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016-10-21彭舜华
彭舜华
[摘 要] 要想提高职校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只有尽快转换关注点,从一味强调学生的智力因素转为努力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让非智力因素促使智力因素更好地发展。
[关 键 词] 非智力因素;心理辅导;动机;意志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1-0070-0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一个很大的板块。职业学校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应用型人才。但是,职校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学习缺乏兴趣,意志薄弱,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应有的控制能力,容易被外界一些事情所诱惑等,这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不争的事实。因此,要想提高职校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我们只有尽快转换关注点,从一味强调他们的智力因素转为努力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让非智力因素促使智力因素更好地发展。下面就如何培养职校生非智力因素浅谈一二。
一、要明确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所谓非智力因素,指的是一个人智力因素以外的诸多因素,包括他的一切心理活动,如动机、兴趣、情感……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非智力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作出较好的贡献。美国心理学家曾对千余名儿童进行跟踪研究,三十年后发现,智力与成就不完全相关,智商高的人不一定有成就。在我国,从1981年开始,非智力因素逐渐受到教育理论界和实际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尤其是素质教育提出后,全国各地对学生的德育加大了力度,从一味地强调学生的智力因素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意志、兴趣、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只要学生在智商方面没有什么缺陷,只要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我们相信,职业学校的教育,也可以在一种和风细雨、如沐春风的氛围中进行,我们的职校生也可以像普高生、优等生一样,挺起胸膛,朝着他们的宏伟蓝图大步前进。
二、对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习低下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笔者曾先后任美术、烹饪、导游等专业班主任共七年。每接一个新班,都会对学生进行一些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方面往往显示出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不够、自控能力差等问题。这些现象表明,困扰他们最多的是学习心理问题而非智力。针对这一问题,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势在必行。我们可以借助学校专业心理教师的辅导,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使他们克服焦虑与恐惧情绪……虽然心理辅导在整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进程中只是唤起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觉醒,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三、以不同专业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兴趣以及意志等方面的培养
职校生高考落榜,这一现实使职高生在学习过程中很被动。他们学习动机不明,学习兴趣不足,尤其对文化课没有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能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唯有专业课。因此,以专业课为依托,就其发展方向以及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去鼓励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动力,教师就可以从改进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内容等方面入手,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积极进取的催化剂。
四、借助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施展各自的特长及才能,给学生一个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平台
英国军事教育者认为,在军事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智力因素固然起着决定性作用,但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等也起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他们非常重视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员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职业学校的课程安排,一般不会像普高那样紧张,相应的会宽松一些,下午五点以后都会安排一些课外活动。但往往这些课外活动形同虚设,不是给一个篮球,就是发一副羽毛球拍,让学生自己去玩,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课外活动进行创意设计,安排一些项目,着重对学生进行意志、能力、习惯、意识等方面的训练,让小学、初中忽视了的非智力因素在他们身上很好地发挥出来,并以此带动智力因素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王欧萍.浅谈提升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策略[J].成功(教育), 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