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钢琴教育中的审美培养

2016-10-21邱立民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审美意识钢琴教学审美能力

邱立民

【摘要】审美能力是人发现、感受、理解、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钢琴教育中的审美能力的培养较之于技术的培养往往更加重要。正因如此,教育者们在努力地思考着能够更好培养钢琴人才的方式和方法,本文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价值观、正确的审美感知能力和优秀的审美实践能力三方面入手,着力探究钢琴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方法。

【关键词】钢琴,钢琴教学,审美意识,审美能力

音乐是陶冶情操,提升品位的最佳媒介,人们热爱音乐,是因为音乐可以将人的喜怒哀乐于无形中化为最深切的感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艺术的教育被越来越多地提上日程。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一环,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将现实中的美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钢琴教育的开展是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学习钢琴课程的同时提升审美品位,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当前钢琴教育中审美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钢琴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乐器教学课程,需要有系统、科学、全面的课程设置和理论知识体系作为保障。然而,许多院校在进行钢琴教学的时候,没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片面地追求技巧与技能的培养。没有将审美艺术教育提上日程,忽视了欣赏美、感受美、实践美的重要性。同时,许多学校和相关部门还没有高度重视钢琴教育中审美培养的重要性,只是让学生从表面去弹奏钢琴,没有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将钢琴与学生本身融为一体。因此,现在很多院校的钢琴教育教学中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和指导思想,尤其没有将审美培养有机的融入到日常的钢琴教学中去。比如,现在一些学校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学生的钢琴的基本功训练课程上,忽视了审美培养的教学。更有少数学校干脆放弃了学生的审美培养,致使学生对课程提不起兴趣,难以投入热情到钢琴学习中。

(二)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钢琴教育的教学方法还是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过于强调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进行课程的讲解,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没有考虑到教学中的审美培养。在教学上只注重课本上的理论内容,忽视了审美培养的重要性,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欣赏美、发现美、领悟美、评论美的培养。由于课堂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呆板,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审美精神得不到发展。比如,现在很多院校的钢琴教学课程都缺乏对学生审美的培养。就拿云南传统钢琴音乐作品《云南民歌五首》为例,教师在讲授该钢琴演奏实践的时候,要让学生对云南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要让学生明白云南钢琴音乐的节奏旋律,要让学生持续不断地对这一钢琴作品进行练习,完整而全面的表达出规定的内容,与之同时,将自己对钢琴作品的理解融入其中,从而培养自身的钢琴艺术审美能力。

二、 提高钢琴教育中审美培养的一些改进措施

(一)丰富课程设置和资源

由于我们不能将学生打造成艺术流水线上的标准产品,因此需要在钢琴教学中引入规范化、系统化与专业化的教学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审美培养。院校应当配置相关的师资队伍、课本教材以及其他的教学资源。院校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力度狠抓钢琴教学中的审美培养,以提高学生对钢琴教学课程的兴趣。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考核、考查等方式,将钢琴教学中审美培养做得好的学校做为钢琴教学课程教学基地和试点学校,以此来发展和带动其他院校进行钢琴教育中审美培养的开展与发展。同时,院校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极的加以引导。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钢琴音乐知识与技能。在学生自身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培养钢琴审美素养。

(二)设计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教师在授课时,要一改以往陈旧、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能在课上只是简单的钢琴技巧与钢琴技能的教授。比如,教师在对每一种民族钢琴作品进行教学时,首先要对其相应的民族文化进行介绍,让学生在学习钢琴演奏之前,先充分领会到此段乐曲蕴含的文化内涵。例如,教师在讲授藏族民族钢琴乐曲之前,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藏族人民生活的高原牧区的环境与人们日常的生活习惯。让学生体会到藏族人民因为长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所以在音乐节奏上要更为缓慢,且音乐韵律中的负重感比较明显。这样,当学生们对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了解清楚后,自然而然的在钢琴学习中就会将情感投入进去,增加了学生对藏族钢琴作品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中不能仅仅进行钢琴技巧与钢琴技能的讲授,还要通过给学生讲解钢琴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蕴含的民族底蕴,引导学生在钢琴作品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将学生自身的情感融入到作品当中,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协调一致,这样才能使作品真正具有生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结语: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了钢琴音乐教育,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质与才华,培养审美能力,成為发展兴趣爱好的主要方式之一。所以,教师在钢琴教育中,要打破传统规律,勇于创新,积极转换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自身审美能力失误提高。改变墨守陈规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新颖性和新鲜感,注重学生在学习中将情感投入到钢琴作品中,提高自己欣赏美、感受美、实践美的能力。相信随着我国钢琴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钢琴教师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钢琴教育将会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改进,将会培养出符合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钢琴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原.浅析钢琴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J].音乐时空:2011(11):15-17

[2]李建忠,李金军.论钢琴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群文天地:2013(2):33

[3]缪丽华.高校钢琴教学中审美教育浅析[J].文教研究:2011(9):11-13

[4]饶岚.浅析钢琴教育中的审美渗透[J].青年文学家:2012(11):19-21

猜你喜欢

审美意识钢琴教学审美能力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浅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
于坚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识价值体现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