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寻突破口巧妙学语文
2016-10-21祖金英
祖金英
《語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就要凭借课文,找准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引导学生集中力量批文入情,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更好地理解课文,形成能力,从而事半功倍地完成学习任务。下面我以《新型玻璃》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选准突破口的。
一、以“导语”为突破口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往往得力于一个生动的导语,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导语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应做到“一波才动万波涌”,即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让课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这篇文章主要围绕着一个“新”字,向我们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以及吃音玻璃这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及它们在我们现代生活中的运用。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的浅显,很容易读懂。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以这样的导语引入:孩子们,夜深了,在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闻声赶来,抓住了小偷。你们想知道是谁报的警吗?那就赶紧打开书本读读第1段,并从中寻找答案吧!
在教学中,我故意不从阅读课文入手,而是以故事的形式,通过悬念的制造来导入课文,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解疑的积极性和想要获取新知的欲望。
二、以“直观”为突破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作者介绍各种玻璃时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介绍五种新型玻璃的表达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说话训练。不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是一种理性认识,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小学生而言很难望文生义,如果让他们直接去读课文,归纳每种玻璃的特点和用途,肯定会感到困难,也很乏味,若直接告之,他们不假思索轻易获知,也尝不到真正的乐趣。儿童的心理特点容易接受形象具体的事物,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利用了直观教具,用自制的夹丝网防盗玻璃,接通电源,连接报警器。在向学生进行简单说明后,我请一位学生做实验,并说出实验后的感受。这位学生在实验后形象地说:“我一碰玻璃,报警器就响了,吓得我撒腿就跑,如果我真的是小偷,一定早已被警察逮住了。”一席话,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这种玻璃的用途及特点一目了然。然后让学生阅读、思考,学生很快就把后三种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归纳出来了。同时,课文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而学生这种跳起来摘果子的劳动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以“练笔”为突破口
有人说,阅读是用别人营造的“场”来感染自己,写作是用自己营造的“场”去感染别人。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练笔,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在教学《新型玻璃》这一课时,我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之后,特意设计了“新型玻璃的自述”这一练笔,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新型玻璃自行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种新型玻璃。我说:“同学们,现在,大家就是这五种新型玻璃了。你们要学会包装自己,学会推销自己,要学会把自己的特点、用途写清楚,为自己做个活广告,让人一看就爱上你,非买你不可。”学生们听了兴致极高,纷纷动起笔来。
其中一生写的是吸热玻璃,他是这样介绍自己的:快快快,快来看,快来瞧,你还在为夏天的炎热而苦恼吗,你还在为冬天的寒冷而畏惧吗?有了我,这些烦恼都没了,别问我是谁,我就是刚问世的“吸热玻璃”。我在炎热的夏天,可以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寒冷的冬季,我可以把冷空气挡在外面,使室内保持温暖。有了我,什么空调、电风扇呀都得下岗了。因为我可以在夏天挡住阳光,在冬天挡住冷空气,如果你家有老人、孩子的话,夏天就不会中暑,冬天就不会感冒、得关节炎什么的。怎么样,你心动了吗?还考虑什么?心动不如行动,赶快下手把我带回家吧,买了我你一定不会后悔的。
这样的练笔,抓住了言语表达训练的契机,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张弛有度,随文而不随意,实现了读写的“双赢”。
四、以“创新”为突破口
一堂课的结尾应该说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是课的升华。要让学生有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觉,更要让学生有所联想,有所创新。因此,针对某一问题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观察、思考和想象,从而提出更多独到的见解,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新型玻璃》一课中,进入课堂尾声时,我是这样总结的:“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神奇的玻璃!它们有的能防盗,有的会变色,有的会吸热,有的还会吃音,它们可真神通广大呀!我想,如果科学家们能够发明出更多、更神奇的新型玻璃那该有多好呀!孩子们,如果你们也是科学家,你们还会想发明哪些神奇功能的新型玻璃呢?问题一抛出,学生们都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想要发明“录像玻璃”,这样人在家时就好像进入了一个露天播放厅,可以随意点播自己想要看的电视节目。而且如果没人在家中时,如果有小偷进来,也可以把小偷的所作所为录下来;有的孩子说自己想要发明一种“音乐玻璃”,只要主人做作业疲劳时,它就会自动放出轻柔的音乐,舒缓我们的神经,解除我们的疲劳。有的还说要发明“定型玻璃”,还要在玻璃上装两个按钮,一个按钮用来定型,另一个按钮用来解除定型的。解除定型后这个玻璃还可以想怎么折就怎么折等等。孩子们的想像是多么的丰富啊!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而且还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
“大树长得再高,也要在树干上生枝长叶;风筝飞得再远,也被一根细线牢牢牵住”,凭借课文例子,找准了文本的切入点,才能把握住课堂教学这棵树的主干、牵住了这只风筝的线,紧凑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得以实现,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学中理解并运用语文知识,进而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以至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福建省顺昌县洋口石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