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6-10-21戴玉京
戴玉京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越来越普及,汽车维修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技术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汽车维修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在汽车维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所得结果可以作为类似课程的参考。
[关 键 词] 汽车维修;教学;对策;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6)11-0142-01
在一般人看来,他们觉得汽车维修是汽车售后服务人员或者修理厂工人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其实不然。虽然在通常情况下,普通驾驶人不需要亲自动手修理汽车,但是掌握一定的汽车维修知识和技术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者荒无人烟之地。而且,即使是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汽车维修知识和技术,可以很快排除一些常见的小故障,提高汽车的使用效率,也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因此,汽车维修作为这样的一门实用技术,需要大力支持和推广。
一、汽车维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汽车维修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其教学过程应该不同于普通的课程教学,要能够反映自身的特色。但是,受客观因素的制约,现在的汽车维修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汽车维修的认识不足
不仅普通驾驶人对汽车维修的认识不足,即使是专业从事汽车维修的工作人员对汽车维修的认识也不足。随着汽车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汽车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于是人们普遍认为汽车维修的工作将越来越简单,也许简单到只要会看仪表就可以了,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认识。即使汽车的自动化程度再高,也不可能完全无故障或者自动排除故障,汽车维修这项工作是始终需要的,也许形式上会有所改变,但是这并不影响它的存在。而且,也许正是汽车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更需要人们掌握一定的汽车维修知识,在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自己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对汽车的理论知识不够重视
也许很多人认为,汽车维修是一门实用性的技术,只要掌握好维修技术就可以了,至于原理到底是怎样的无关紧要。其实这也是十分错误的。殊不知,凡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弄懂弄通。如果对汽车的原理没有掌握或者根本不懂的话,修理起来也只会是毫无头绪,一顿乱碰,即使是碰巧解决了故障,也对自身的技能没有提高。相反,如果对汽车的原理和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这样在修理的过程中就会有的放矢,比较容易找到故障的所在,而且排除起来也就非常方便了。只有掌握好了汽车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汽车维修工作。
(三)对汽车维修的实际操作缺乏指导和实践
汽车维修虽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许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教师对理论知识讲解得较多,实际动手的机会还远远不够。也有的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怕脏怕累,不愿意动手实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汽车维修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大家掌握维修的技能,并将这些技能用于汽车的修理过程中,因此,实际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为关键的。
二、汽车维修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的对策分析
针对汽车维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一定的对策和措施加以改进和提高,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对汽车维修的正确认识
汽车维修不仅仅是维修工厂和工人的事情,而且也是所有汽车驾驶者都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汽车维修知识对于一个合格的驾驶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掌握了关于汽车维修方面的知识,才能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正确地把握汽车的性能,不做损伤汽车的事情,也有助于良好驾驶习惯的养成。
(二)重视汽车理论知识的更新
汽车的发展日新月异,采用的新技术越来越多,作为教师,要及时跟踪汽车方面的最新知识,实时更新,并将这些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员。有的教师限于现有教材的内容,仅仅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加以讲解,而没有结合最新的技术加以说明,这样做的结果将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因为汽车维修的教材不可能随时更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就要求教师随时收集相关的最新知识,并应用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汽车发展的步伐。
(三)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汽车维修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技术,最终的目的是要能够完成汽车的维修工作,所以,需要大量的实践机会。虽然汽车维修是一门课程,但是由于它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修理车间,这样可以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更主要的是可以让学员多接触汽车,自己动手完成一些简单的修理工作。不断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汽车修理水平,才能真正掌握这门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维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汽车维修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只要我们能够适时调整姿态,努力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就一定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开创汽车维修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张金柱,司传胜.汽车维修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杨智勇,余建辉.汽车维修1080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徐兆坤,张珏成,李聪.汽车发动机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