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2016-10-21吴征华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淀粉酶胰腺炎内镜

吴征华

[摘要]的:探析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以便于更好的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患者采取微创内镜疗法,而对照组则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血清淀粉酶转为正常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采用微创内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血清淀粉酶降低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采取微创内镜介入方法,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键词]床观察;胆源性胰腺炎;内镜

胆源性胰腺炎多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呈束带感,多于患者饮酒或饱餐后发生,严重时甚至会波及全腹,且伴有恶心呕吐、黄疸、付账、发热、手足抽搐等症状。目前,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率较高,若未得到有效诊治,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Ⅲ。笔者通过对68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1例,女性27例;年龄在25-47岁,平均(35.2±1.5)岁;住院前发病3-68小时,平均(21.5±0.5)小时。所有患者均满足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伴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且存在血尿淀粉酶、总胆红素或直接胆红素的升高。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胆源性胰腺炎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指定的《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

(1)曾有胆道疾病史;

(2)存在上腹部或左上腹部剧烈疼痛

(3)肝功能受损,主要表现为黄疸、尿淀粉酶血淀粉酶高于正常值3倍以上;

(4)影像学检查证明;

(5)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升高;

(6)按照APACHE评分为,≥8分即可确诊为胰腺炎。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禁食、抗感染、胃肠减压、抗感染和抑制胰酶活性等常规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其中,研究组患者在发病后一周内进行内镜胆道造影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而对照组则继续进行传统疗法。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血清淀粉酶转为正常的时间、并發症发生情况等。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血清淀粉酶下降、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项新技术、新手段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微创内镜介入疗法也被认为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主要手段。研究表明,内镜介入在治疗胰腺疾病中十分重要,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尤其是影像学检查与血清酶检测无显著变化的患者,临床治疗方式并无特殊要求,而在发病后5周内被认为是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最佳时机,能有效防止疾病的复发。需要注意的是,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采取相应的内镜治疗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采取内镜介入治疗,应注重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由专业医生实施操作,能有效保障手术的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若手术操作中发生意外,不能惊慌,应沉着冷静,寻找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病情加重。保守治疗虽然能有控制患者病情的前言,但无法彻底根治,而传统的外科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护理也非常重要。本次研究中,笔者通过对比两种疗法发现,采用微创内镜治疗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血清淀粉酶降低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因此,对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微创内镜介入疗法是非常必要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淀粉酶胰腺炎内镜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分析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国际首创第五代消化内镜(机器人内镜)研制成功
关于急性胰腺炎你了解多少?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临床观察
淀粉酶升高就是胰腺炎吗
维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胰腺炎38例临床分析
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的病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