职责,只要身体可以,他就要一直坚持下去。安福久说:“我生长在这片沙漠,这里的条件艰苦,医疗设备简陋,缺乏发展机会,没有人愿意在这里行医。多年来,巴丹吉林沙漠乡村卫生所只有我一名村医。我年纪虽然大了,但我离不开这里的农牧民,他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我要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安大夫的事迹深深感动着大家,钦敬之情油然而生。由于时间的原因,大家告别了安大夫,继续行进。我们祝福安大夫和这里的牧民能像他的名字一样:平安、幸福、久远!
从沙漠出来,太阳将要落山了,沿国道向东北前进,石岩主席已经给我们在雅布赖镇安排了住宿。饭后,参观了雅布赖镇的“大漠人家”和“兴雅社区”,已经很累了,洗漱之后,进入了沉沉梦乡,明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曼德拉山山石
雅布赖山曼德拉岩画魏政鸿夫妇
早上6点,天还灰蒙蒙的,大家准时起床,为了节省时间,乘天气凉爽登曼德拉山,石岩主席和图门昨晚准备了早餐和水,大家上了车,边走边吃。汽车沿着国道向东北方向疾驰,左侧的雅布赖山脉连绵起伏,山石结构屈曲蜿蜒,雄壮而优美,如一堵浑厚的墙壁,将巴丹吉林大沙漠挡在了它的西北侧,使这里的滩涂和戈壁显得格外苍茫、辽远而空旷,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进,车便到了曼德拉山下,放眼望去,只见山上乱石嶙峋,万古漠风将山体上的花岗岩侵蚀得斑驳玲珑、造型奇特,而山脊上隆起的青黑色的玄武岩则质地坚硬,似由人工镶嵌,每一道山脊上都这样,如雄伟的万里长城,而在以花岗岩为主的山坡上,间杂着从山顶上滚落下来的青黑色玄武石,这些花岗岩和玄武岩灰黑相杂,如两军对垒中冲锋呐喊的士兵,气象万千,神圣而悲壮。这里,就是闻名世界的曼德拉原始岩画所在地。
我们沿着沟壑慢慢深入,见右侧山丘上有两处岩画,已用铁栅栏保护了起来,观摩拍照、细细欣赏。行至山脚下,沿栈道拾级而上,约莫一个时辰,我们便登上了山顶,铁木尔主席早已在那里等待着我们,这些岩画都被文物保护部门用铁栅栏围护起来,依山而凿,一步一景,生动质朴,大家感到进入了美术长廊,异常激动。
这些岩画全部刻在坚硬的玄武岩石之上,有4000多幅,由月氏、羌、匈奴、鲜卑、回纥、突厥、吐蕃、党项、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制作,从新石器时代到元、明、清,时间跨度很大。岩画主要内容为狩猎、放牧、战斗、神佛、日月星辰、寺庙建筑、舞蹈、竞技以及游乐等,单体刻画以骆驼、角鹿、盘羊、山羊、黄羊、驴、蛇、猎犬、苍鹰、骑马射手、日、月、部落房屋等为主,还有这里绝迹的鸵鸟、野牛、野马、老虎、猎豹等,动物形象占到了百分之七八十。制作手法多样,有磨刻、凿刻、硬物勾画等,岩画有的古拙、质朴、厚重,有的则灵动而秀美,有的却极尽夸张,绘画元素以点、线、面灵活结合运用。从岩画中可以看到原始先民在绘画技法上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如其用线,有直线、弧线、S形曲线、粗线、细线等;有些岩画在线面结合上也独具匠心,如在山顶的一块岩石上的两只飞鸟,一前一后,大小不等,鸟身被刻成方形面积,而鸟翅和鸟尾则以一簇簇细线刻画而成,这些线的表现灵动自如,对比鲜明,以丰富的绘画语言和较娴熟的雕凿技法,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生活环境、人文历史和审美情趣。
曼德拉山速写
曼德拉山山石速写
从山上下来,我们来到岩画的看护者魏政鸿的家里,魏政鸿已经60多岁了,夫妇俩像岩画的守护神,在这里看护岩画已经好多年了,每有游客来,他们都要跟随,总怕人们损坏岩画,哪怕是一个小角。他们的小孙女正值暑假,来这里陪伴他们。夫妻俩既热情又纯朴,切了西瓜,端了自己做的饼和新摘的杏子招待我们。上山前,魏政鸿安排了自己的孙女陪我们一起到山顶,小姑娘上初二,非常懂事,她把游客遗弃在山间的饮料瓶全部收集起来,带下了山。老魏每月的看护工资并不高,但夫妻俩在这样孤寂的荒野中,坚守看护着这片原始美术宝库,实在令人敬佩。
阿拉坦其其格蒙古族长调培训中心献礼演唱会
蒙古长调阿拉坦其其格沙嘎朝格宝音骆驼研究院
从曼德拉山回到巴丹吉林镇的阳光酒店,稍作休息,下午4点,我们一行便在石岩主席的引领下,去参观著名歌唱家阿拉坦其其格办的长调学校。阿拉坦其其格长调学校设在巴丹吉林镇南约20里的地方,校门向西,门左手的一个小山脊上有一组敖包,蓝色的哈达在风中猎猎飘扬。阿拉坦其其格是阿拉善右旗籍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硕士生导师,擅长内蒙古长调民歌,她的演唱浑厚明亮,气息充沛,行腔委婉自如,深受人民喜爱。很遗憾,那天阿拉坦其其格老师有事外出,我们没能见到她,学校内有20多名正在学习长调的学生,两位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学生都是阿拉坦其其格老师从各地选拔过来免费教育培养的,每人每天只收10多元的生活费,其他经费都是阿老师自己想办法筹集的,为了节省开支,阿老师都亲自上灶为孩子们做饭。两位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学校的食堂、宿舍、教室,并组织了三位学生给我们演唱了长调,她们清纯而高亢的歌声穿透教室,飘向天空,把我们带到了碧绿、广阔无垠的草原,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白,歌声是那么嘹亮、深邃,令人荡气回肠。从歌声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蒙古民族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和博大,歌声也把我们带进悠久的蒙古民族的历史当中。
随后,我们又去拜访阿拉善右旗沙嘎游戏技艺代表人朝格宝音,朝格宝音、额日登格日勒夫妇为阿拉善右旗沙嘎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沙嘎是动物的踝骨,也称距骨或髀石,是蒙古草原牧民常用的娱乐工具。沙嘎游艺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战国时期的匈奴族启动了沙嘎游艺的萌生,北朝时期的鲜卑族推动了沙嘎游艺的初步形成,辽朝时期的契丹族促进了沙嘎游艺的发展,蒙元时期的蒙古族推进了沙嘎游艺的进一步发展。
朝格宝音夫妇对120余种沙嘎游戏玩法进行了精选梳理,分成畜牧生产、生活风俗、民族三技、抛掷手技、棋局对弈、竞智猜谜等,他们经过染色、粘贴、堆砌等方法,用沙嘎做了很多的工艺品,并自费积极在阿拉善右旗的学校、社区推广这种古老而又健康的沙嘎游戏、竞技活动。
告别朝格宝音,我们来到了内蒙古骆驼研究院。阿拉善右旗有大量的骆驼资源,这里曾经举办过1万只骆驼的峰会,场面十分壮观。所以,内蒙古骆驼研究院设在这里,也就不足为奇了。
内蒙古骆驼研究院是一座三层小楼,内设与骆驼相关的各个研究机构,每层楼都按类别布置了骆驼展馆,一楼展馆主要陈列了阿拉善右旗开发的骆驼产品,如驼肉罐头、肉干、驼蹄、驼奶产品以及驼毛纺织品等;二楼展馆则展出了从民间收集到的饲殖、放牧骆驼的各种工具和用物,如鼻棍、驼铃、驼鞍、毡靴等,一应俱全;三楼则以图文形式展示了骆驼的进化史及分类,并详细地介绍了阿拉善地区骆驼的特点,这里同时还展出国内大学研究骆驼专业方面的论文和成果、解剖了的骆驼器官和骨架等,让我们大开眼界。研究院的走廊里也悬挂了全世界不同地区的骆驼图片,这里或许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唯一的骆驼研究权威机构吧。
阿拉善右旗博物馆范荣南先生
又是一个早晨,早餐后从酒店向西步行数十分钟,即到了阿拉善右旗博物馆,文物局局长、曼德拉岩画研究专家范荣南先生也同时到达,介绍、握手、留影后,范荣南便带领我们进入博物馆内部,并安排馆里的一位主任随团解说。
阿拉善右旗博物馆内部设计独特,以蒙古包建筑结构为元素,经过变异,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其顶部以质地良好的松木做成一个圆形,圆形四周则以方木镶嵌,从顶部向四周平面辐射而去,又镶嵌在外围的一个大圆环上,如一盘巨大的木轮,数十个厚重的方形木柱将木轮高高托起,上面都雕了精美的蒙古族吉祥文样。博物馆的展品极尽可能地展示了阿拉善右旗的历史沿革、风物人情和民族服饰、餐饮用具等,二楼则以从曼德拉山搬运来的岩画为主,范荣南先生亲自给我们作了详尽的解说,从他的解说中,我们领略到范荣南先生渊博的学识以及对本专业的独到见解和敬业精神。
范荣南先生出生在一个牧民家庭,为了做一名合格的文物专家,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他先后报考了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和内蒙古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文博方向研究生班,修完了硕士研究生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过努力,范荣南对阿拉善右旗这一草原民族游牧之地的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研究。他工作起来常常忘了吃饭、睡觉,经常让家人埋怨。他虽然没有进过专业学校的门槛,但凭着自己的意志和努力终于在文物界初露头角,成为阿拉善乃至周边地区和自治区文博界众所周知的文博专家。
2000年,范荣南担任阿拉善右旗文物所所长后,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在曼德拉山岩画保护区建立起了保护管理站,拉设了网围栏。保护管理站建立后,由于业务经费严重短缺,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多次从自己有限的工资中垫付业务经费。为了有效地做好岩画保护工作,他经常深入保护管理站,及时了解有关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每年在保护管理站工作时间均在三个月左右,同时常年往返于全旗各个岩画点,行程达几万公里。
回程
短暂而充实的阿拉善右旗之行很快就结束了!这里的一切都令我难忘!
曾经,在清末和民国的一段期间,我的祖父从少年到青年期间都是在阿拉善度过,为了生存,他告别寡母,和兄弟从甘肃景泰五佛随叔父来到这里,给王爷拉骆驼,往返于陕、甘、宁、青一带,将这里的食盐、毛皮等运往内地,又把内地的茶叶、丝绸、糖等驮回来。我不知道,当时灰头土脸的他是怎样在这里度过,但我知道,他把蒙古民族的憨厚、朴实、勤劳、真诚、热心以及文化、习俗都带回故土。迁徙新居后,他学习蒙古人,将从这里辛勤劳动所得的积蓄用来置办牛羊,通过不断壮大畜牧规模,成为当地大户,并广散钱粮。而今,近一个世纪过去了,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我又重新来到了他曾经起身糊口的地方,回味他曾讲给我父亲,进而讲给我们的自身历遇,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熟悉,那么耳熟能详,毕竟,我的身体里还流淌着他老人家的血液!但阿拉善牧民的幸福生活,已经是100年前的他们所不能想象的了!而那不变的则是闪现在丹增活佛、安福久大夫、阿拉坦其其格、朝格宝音、魏政鸿、范荣南、铁木尔布和、石岩、图门、阿图、女诗人白爱琴等见过和没有见过的阿拉善人民身上的勇敢、善良、真诚和勇于牺牲自我,成就别人的永恒精神。
(作者系中国文脉出版社副社长、新疆石河子大学客座教授、兰州画院特聘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