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二语习得现代流派

2016-10-21耿光旭

青年时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二语习得流派理论

耿光旭

摘要: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流派众多,并有多维化发展的趋势。二语习得作为一门学科,其离不开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几个相关学科的发展,每一种理论都从不同侧面向我们展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些特点和规律,本文主要就其观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思考问题。

关键词:二语习得;流派;理论

一、引言

1960年代开始,有人研究人们获得语言能力的机制,尤其是获得外语能力的机制,综合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语言教育学、社会学多种学科,慢慢发展出一门新的学科,叫“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非常复杂,其理论众多,观点各异。Rod Ellis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一书的导论部分,就曾指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向多维化发展,研究的理论来源和研究视角也是各种各样。从发展历史、学术重心以及方法论,并从特征方面、代表性理論、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等下文主要探讨的是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流派的观点及笔者个人的一些问题和见解。

二、中介语流派(Interlanguage approaches)

中介语(interlanguage)理论这一概念最早是由Slinker于1969年在其论文Language Transfer中提出来的。1972年Slinker发表了题为Interlanguage的论文,根据他的说法,“中介语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母语与目的语的中间状态。”

中介语理论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会在无干扰、无偏误的情况下直接从母语到达目的语,整个学习过程伴随着母语规则迁移和目的语规则泛化,从而产生一系列逐渐趋近但始终不同于目的语的中间过渡状态,具有创造性、开放性、灵活性、系统性的特点。

三、功能流派(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韩礼德(MAK Halliday)在伦敦学派语言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和创立了系统功能语法,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理论之一。系统功能语法从社会学角度出发,重视语言功能。

系统功能语法包括两个方面: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系统语法是指将语言看做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又称意义潜势。而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表达意义,被看做从该系统网络中进行各种有意义的选择的过程。系统功能语法建立在两个事实基础上:(1)语言使用者在语言的系统网络中做出选择,并试图在社会交往中实现不同的语义功能。(2)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系统功能语法把实际使用的语言现象作为研究机对象。

功能理论在二语习得中在当今得到很大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语言的使用,语言在社会交往中的意义,而不在单单去研究语言的本身,所以在二语习得中语言的社会性功能在被越多的发现并应用到实际的语言教学中。四、文化适应流派(Acculturation approaches)

文化适应强调第二语言习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及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所决定。距离越近,第二语言越易习得。

这一理论力图解释第二语言学习者不能像第一语言学习者那样完全达到母语使用者的水平。这是因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第二文化有社会及心理距离,因而不能接触更多的语言输入。同时还强调第二语言习得反映了一种正常的语言进化过程,其早期发展模式与皮钦语类似,是内在系统产生的过程。

“内在”与“外在”系统这两个概念清楚有效地解释了第二语言习得在初期与后期发展中的不同。

但是,文化适应理论并没有说明第二语言规则是如何在大脑内部建立的,学习者综合各种语言信息的机制是如何运作的。尽管Anderson的理论将内在因素视为同化与适应,但是却没有讨论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或各自运作的。语言材料与处理机制的关系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关系,任何一种相关理论都须说明学习者如何运用不同的策略理解并表达第二语言。

此外,这一理论没有注意到语言输入与交际环境的相互作用对第二语言习得起作用,也没有说明这种对自然第二语言的概括是否适用于课堂学习的第二语言。尽管心理距离可能影响这种形式的语言习得,但社会距离则很难解释课堂学习第二语言时出现的问题。

五、结语

以上的流派只是现代流派中的代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理论及流派,如普遍语法理论、话语分析理论、监察模式理论、语言认知理论、技能学习模式、社会教育模式、社会心理模式等等。各理论批判继承亦或是联系紧密、不可或缺,对我们研究推动第二语言教学从中能够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猜你喜欢

二语习得流派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下)
海洋玉髓鉴赏收藏的“十大流派”
关于戏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京剧表演新流派的创立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