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非协作博弈的智能电网供需互动策略研究

2016-10-21杨朝阳秦奋陈向民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年5期
关键词:博弈智能电网模型

杨朝阳 秦奋 陈向民

摘 要 本文提出智能电网供需互动博弈的智能用电策略,采用博弈论理论,实现供电侧与需求侧之间的互动博弈。互动过程中,供电侧通过实时调整电价,缓解电网供电高峰时段供电压力、提高低谷时段电网设备利用率等目标,并最终促进电网运行稳定性與经济性;需求侧根据实时电价,调整用电习惯,从而降低其用电成本。

【关键词】智能电网 博弈 模型

1 供需互动策略优化博弈模型

1.1 需求侧优化博弈

博弈论是专门研究2个或2个以上利益有冲突的个体。博弈问题分为“非协作博弈”和“协作博弈”两类。非协作博弈是指参与者互相独立,各自争取自身最大利益的博弈。本文的情况属于“非协作博弈”,供电侧和需求侧都争取自身最大利益的博弈。本模型假定需求侧用户和供电侧是足够理性的,即用户会依据价格及负荷特性做出满足自身利益的负荷改变,并且假设峰平谷时段划分已知。

1.1.1 用户响应矩阵

用户的响应行为主要体现在用电负荷的变化,用户主动参与响应的诱导因素是价格信号,用户对价格信号反应程度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有用户类型,价格水平以及用户对价格机制的经验等。

用户对峰谷分时电价的单时段响应通过用户的自弹性系数描述:

式(1)、(2)、(3)中,为i时段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前后用户的用电变化量;为i时段用户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前后的电价变化量;为i时段的峰谷分时电价;为i时段未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前的电价;分别为峰、平、谷时段的电价;为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后t时刻的用电负荷;为未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时t 时刻的用电负荷。若,则用户的自弹性系数为零。

1.1.2 用户的响应度模型

2 供需互动优化博弈模型算例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建立的如下用户响应优化模型:

(1)变量:可变功率蓄热/蓄冷装置。

本文以空调机组为例:

(2)目标函数:最大经济效益C;

选择某个月的用户用电负荷曲线,对实施需求响应策略前后的负荷进行对比。得出客户支出电费的差值。分时电价,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尖峰期电价为1.089元/千瓦时,高峰期电价为0.891元/千瓦时,低谷期电价为0.676元/千瓦时。在三个电价下进行博弈,以确定电价的分布时间。

(3)约束条件:

消耗功率;

空调机组的最大功率;

最高负荷;

人体舒适度=室内温度区间。

本模型为有约束的非线性规划,调用MATLAB 中的非线性有约束优化函数求解。如图1所示。

3 小结

本文是关于智能用电策略的研究,供电侧和需求侧之间的关系属于有利益冲突的两个主体。通过分析各自之间的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建立博弈模型,目的是使双方都能达到各自最大的效益。供电侧从调整电价以达到移峰填谷的目的,需求侧根据供电侧电价情况,改变用电模式,以达到自己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引入舒适度的概念以减少用户用电量,节约电费。最后建立供需互动优化博弈模型,给出算例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同智.灵活互动智能用电的技术内涵及发展方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2):ll-17.

[2]王蓓蓓,李扬,高赐威.智能电网框架下的需求侧管理展望与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20):17.22.

[3]史常凯,张波,盛万兴,等.灵活互动智能用电的技术架构探讨[J].电网技术,2013,37(10):2868.2874.

[4]杨尚宝,马忠贵,王洪泊等.电力竞价上网的博弈模型与算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29(4):63-65.

[5]卢强,陈来军,梅生伟等.博弈论在电力系统中典型应用及若干展望[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29):5009-5017.

作者单位

1.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2.杭州凯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猜你喜欢

博弈智能电网模型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研究
审计意见选择行为的博弈分析
专车行业改革必要性探究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智能电网现状与发展分析
FLUKA几何模型到CAD几何模型转换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