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人文体育教育的构思及其实践探讨

2016-10-21甘茂尧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文实践高校

甘茂尧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5-000-01

摘 要 高校是培养高等人才之地,因此需要创新教学手段,并且人才除了要有知识储备还需要有良好的人文体育精神,如何在高校教育中践行人文体育教育对高校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高校教育中的传统体育应以人文体育教育为替代。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人文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高校人文体育教育的构思,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人文体育教育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 高校 人文 体育 实践 条件及途径

一、高校人文体育教育的特征

高校人文体育教育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之下,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不但能够充分的体现人文关怀,还能够培養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人文体育教育能够完善学生的人格。人文体育教育面向全体的高校大学生,一个基本的目的就是健身性和休闲娱乐性,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教师会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掌握锻炼身体的技能,也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除此之外,人文体育教育还能够让学生掌握现代的健身方法,让学生充分的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并且形成健全的人格,从高校教育主体和对象来看,高校人文体育教育是以大学生为本的教育。

二、高校人文体育教育的构思

(一)人文体育教育的主体和对象需要重新定位

高校人文体育教育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的体育教育,所以教育的主体应该是高校的学生,所以就需要重新定位教育主体和对象,只有清楚明确的定位了人文体育教学的主体和对象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教育的目标和手段措施也要以高校学生的特点为主,还要充分的结合高校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例如在高校人文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少讲,让学生充分的进行联系,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才能更好的进行人文体育教学。

(二)人文体育教育以健身为主,竞技为辅

高校学生的体育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体格,并不完全是为了体育竞技,所以人文体育教育一定要以强身健体为重点,体育竞技为辅助,体育教育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形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让学生形成一个完美的体魄,要充分的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减缓压力,得到愉快,增强身体素质。所以,高校需要对人文体育教育的内容重新进行构思,全方位考虑体育给学生带来的效果,让学生掌握强身健体的方法。

(三)注重学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校教学的发展,学生面临的教学环境越来越复杂,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不断出现,因此为了缓解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人文体育教育也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因为运动会让人感到快乐和放松,所以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体育锻炼是排除心理障碍的一种有效的形式,能够让高校学生放松心情,所以在对人文体育教育内容制定时必须要考虑到高校学生的心理因素,才能更好的发扬人文体育教育的精神。

(四)创新高校人文体育教育方法

在高校人文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的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合作性教学方法、探究性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够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体育教学的内涵,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各种情感。在合作性教育中,学生进行一些游戏或者体育锻炼时需要互相配合,这样一来学生就学会了团队合作。在探究性教学中,学生需要在教学前自己进行探究,明白一些体育动作的要领,只有在充分的探究之后才能体会到某些动作的真髓,因此学生可以经过自我探究发掘自身的潜力,所以,创新高校人文体育教育方法是高校人文体育教育的构思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高校人文体育的教育实践探讨

(一)制定与落实人文体育教学理论

对于高校来说,进行人文体育教育的重点就是制定与落实人文体育教学理念,只有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因为人文体育教育是教学重点,所以就要从人文入手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的认识人文体育教学的内容,并且形成自我对人文体育的认识,教师通过落实人文体育教学理念的传达来指导学生,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人文体育素质的教育目的。

(二)在人文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力

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以需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内心情感进行教育,加之以体育教育,将心理教育融入到体育活动中,从而有效的塑造学生的个性,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标,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性,让学生充分的实践,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开展公平公正的体育教学活动

在高校人文体育教育中,教师需要充分的开展公平公正的体育竞赛活动,因为体育竞技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教师需要利用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体育教学,教师可以在体育课程中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然后设计一些体育竞技活动的规章制度,并且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从而达到对高校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的教育目的。

(四)创新人文体育教育的组织方法

高校人文体育教育中,需要充分的创新组织方法,不仅需要充分的重视显性课程的教学,还需要加强对隐性课程的重视,因为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更好的加强人文体育教学的效果, 通过人文体育教育隐形课程的教学有效的促进显性课程的教学,以小群体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手段,配合团队教学和层析教学等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人文体育教育需要从实践出现,首先确立高校人文体育理念,以人为本的进行教学,还需要充分合理的安排人文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体育课程体系,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创新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优化体育组织的运行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高校人文体育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辉.论高校人文体育教育[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3).

[2] 薛峰.大学的时代精神与高校体育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4).

[3] 吴建平.我国传统人文体育教育观解析[J].教学与管理.2009(1):103.

[4] 冯海峰.我国高校人文体育及其实践[J].体育与科学.2010(4).

猜你喜欢

人文实践高校
人文绍兴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