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
2016-10-21廖红梅
廖红梅
[关 键 词] 技校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1-0178-02
一、案例背景
高食品1201班于2012年9月进校。作为班主任,经过两个月的观察,我发现了班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现象严重;部分同学极少与家人沟通,较少打电话回家;学生没有目标和积极性,整体较散漫;部分学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会相互关心爱护,不易理解和同情别人;同学之间的关系较淡漠,经常有冲突;学生做好人好事或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本班学生的感恩意识需进一步加强。为了更深入了解本班感恩意识现状,笔者及时在班上进行了一次实证问卷调研。通过调研,我发现了以下几点:
1.部分学生对父母的关注不够,缺少孝顺父母的实际行动。如31%的受访对象表示都不记得父母的生日;28%的受访对象表示不了解父母的喜好;51%的学生表示只会偶尔帮父母做家务;还有28%的学生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在与父母沟通方面,仅有10%的学生会主动交流自己的近况和心事;14%的受访对象联系父母就是为了“向父母要钱”。
2.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无视老师、同学和他人的付出,少有实际行动回报他人。
3.社会责任意识有待加强。61%的学生表示不会主动关心国家的建设;50%的受访对象表示关心地球环境,但不会主动参与。这些数据表明,部分人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奉献精神,较少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国家和社会。
二、事情经过
为了提高本班同学的感恩意识,我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感恩教育的活动。
首先,着力创新德育,打造探讨活动体验型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做中学、乐中学、体验中学。主题班会是班级育人的基本方式。因此,我精心设计了几次班会的主题,如为了让学生体会父母的无私付出,我在母亲节前夕安排了“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为了促进班集体的凝聚力,我开展了“感谢友情”的班会;为了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志愿精神的了解,我设计了“给力青春、心手相承——致志愿者精神”的主题班会。在班会形式上,我大胆地运用体验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活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如在“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上,我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父母,并进行小组展示;在“感谢友情”的主题上,我和同事一起精心策划和组织“风雨人生路”,让学生在拓展活动中感受同学和朋友的扶持和帮助;在关于志愿精神的班会上,我设计了外出体验活动,让学生采访志愿者或提供志愿服务,回来分享感受。几次感恩系列的主题班会,孩子们都是活动的主体,他们在探究体验活动经历“感受—感动—感悟”的心路历程,由参与活动到体验活动(情感体验),由体验到感悟(道德认知),加深了对感恩的内化和体验。
每次主题班会开展后的一两周,教育效果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孩子又知行不一。因此,我意識到:要把感恩教育和学生生活相结合,让感恩的意识成为一种习惯。因此,我致力于把感恩教育做成养成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我先后组织开展了多个活动,如以“友善、奉献”为主题,组织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友善少年”的志愿者活动;以“孝”为主题,开展“日行一善,孝在当下”活动,以点点滴滴培养孩子们的孝心;以“诚信”为主题,在班中举办“诚信大讲堂”、开展“我的诚信故事”征文大赛;同时,我也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此外,我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学校的品德实践活动,在校园里协助园丁开展园艺工作,让学生在观察、实践和劳动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及他人的付出。这些渗透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能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感恩的内涵。我通过挖掘各种感恩实践活动的载体,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生活中做起,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做到“知”与“行”相统一,从而形成感恩的习惯。
为了强化教育效果,我引入传统文化育人,把感恩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重视孝道、崇尚感恩的民族。我国历史上曾经有很多关于“知恩图报”“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经典故事;也留下了如《弟子规》《孝经》《三字经》等宣扬孝道和感恩的典籍。为了让学生受到传统感恩文化的熏陶,我要求学生每天在上课前进行10分钟的晨读,诵读《弟子规》或《三字经》里的经典篇章或故事,让他们在琅琅书声中感悟中国的感恩文化。除了晨读,我鼓励学生多看经典好书。我动员班委会用班费买了一批传统文化的书籍,开设了图书角,鼓励同学们借阅这些书籍,并且每个月开展一次读书沙龙,分享读书的心得体会。
除了在校内开展一系列活动,我也意识到了学生在社会中学习的重要性。从学生的学习规律而言,“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不住,做过的就理解了”。为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悟,我积极地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我主动联系了学校附近的海珠区江海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学生搭建提供公益劳动或志愿服务的平台,在实践中学习感恩。在高级食品1201班在校的两年时间里,我带领学生积极参与了社区的志愿者活动,如父亲节“传递正能量微行动”“扬传统文化、享快乐端午”骑行活动、社区亲子共融活动、“让座有礼,让爱传递”友好让座日,等等。通过广泛参加志愿者活动,孩子们在奉献中更深刻地感受到他人的付出,在公益中进一步体验到回馈社会的重要性。
经过近两年的感恩教育,高级食品1201班的同学的感恩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家长们普遍反映与孩子们的沟通多了,孩子们放假回家也开始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同学们之间的守望相助的感情也得到巩固,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孩子们也开始慢慢地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积极践行社会公民的义务。
三、个案分析
班集体的道德意识教育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针对高食品1201班这个集体的情况,我迅速把握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1.班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时,班主任应该高度重视,及时反应,探究学生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因此,我及时做了一次实证调查,了解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并针对性地就调研所得出的原因“学校感恩教育缺位、教育方式陈旧”和“缺少感恩实践的机会”等实行有效的解决措施。
2.开展德育教育要以充分了解学情为前提,“投其所好”。本班的同学均为“90后”,他们张扬、叛逆、创新;喜欢自己动手又具备娱乐精神,他们更喜欢拓展类、参与式的活动。之前的传统的说教式或者“填鸭式”的教学会大大地扼杀学生的兴趣甚至让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因此,我积极创新德育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德育活动的主体、学校德育活动的参与者、社会德育活动的践行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保证了育人的效果。
3.了解品德形成的规律,注重巩固和内化教育的效果。任何一种品德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由外部规范要求到道德内化,进而内生为品德,后外化为行为习惯。就我班情况而言,在开展系列感恩主题班会后,我班的情况虽然较之前有所改善,但学生未内化成品德,导致知行不合一。因此,我加大教育力度,从多角度去丰富感恩教育的形式,固化教育的效果。同时,我遵循学生品德形成的“感知—体验—明理—导行”的内化规律,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点滴中体验、感悟、自省、自律。
四、案例解析
在对高食品1201班实施感恩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1.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需要进行持续性、生活化的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 “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也指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實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因此,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必须是长期的、持续性的,它不可能是运动式的,也不可能短期内达到育人的目标,教师要在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渗透各种感恩的元素。
2.感恩教育需要寻找各种合适的载体,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因此,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结合学校的学生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文化的熏陶,可使育人效果最大化。
3.感恩教育要注重与社会力量的沟通和协作。技校学生不仅是学生,更是社会人,学生无法脱离社会的影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们要充分开发学校和社区的资源,班主任要针对学生发展的特点,积极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领悟感恩,在社会中践行感恩,实现“教学做合一”,巩固和深化学校感恩教育的效果。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都包含了感恩的元素。可见,感恩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班主任要重视感恩教育,积极进行感恩教育实践,创新教育形式,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健全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冰.中职生感恩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2]吴勤.培养感恩:论技校生的感恩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3(6).
[3]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20):4.
[4]李季,梁刚慧,贾高.小活动 大德育[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