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史记》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2016-10-21葛骥文

青春岁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史家史学著作

葛骥文

【摘要】《史记》作为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给中国史学带来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人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历史发展的波澜壮阔,并在人物的细致刻画中,表现了鲜明的人物特点。《史记》不仅作为史学材料被人们研究,还作为文学著作让人们品鉴,无论是从记录的时间来说,还是创作的艺术表现力来看,都是任何史学著作无法比拟的。文章对《史记》著作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后世的总结中对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史记》;特点;地位;中国史学

《史记》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留下来的一部宝贵的财富,既是记录历史的研究材料,又是具有文学色彩了伟大著作。《史记》在中国史學史上的重要价值不仅仅局限在庞大的写实记录上,还在于其恢弘的文学写作手法,在后世的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上留下了借鉴的基础。《史记》以尊重历史的演变为核心,对古代的朝野、战乱和格局做出了准确的描述,在时间和空间的历史跨越中,给后世之人留下了更多的治世思考。

一、《史记》的特点

作为一部伟著,《史记》来之如此不易,那么,它的何特点我们可作如下的归纳:

1、空前规模的巨制

《史记》的字数是52.65万字。这是从远古到司马迁时代,字数最多的一部著作。《春秋》,一万八千字左右;《左传》,十八九万字。司马迁在书中所提到的书籍,如《战国策》《国语》《楚汉春秋》、诸子、骚赋等,没有一本在分量字数方面能够与《史记》相提并论的。所以,它是空前规模的大著作。此外,它在体裁的严密、记述内容的丰富等方面,也是此前史书所无法相比的。

2、大一统时代的产物,具有恢弘的学术气象

《史记》是社会大一统局面下的产物。西汉经过了几十年的相对稳定,至武帝已达到空前强盛的时期。这样的社会环境,对撰写历史巨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为史学家写作历史提供了资料的便利。汉初曾废除私书之律,汉武帝时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作为太史令的司马迁,有条件阅“金匮石室之书”。也是说,生活在大一统时代的司马迁,掌握了此前各时代无可比拟的丰富的历史资料。二是为史学家思考历史问题、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司马迁所写的时间跨度、空间跨度、社会各阶层的人物数量,都是过去的史书无法比的。此外,先秦在史学上取得的成就,为大一统时代的司马迁在史学上进行更大规模的创造奠定了基础。

3、“成一家之言”之作

司马迁特别重视从总结客观历史进程和研究社会现实情况出发,做到“成一家之言”。史学成家,自司马迁始。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指》中,评论了阴阳、儒、墨、名、法、道各家之学的短长,表现了很强的批判意识和史家的自觉意识。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完整地将它引述,反映了他接续其父的思想方法,以成史家之一言。《太史公自序》篇末云:“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家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在《报任安书》中,他又说:“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由此可见,司马迁著书的最大目的,乃在于发表司马氏的“一家之言”。

4、“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之作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对司马迁和《史记》有这样的评价:“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史记》被称赞为一部实录之作。历史著作,得到这样的评价,可谓是最高褒奖。

5、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是鲁迅先生称赞《史记》的话,言简意赅地点明了《史记》的文史交融之特点。我们这里引用它,意在说明《史记》在史学和文学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做到了二者的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

《史记》在这方面的成就,不限于写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还在于写战争、写历史场面,都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淮阴侯列传》写韩信破赵之战,《李将军列传》写西汉名将李广对匈奴的作战,《项羽本纪》写“鸿门宴”的场景,《刘敬叔孙通列传》写叔孙通制定朝仪前后朝廷上场面的变化以及刘邦的心理活动等,都给人以历史审美的享受。司马迁根据他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选取可信的重要事件,加以详略不同、彼此互见的剪裁和安排,并使之故事化。

二、《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1、是我国的第一步纪传体通史

我国的历史资料的记载都是通过纪传体的形式记录的,这主要是受到了《史记》文学著作的影响。《史记》作为中国的第一步纪传体通史,从最初的黄帝一直记录袋汉武帝时期,其记录的时间跨越不仅长,对于同期和后期的史学记录形式奠定了基础。《史记》不仅作为正史存在,也是我国的唯一一部通史,是我国其他历史文学著作的基础。

2、它奠定了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首先,史学经世的写作初衷。司马迁在著作《史记》的初衷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还是要通过对前朝历史事件的描述,警醒后人们在治世中不要重蹈覆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就是其所要写作的初衷,《史记》中“述往事,思来着”也作出了此种阐述。并且在历代朝代的治理中,《史记》都根据其真实的历史概况,对当朝的治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对历代历史事件的褒贬,推动了我国古代社会的一次又一次的变革。

其次,它发扬光大了人本主义史学传统。孔子在《春秋》中就显示出对人事的重视。司马迁继承了这一传统。《史记》的任务之一是“究天人之际”。在天人关系、历史事变中,司马迁重视人事、强调人谋,而淡化神意。对诡异的天道观,他是怀疑的。

最后,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撰写信史,对历史高度负责的史家情怀为后世史家树立了楷模。以后,赞美直书、鞭笞曲笔成为中国史家进行史学批评的一条基本标准。

3、它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难以超越的高峰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座难以超越的高峰。这样说,似乎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学术著作的高下不能简单地用进化的观点来衡量,历史著作有它的时代性和唯一性。《史记》就像古老的希腊艺术和史诗一样,尽管它还带有粗糙和草创的特质,但是它的古朴之美却是后世史著所无法复制的。它作为“一种规范和高不可攀的范本”,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据的地位是其他史著所不能取代的,不仅如此,这种地位还具有其永恒性。

三、结语

《史记》既是中国历史上了伟大著作,又是一部民族史的杰作,利用古朴的记录方式,将以往的历史事件通过文字的形式塑造出来,古朴的写作手法不仅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实情,还透出了古代文学的美好特质,这种庞大的文学与历史的再现是我国任何史学著作无法相比的。其在我国的史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需要后世之人不断的研究《史记》内容,将古代史学与现代历史做出完美的融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治世之道。

【参考文献】

[1] 周文玖. 《史记》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J]. 中国德育, 2014(03).

[2] 何曼东. 司马迁《史记》文学思想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 2012(06).

猜你喜欢

史家史学著作
劳动最光荣 史家胡同小学绘画作品展
身边雷锋
重建“史家”眼光下的作家作品艺术分析维度
新、旧史学的更替
秒变戏精
评杜维运《中国史学与世界史学》
试论儒家和道家著作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全能”爸爸
画家的数学著作
史学漫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