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社区—家庭”教育的视角看待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

2016-10-21吴倩郑聪杰

青春岁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城市融入流动儿童社区教育

吴倩 郑聪杰

【摘要】“家庭式”外出务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变得越来越普遍,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经济的绝对吸纳和社会融入的相对排斥,使得流动人口不断处于尴尬的两难境地。特别是还未具有完全行为能力人的流动儿童,在跟随父母的同时,却无可避免存在家庭弱势、经济状态、社区容纳程度的影响,在本论文中将探讨“社区-家庭”主题教育视角下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社区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网络社会的到来,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社会结构开始产生微妙的变化,城市越来越难以离开务工群体,与此同时,流动人口尤其是流动儿童作为新一代城市“边缘人”的城市融入问题在当今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中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流动儿童及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概念的界定

根据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公安部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的界定,所谓“流动儿童”是指6至14岁(或7至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少年儿童。即流动儿童概念是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予以限定的。

而流动儿童城市融入则是指流动儿童从心理层面和外在行为上去适应城市社会生活的过程,具体内容包括自我评价、生活态度、社会交往、行为习惯以及对居住地的认同程度和融入状况。简单地说,流动儿童城市融入就是指流动儿童对城市生活的适应度和满意感。

而国内最早涉及流动人口教育问题的相关报道,是1995年刊登在《中国教育报》上的题为《流动的孩子在哪里上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探讨》的文章,但是直到1998年,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研究才正式展开,但这些研究的侧重点大部分集中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容。而本文将以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相互融合的角度为突破口,来探讨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

二、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及理论分析

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的研究与分析,主要采用生态系统理论及心理弹性理论,具体内容如下:

1、生态系统理论。美国心理学家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生活在复杂变化的环境中,其心理是在个体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而生态环境是由若干个相互嵌套在一起的系统组成,由内到外包括:微系统、中间系统、宏观系统和外观系统。微系统囊括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个层面。如果在家庭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学校里感到被边缘化,而在社区环境内缺乏安全感将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中间系统是指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家庭和社区的关系以及家庭、学校、社区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种交互过程。而当下比较尖锐的是流动儿童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矛盾。至于宏观系统则包括种族、社会阶层或地区、时代或者生活风格等。而外观系统,主要是指父母的工作环境,这与流动儿童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为流动儿童的父母常常因为工作繁忙,同时也因为身处异地没有亲戚的帮扶,因而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任由其在社区内“游荡”,所以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经常表现出其社区的特征。

2、心理弹性理论。心理弹性的研究源于压力/逆境经历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心理弹性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它们对个体心理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对社区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74.29%选择了认为城市人有天生优越心理,对自己存在普遍戒備、排斥或者歧视心理,68.57%对城市生活缺乏基本信任,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及其隐含的城乡文化差异和社会地位,不仅使流动儿童遭遇了强大的社会排斥,而且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我身份的认同危机,并面临社会文化适应的重重压力。

因为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问题,因而集中在危险性因素的讨论上。对流动儿童而言,家庭经济条件与教育质量是主要的压力因素:

(1)家庭经济条件。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工作岗位层次普遍偏低,从而导致家庭收入处于社会中下层。因为感受到社会的残酷性同时不愿子女重蹈覆辙,使得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状况普遍相求很高。但与此同时他们在教育上投入的资源又十分有限,与城市儿童根本不在同一起跑线,在与他们长期的竞争中,会产生自卑、孤僻的心理特质。

(2)教育质量。因为城市主流群体的排斥行为与自身家庭的经济状况导致流动儿童获得的教育资源的质量普遍不高。同时因为社区教育的缺失,不能对他们原本层次就不高的教育活动起到补充的作用,甚至因为社会环境的恶劣,会将他们引向负向的发展。而家庭教育通常因父母的文化程度和精力有限的原因,缺失的更为严重。这很容易导致流动儿童“内心敏感、品行偏差”的性格特点。

三、从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融合角度提供解决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的对策

日本筑波大学教授山本恒夫提出“家社融合”的概念,认为“家社融合”是为了达到含学校教育在内的教育一体化的目标,通过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或者社区的终身学习活动,形成一种崭新的教育、学习活动的形式。而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也是解决当下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因而提出以下的建议:

1、调整管理制度,发挥社区职能

针对流动儿童,所在地社区可以开展相关的社会活动,积极、主动地发挥社区服务的职能,起到对家庭教育的补充。如南通市“守望邻里 助力公益”活动,其设计目标就是为流动儿童搭建起学习、交流、娱乐、成长的社会平台;崇川区的“流动儿童社区融入项目”,其主旨也是帮助流动儿童较快地融入城市社区生活,促进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加强宣传,活跃社区氛围

利用社区已有的硬件设施,借助所在地社区特有的社区文化,展开有特色的宣传活动,从而使宣传形式多种多样,宣传内容丰富多样。并且可以创办一些“品牌活动”,利用社区成员的闲暇时间共同开展,让儿童和家长“走出家庭、融入社区”,使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能够相互融合。

3、鼓励社会公益组织的参与

从社会支持的角度,解决流动儿童城市融合问题,社会公益组织的参与是不可缺失的,它们能在家庭和社区之间形成一条纽带,成为联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中介体,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同时在提供帮扶的过程中,还要坚持平等、尊重和支持性互动等原则,要充分认识到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特殊的处境,避免标签化产生的负面效益。

综上所述,提高社区服务性职能,“家-社”联动,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增加对流动儿童的关爱,抚慰流动儿童的情感依靠,帮助流动儿童建立一个积极性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塑造一个温馨愉快的家庭生活氛围,加快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佘 凌. 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4).

[2] 邱 婷, 谭 文. 心理弹性的文献综述[J]. 社会心理科学, 2012,27(4).

【作者简介】

吴倩(1994—),女,浙江义乌人,南通大学政治学院2013级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城市融入流动儿童社区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户籍障碍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对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影响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