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交通公示语英译研究
2016-10-21曹晓玲付秀红
曹晓玲 付秀红
【摘要】本文以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为视角,在对丹东市交通公示语英译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交通公示语不规范现象产生的原因,探索交通公示语汉英翻译规范化的路径,从而为改善城市语言环境,提高城市文明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交际翻译理论;交通公示语;英译;丹东
交通公示语是指在交通公共场合,以公示形式向公众广而告之的语言形式。它是国际友人了解城市文明、熟悉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交通公示语的翻译尤为重要。丹东作为国际化的港口城市,业已成为辽宁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进行商务投资、旅游观光和考察学习,然而迄今为止,丹东在城市语言环境方面尚未尽人意,城市公交运营仍处于单语环境,这与建设国际化港口城市的目标大相径庭。
一、丹东交通公示语英译现状
交通公示语作为城市信息导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为公众提供交通信息,指示其交通行为。然而,丹东市在交通公示语英译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谬误和不规范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漏译现象
漏译现象主要是指由于译文缺少了必要的信息,造成源语读者和目标读者得到的反应不一致而导致交际失败的现象。漏译现象,一方面表现在某些交通公示语的英译缺失,如客运站的“紧急出口”、火车站的“售票处”、机场的“入口”以及公交站名等交通公示语英译缺失问题,这种缺失势必会给外国人的交通出行带来不便;另一方面,漏译现象还表现在公示语英译的不完整性。例如:“小心碰头”被译成“Look Out”,其译文只是提醒人们“小心”,并没有提醒人们“小心碰头”。
2、误译现象
误译现象多发于源语言的使用习惯与目标语言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现象。例如:“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其译文是“Dont schlep things that are flammability or dynamist”。“Schlep”是美国俚语,不符合公示用语规范性的要求;“出口”,其译文是“export”,而“export”指的是贸易方面的出口(货物),这种译文难免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3、中式英语现象
中式英语现象是指在使用英语时,因受到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具有中国特征英语的现象。例如:“小草青青,足下留情”被译为“The little grass is green,please watch your step.”则为典型的中式英语现象。
4、译文累赘现象
译文累赘现象是指译文不够简洁,使人感到多余麻烦的现象。例如:“出入平安”被译为“Go to work happily,and come back safely”。但是,在人来人往的马路边,人们很难注意到这样一段冗长的译文。
5、译名不统一现象
交通公示语中有一部分是指示性的路标或站牌,其译名经常出现不统一的混乱现象。例如:关于道路公示语有三种译文同时表示“街”,分别为“某某Road、某某Da Dao、某某Lu”。这种译名不统一现象,既违背了地名的惟一性原则,也无法起到正确指示的作用。
二、交通公示语英译不规范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对丹东市交通公示语英译现状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不规范的公示语翻译随处可见。这不仅影响了公示语信息的准确传递,也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监管体系不够健全
由于对公示语翻译的重视程度不足,公示语标牌的生产流程没有从源头、生成过程和制成品三个方面由专业人士进行监管并建立一个开放完整的翻译应用管理体系。
2、译者语言能力有限
有些公示语的翻译,只是随便找个译者、翻译公司或者通过软件进行翻译,结果造成语言表达欠妥,译文缺乏严肃性。
3、忽略了英汉文化差异
有些译者忽略了汉语和英语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忽略了英语国家人民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一味将汉语思维模式和审美需求强加于译文之上,按照汉语字面意思和语法结构对号入座,难免牵强附会,谬之千里。
4、译者认知不足
有些译者未充分认识到不规范翻译所产生的后果,对交通公示语的功能和意义缺乏足够重视,加之一些译者中国式思维根深蒂固却自以为是,从而影响了公示语翻译的质量。
三、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交通公示语英译策略
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rk),将文本划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及号召型文本三种类型。交通公示语属于具有感召功能的号召型文本,宜采用交际翻译策略。交际翻译策略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译文应尽力在译文读者身上产生与原文读者所能获得的大致相同的效果。根据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在英译交通公示语时宜采用如下翻译方法:
1、直译法
直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按照原文逐字逐句进行翻译,既保留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道路标志等信息型交通公示语的翻译宜采用此法。例如:六纬路——LIU WEI Rd;春三路——CHUNSAN Rd;青龙街——QINGLONG St;东尧街——DONGYAO St等。
2、意译法
意译,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因为汉英两种语言和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拥有同样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更谈不上产生同样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意译。例如:生命可贵,越栏杆危险。根据意译法可译为:“Danger!No climbing over the railings”,既简洁明了,又传达了必要的交际信息。
3、归化翻译法
归化翻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文化,为目的读者提供一种与之文化相吻合的译文。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强调以目的读者为中心,翻译的内容和语言必须以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为准则。例如:“小心碰頭”常被译为“Take Care Your Head”,实际上英语的习惯表达为“Watch Your Head”;办公场所的“非请勿进”;也常被译为“Dont Enter Unless Asking”,但英语的习惯表达却是“Stuff Only”。在交通公示语汉英翻译中,译者必须注意中西文化差异,照顾目的读者的习惯,方能实现公示语文本从原语到目的语的成功转换。
四、结语
交通公示语是一座城市对外宣传的名片,更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标志。交通公示语翻译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国际形象。随着丹东对外交往的日益广泛,丹东业已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交通公示语英译的规范化,对充分发挥公示语在国际化背景下的宣传指示作用,进一步推动城市国际化的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
基金项目:2015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11779022
【参考文献】
[1]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14-15.
[2] Newmark, Peter. Communicative and Semantic Tranlation: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New York: Pergamon Press,1981.
[3] 贺学耘. 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5).
[4] 牛新生. 公示语文本类型与翻译探析[J]. 外语教学, 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