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困境 走出效益

2016-10-21方平潘云飞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学班数学教师分层

方平 潘云飞

[摘 要] 针对目前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层走班制”教学改革实践,阐述了课程设置、分层方法、走班步骤、辅导评价等实践内容,列举了在增强学生自信心、推进数学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

[关 键 词] 分层走班;实施策略;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1-0024-02

《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指出:逐步推进和实行“走班制”“学分制”“弹性学制”等现代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与学生多样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教学方案、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切实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效益。据此我校实行“分层走班制”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差异与个性心理特征,把同一年级的行政班按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组建成若干个教学班来完成某一科目的教学任务,让每一

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都有学习出彩的机会。

一、中职数学教学现状

在单考单招等政策机制的引领下,部分中职学生的数学成绩

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下表是我校2014级856名学生文化知识考试数学成绩统计表:

不及格的学生数(总分120分)占总考生数高达65%,其中23分以下的占4.6%。由此可知,传统授课制教学只有少部分基础尚可的学生(即及格分数以上的学生)可以接受;大部分基础不好或较差的学生难以接受,听不懂、做不来、睡觉、玩手机成为中职数学课堂上的常见现象,课堂教学效果低下是目前中职数学教学的困境。为走出这种困境,我校从实际出发开展“分层走班制”教学。

二、“分层走班制”的实施策略

(一)安排课程表

我们将数学课按难易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将制订好的《选课指导手册》和课程表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课程,每周数学课时数为5节,全校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时间统一为:周一的第3、4两节,周三的第2节,周四的第5、6两节。17位数学教师每人各自承担一个班的教学任务。

(二)编排教学班

我们将2014级856名学生按专业、办学形式(高职预科、“3+2”、函授大专等)分为17个行政班。为了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我校按学生原有数学成绩和学生今后发展愿望分成三个层次,组成17个教学班,具体如下:

(三)教室和座位安排

根据学校教学资源,对原先17个行政班教室调整出17个教学班教室。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到教学班教室后“入室就静、入座就学”,做好上课的一切准备。事先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性格与心理倾向编排好学号、安排好座位,并在课桌右上角贴好学生的姓名,要求学生对号入座,这样有利于教学班的管理。

(四)教学班班集体建设

教学班也是重要的正式群体,班集体建设是该正式群体正

常运行的保障。数学教师是该教学班的班主任,全面负责教学班的管理任务。挑选一位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细致的学生担任班

长,协助班主任管理好出勤、纪律与卫生等工作。我校的教学班一般由来自三个行政班的学生组成,分别从每个行政班挑选一

位脑勤、嘴勤、腿勤的学生担任副班长,既能上情下达、正确转达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又能下情上达、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与诉求,保持信息的对称。

(五)课外辅导

我校数学教师课外辅导的工作量标准是“两晚两中”。学校规定:数学教师周一、周三的中午自修时间到自己所任教的、组成一年级教学班的三个行政班进行巡回、交叉辅导,周四晚自习全校一年级按教学班进行集中辅导,另外一个晚自习时间到自

己任教的二、三年级辅导。这样的辅导既面向了所任教的全部年级的学生,又面向分散在三个行政班的学生。

(六)测试和评价

分层教学必然进行分层测试和评价。A层学生实施目标化管理,注重测试的结果与分析,采用普高式教学与测试模式,参加全省中职学校数学联考、全市单考单招数学教学质量抽测,实施月考制度,强化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的训练,以提高学生解决综合问题或开放性问题的能力。B层学生重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参加全省中职学校数学联考、全市单考单招数学教学质量抽测,实施期中、期末考试制度,强化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的训练,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语言交

流的能力。C层学生则重视过程性评价与进步指数,参加全市中职文化课数学统测及“衢江区职业中专校本网上学习与考试网站”测试(登入qjzz.ixschool.com进入网站,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选择数学科目,就能顺利地开始数学考试),考试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型。同时实行动态管理,打通三层之间、就业班与升学班之间的分层、分类标准,根据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状态与学业成绩定期或不定期调整。

三、“分层走班制”教学的实践成效

(一)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中职生大多数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小丑”、中考的失败者,他们扛惯了“红灯”、备受白眼与冷落,数学一直是让大多数中职生“头疼”、倍感无奈的基础课。让中职生对学校的教育、教师产生好感,激发中职生前进的动力,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分层走班制”教学面向全体,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让学生感受到学校与教师对他们的爱,坚定了接受职业教育的信念。一年级新生98.25%的巩固率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

(二)推进数学课程改革

改革是事物发展的手段,創新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也呼唤着中职数学教学的

改革。分层走班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觉得有趣,这是让学生尤其是B层、C层学生抬头上数学课的出发点。如,在讲授“数列应用”时设计情景:“有旅行团要到龙门峡谷,游玩后用餐。如果第一个旅行团5人,以后每个团比前一个团多2人。问第20个团到来,需要准备多少套餐具?”这种生活中的数学会让学生觉得数学有用、有趣。其次,要让学生得到乐趣,这是让学生抬头学习的关键,如采用实验法讲授“抛物线定义”,在实验中,学生惊奇地发现研究每一条抛物线时都有一条特定的直线和一个特殊点,并且选定一条抛物线时,这条曲线上的点都有一个共性——到定点和定直线的距离相等。针对这一现象,学生热烈地讨论、提出猜想、交流见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师生共同活动,在总结出抛物线定义的同时,用方程的思想进行验证,从而得出了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式。

(三)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数学教师不仅是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者,也是分层走班教学

的受益者。分层走班教学极大地锻炼了数学教师的组织调控与应变能力,将数学教师的目光从只关注学科教学转向关注课程

设置、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及学生的终身发展上,促进了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与专业的发展。刚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的潘云飞老师,目前担任了高职14(7)与教学班14B(5)的数学教学任务,对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前后两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感触

最深:在高职14(7)班上课,采取“以中间带两头”策略,由于刚参加工作,往往顾了这头、忘了那头,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而在教学班14B(5)班上课,学生基础差不多,学情稳定,便可集中全部精力研究这类学生的教学策略。他在最近衢江区教学新锐比赛中荣获了二等奖。

参考文献:

[1]孙闯,郝美君.关于实施“分层走班制”教学要义的探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4(10).

[2]董丽丽,周圣山,解维轩.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证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2).

[3]卢法斌.自主分层走班教学 有效拓宽教改之路[J].基础教育参考,2012(2).

猜你喜欢

教学班数学教师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雅韵·智慧·健康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普通高中教学班与行政班管理的分析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