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儿童情感的培养
2016-10-21张桂明
【摘要】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比较注重语法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因素强调的比较少。近年来,情感因素逐渐受到重视。在教学中教师注意情感的投入,注意了解各层次学生的心里需求,尊重、信任、爱护学生,在英语教育中创设学习环境,让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学习,“乐学”、好学。本文介绍了目前影响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情感因素,并就如何引入积极的情感因素来优化英语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情感培养
一、情感因素的界定
在语言教学中,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而在教学过程中,有多种因素会对学生的情感产生影响。这些情感因素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包括人格因素和动机因素;第二类是教学环境中的情感因素,包括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投入、教学风格和课堂交流等。教学过程受到各种各样的情感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这些因素,最大限度地优化这些因素。
二、目前影响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情感因素
1、态度
态度指学习者的认识、情绪、情感、行为在语言学习中的倾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大致态度有:一是得过且过型(不想学,应付过去);二是意志薄弱型(想学,但耐性有限);三是功耗型(想学,也用功学,但费时费力)。研究表明,对英语学习抱着积极态度的人,参加课堂活动活跃,投入程度高,英语学习进步更快;反之,则进步较慢。
2、动机
动机指学生为了满足某种学习愿望所做出的努力。从心理学上讲,动机是一种内在的动力,一种情感作用,一种促使人们采取行动的欲望。动机可分为四种:指向自我学习动机、指向他人学习动机、指向团体学习动机、指向社会学习动机。良好的动机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处于对英语学习的好奇,对英语学习的动机相当的强烈,这就是自我学习的动机。一旦坚持下来,学生就会把英语学好。
3、焦虑
焦虑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我们可以把焦虑分成三种:一是交流焦虑,即在使用英语交流中因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产生的焦虑;二是消极的社会评价,即因怕丢面子而表现出来的焦虑;三是考试焦虑,即英语学习者在考试时所表现出来的焦虑。
4、自尊與自信
自尊源自于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它实际上是个人的自信程度。自尊心的强弱取决于个体过去的体验、周围的人对他们的评价以及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要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就必须承认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而且应该保护他们的权利和情感。有些小学生对自己相当自信,那么他学习英语的情感就会直线攀升。一旦对自己不自信,那么对英语的学习知识老师强加的任务而已。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5、意志
意志是自觉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的而产生的心理过程。从外语学习者的整个过程来看,影响学习的个人意志力,主要表现为自觉性、自制力和持久性。小学生在刚接触英语的时候虽然会好奇,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惧怕的心理,毕竟是学习一门其他国家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或许是因为课程难,或许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原因,就不会像刚开始时的那样坚持了。一旦意志动摇了就会削弱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就影响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6、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上课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之间的关系来决定的。”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彼此信赖与激励,不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提高,也能使教师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使自己品格升华。小学生对老师是相当崇拜的,有时甚至还对老师有点惧怕之心。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不能摆架子,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真正的做到是学生的良师益友。由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就会加强,就会主动进行学习,不懂不会的还会主动和老师进行交流,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儿童情感因素培养的策略
1、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微笑,亲切和蔼,对全班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在课间,尽量创造条件,与学生进行接触,如与学生谈心,与学生游戏。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不是指责批评。这样不管在课堂内外,还是学习生活中,都让学生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他们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就会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的学科,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为行为,实现老师的期望。因此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积极情感的土壤。
2、设计游戏,激发兴趣,感受情感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性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实践也证明游戏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能将知识溶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学英语,学生就会乐学、快学、多学。如教师在教学食物类单词时,请一学生画出egg、milk、bread等的简笔画,其他学生用英语猜,如猜对了就请他来做小老师教其他同学读。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3、创设情景,以情导行,增强情感
在英语教学时,教师应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展现、音乐渲染、多媒体课件等途径,创设出生动逼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在教学动物时,带学生们装扮各种小动物开一个party,让学生们身临其境,一会就把单词记住了。一个场景的创设,把单词教学与会话教学融合在一起,教单词是为了会话,会话是为了巩固单词,这样两者融会贯通,相辅相成。水到渠成,学生当然学得轻松愉快,从想说到会说到乐说,增强了对英语的积极情感。
4、学生合作,展现自我,体验成功
每个班学生的英语水平,总是有高有低,参差不齐。老师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要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体验,特别是后进生。根据小学英语教材每一课都有适合学生会话表演材料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运用逼真的动作,夸张的表情,充满真情实感的示范表演,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说,学着做,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表演欲望。让学生一起说一起练一起演,促进学生自我完善所学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创造性。这样他们在讨论中交流情感,在互帮互助中增进友谊,在表演中培养协作精神,快乐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总之,情感因素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努力做到让积极情感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盛开。教师要将自己的爱融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的纽带和驱动作用,让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积极的情感,让我们的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和自信与日俱增!
【参考文献】
[1] 章兼中. 外语教学心理学[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8: 19.
[2] 徐国平.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100例——课堂游戏5分钟[M ].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132.
[3] 范 谊, 芮渝萍. 面向21世纪外语教学论: 进山与出路[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98: 69.
【作者简介】
张桂明(1987—),女,汉族,云南施甸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曲靖师范学院科学技术处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