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早期起源:浅析从发于多地到归于中原的趋势
2016-10-21张念征
张念征
【摘要】新石器时代以來,生产技术的长足进步以及农业经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很多高度发达的地区文化,产生出文明的因素。最终,只有河南龙山文化突出重围,在豫西地区的嵩山、洛水一带继续发展,继而演变成二里头文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这种情况值得探讨。本文借助于考古学的发掘研究成果,对于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的社会状况、地域发展、文明要素等进行比较分析,说明中华文明是遵循从"发于多地"到"归于中原"的演进规律。
【关键词】文明起源;考古学;中原地区
一、从文明要素看文化到文明的转变
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发现的众多的的考古学文化,为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丰富可信的地下材料,但这些仅仅是文化,是有别于文明的。“文明”一词,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或一个阶段,是与‘野蛮相对的”。而“文化”一词,则“有着不同的含义,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艺术、教育、精神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所达到的总成就”。所以,相较于文明,文化的概念更加具体。因此从文化发展到文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包括文化本身的承袭发展,也包括与周边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地域环境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看在这个文化中,是否存在能够将其判断为“出现文明”的因素,一般来说,就是指的青铜器、城市、宗教礼仪中心和文字这四个方面。关于这个标准,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对于一个文化,只要具备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要素,一般就可以判断其进入了文明阶段,如美洲的玛雅文明,有大规模的城市建筑和祭祀崇拜中心,产生了象形文字,高度发达的天文数学成就,出现了国家萌芽,可是没有使用青铜器的迹象。又比如南美安第斯地区的印加文明,有规模宏大的城市建筑、神庙祭祀建筑,并且还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但是没有创造和使用文字;第二,这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不同的国家、相同国家的不同地区都存在着差异,如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和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都没有使用青铜器,但是大量的带有礼器性质的精美玉器,依然可以判断其处于文明阶段。因此,提出以上四点作为标准,只是“以文字、青铜器、城市、宗教礼仪建筑等作为判断文明起源的标志,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下面以黄河下游地区的山东龙山文化为例进行简单的说明。
二、中原以外其他地区的文明起源状况
(一)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以良渚文化为例。良渚文化首次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以太湖流域为其分布的中心区域。上文曾提到,与中原黄河流域以青铜器的铸造使用不同,良渚文化最突出的文明要素就是大量出土的各类玉器。在良渚文化的早期阶段,一些大型墓葬中就已经出现了用玉斧、玉璧、玉琮等最为礼器进行随葬,有些学者将这种葬制称为“玉敛葬”,只是这一时期玉器的形制比较简单,纹饰一般是原始的兽面纹;中期阶段,玉礼器的数量以及用玉器作为随葬品的墓葬数量都在增多,如寺墩遗址三号墓,共随葬玉璧24件、玉琮32件,数量之大,世所罕见。性质上,新出现了外方内圆的方柱体玉琮,纹饰也有了云雷纹、鸟兽纹等;晚期阶段,在反山遗址12号墓中出土了一件方柱体玉琮,该玉琮重达6.5公斤,上刻有八个纹饰基本相同的“神人兽面”纹饰,这件玉琮的出土,达到了良渚文化玉礼器制作工艺的顶峰。这些玉器所反应出来的长江下游的文明水平,足可以与中原地区的青铜器相媲美。
(二)辽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以红山文化为例。红山文化首先发现于1935年内蒙古赤峰红山后,与良渚文化一样,红山文化中也出土了大量制作精良的玉制礼器,主要包括双龙首玉璜、扁圆形玉环、勾云形玉佩、圆筒形玉箍等,还有作为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的玉猪龙,作为艺术品的玉鸟、玉龟、玉兽等。对于这两个以玉礼器为典型特征的文化,江师林昌先生指出:“青铜器在中原文明起源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在于他们是等级地位、社会财富、酋邦政权、宗教神权以及礼仪制度的物化形式。同样,良渚文化玉器和红山文化玉器在长江下游与燕辽地区文明起源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在于他们也是行政管理、军事统辖、宗教意识的物化形式。良渚文化玉器和红山文化玉器构成了长江下游文明起源、燕辽地区文明起源有别于中原地区文明起源的个性模式”。
三、夏王朝的建立和中原文化的发展
(一)文献中所载的夏王朝的建立。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文字的广泛应用促使文献材料的大量产生,与考古发掘材料一样,文献材料也是探究中华文明起源的情况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关于文献中记载的夏王朝的建立,这里主要是依据司马迁的《史记》。《史记·夏本纪》中的记载如下:“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受政焉,而皋陶卒。……而后举益,任之政,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这段记载的大致意思就是说,帝舜把天子之位禅让给了禹。禹在即位之后,选择了东夷部落的酋长皋陶作为继承人。可是皋陶死的比较早,禹又选择了同样是东夷部落的伯益来弥补皋陶的位置。禹死之后,伯益即位,但是诸侯都去朝见禹的儿子启,于是启就继承了天子之位。但此举引起了有扈氏的反叛,启通过甘之战将其打败,从而真正了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使得“天下咸朝”。这一段材料,表达了启“代益作后”、建立夏王朝整个过程,而夏启建都的地点在阳翟,就是今天的河南登封告成镇东南的禹县。也就是说,夏王朝的建立,使得中原地区开始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以河南龙山文化为中心的中原文化也从众多的地区文化中脱颖而出,占据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主导位置。
(二)河南龙山文化的发展和其它地区文化的衰落。考古学上对于夏文化的探索,开始于1926年由李济先生主持的对山西夏县西阴村进行的考古发掘;1931年,梁思永先生主持发掘了安阳高楼庄后岗遗址,发现了下层为仰韶文化、中间为龙山文化、上层为小屯殷墟文化的叠压关系,“三叠层”的发现,“第一次从地层学上判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解决了中国考古学上的这一关键问题”;在这之后,经过二里头遗址、登封王城岗遗址、禹县瓦店遗址新密新砦遗址等进行的发掘,逐渐的建立起了夏代文化的发展序列,即“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新砦文化——二里头文化”,再联系上“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这一发展序列,整个中原地区从新石器时代过渡到早期青铜时代的文化脉络就十分清晰了。而中原地区之所以能形成这样连续不间断的承接关系,绝非偶然。
结语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间断的连续发展的文明,中华文明发展之长度、广度和深度都是世界文明史中的佼佼者,并且通过文化交流和传播,对世界范围内其他地区的文化都产生了极其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因此,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对于恢复古代文明社会的真实面貌、研究古代历史的演进脉络以及搭建中华文明的发展框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个涉及到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众多科学的、十分深刻的学术问题。本文限于文章篇幅和收集材料有限,并未能将所有的问题和观点一一阐释清楚,对于中华文明起源遵循"从发于多地到归于中原"这一规律的论证也不尽详细。但是依然可以看到,曾经的中华大地上,确实存在过很多高度发展、处于文明起源阶段的文化,中华文明多源并起、相互影响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合情合理的。
参考文献:
[1]赵辉.《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J].《文物》,2000年,第1期.
[2]芮国耀.《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98年,第1期.
[3]杨楠、赵晔.《余杭莫角山清理大型建筑基址》.《中国文物报》,1993年.
[4]江林昌.《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模式与演进轨迹》[J].《学术研究》,2003年,第7期.
[5]俞伟超.《座谈东山嘴遗址》[J].《文物》,198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