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斯季默电影配乐音色的发展
2016-10-21吕霄骁
吕霄骁
【摘要】汉斯季默及他的Remote Control工作室所创造的电影配乐风格是现在好莱坞电影配乐领域一个举足轻重的流派。本文通过对汉斯季默不同时期电影音乐中音色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按照时间的线索梳理了汉斯季默配乐理念的发展,旨在为中国的电影音乐创作者提供一些配乐思维上的参考。
【关键词】汉斯季默;电影配乐;音色
一、汉斯季默风格介绍
汉斯季默(Hans Zimmer),1957年生于德国。1988年,他受邀为巴里·莱文森的《雨人》配乐,《雨人》是汉斯·季默的第一部好莱坞电影配乐,这部影片开启了他在好莱坞的配乐之路。之后,汉斯季默移居美国,为好莱坞创作了大量配乐。2004年,汉斯季默创立了Remote Control工作室,吸引了大批青年作曲家,这些作曲家现在也多能独当一面,汉斯季默手下风格各异的作曲家也在好莱坞配乐界形成了一个大的风格流派,成为好莱坞配乐的一股重要力量。
汉斯季默的配乐区别于以约翰·威廉姆斯为代表的擅长于传统管弦乐作曲技法的电影音乐作曲家。他擅长对于新音色的挖掘,利用新的技术来拓展音乐创作的思路。他在电影音乐创作的中也展现出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二、汉斯季默创作音乐的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合成器音色的使用
1988年,为《雨人》配乐成了汉斯季默进入好莱坞的敲门砖,这部影片也为他赢得了第一个奥斯卡的提名。在《雨人》中,汉斯季默使用合成器来创作配乐,这在当时流行大量使用大型管弦乐队的好莱坞配乐界实属罕见,这部影片也奠定了汉斯季默早期配乐的风格,影片中的音乐也被后人大量的模仿,这使得在70年代重归交响乐为主流的好莱坞电影音乐再次进入了多样化的配乐风格。
《雨人》中汉斯季默创作了一个非常贴合雷蒙德的“雨人”主题。片中的雷蒙德是个自闭症患者,他的世界非常不同于常人,因而汉斯季默没有选用传统乐器,他把合成木管音色、打击乐和一种澳大利亚的土著乐器迪吉里杜管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声音,这种声音听起来不像传统乐器有一定的地域或者文化指向,它听起来像是来自遥远星球的声音,这正好贴合了“雨人”雷蒙斯的内心世界。不同于之后几个阶段汉斯季默的配乐,《雨人》的配乐有着非常完整的旋律主题。
在之后几年汉斯季默配乐的影片当中,这种大量使用合成器以及混合音色的风格继续延续了下去。在《末路狂花》中,配乐使用了电声乐器和合成器的结合,这使得配乐充满了西部风格。在《为黛西小姐开车》中,季默用合成器作为铺底音色,配合上采样的鼓、钢琴和黑管等音色,虽然在现在听起来在演奏表情上并不是非常完美,但是在当时这种合成的音乐一方面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另一方面也为音乐创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汤姆克鲁斯主演的赛车影片《雷霆壮志》中,汉斯季默继续利用大量的模仿真实乐器的合成音色来进行创作。我们在季默后期的同题材影片《极速风流》中可以听到,音乐风格与这时的对比非常明显。
这个阶段的汉斯季默的音乐大量的采用合成和采样的音色,少量搭配真实乐器,并且旋律线条较为清晰明快。
2、第二阶段:管弦乐技法的增强,与电声乐器,电子乐器的进一步融合
在之后的一个阶段中,没有受过系统音乐训练的季默开始在配乐中尝试更多的使用管弦乐以及电声音乐等各种音乐形式。
1995年的影片《红潮风暴》是汉斯季默的首部动作片配乐,这种在电脑音乐新技术下声学乐器和合成音色的组合搭配开启了之后几十年季默配樂的新篇章。在之后与迈克尔贝合作的影片《石破天惊》中,季默继续延续了这种风格。《石破天惊》中耳熟能详的主题音乐采用了强律动的打击乐器,固定音型的中声部,以及鲜明的旋律线条相结合的方式。这首配乐表面上是由管弦乐队主导的,实际上,他的创作利用了摇滚乐的创作手段:一个强有力的节奏声部,中声部的riff(在这里实际上是合成器和弦乐的固定音型),旋律声部充满力量感的歌唱(在这里则是主奏的铜管)。除了在创作手段上的更新,这部影片中的音乐材料也被应用到之后季默其他的作品中。在2000年的影片《角斗士》中,汉斯季默则使用了大量的纯管弦音乐的写作手法,这标志着季默的音乐风格的成熟,他不再局限在之前第一阶段的合成器音色,季默的音色和音乐语言更加丰富了。值得一提的是,在《角斗士》中,季默首次使用了三拍子律动写作了战斗场面的音乐,这种律动和《石破天惊》中的音乐材料相结合形成了之后的《加勒比海盗》的著名主题。在和吴宇森合作的《碟中谍2》中,季默使用了大量的电声乐器创作了摇滚风格的配乐,同时结合了地域性的西班牙吉他、合唱等元素,融合进了管弦乐队,形成了丰满的的听觉感受。这部影片也标志着汉斯季默配乐风格的成熟。之后,汉斯季默还在这个阶段创作了《珍珠港》《加勒比海盗》等影片配乐,都展示了他日趋完善的管弦乐写作技巧。
这个阶段中,季默没有止步于他原来获得一定成绩的合成器风格,而是潜心学习,深入掌握了传统管弦乐、电声乐、民族音乐等新的音乐语汇,同时他也延续了自己的特长,利用电脑音乐使得他的创作有了更多的可行性。
3、第三阶段:新的音响技术以及极简写作手法
在近年汉斯季默的创作中,“极简”的音乐风格和对新的音响技术的探究占据了他创作的主导。汉斯季默在2004年创立了自己的Remote Control工作室,这之后他也表现出了更加个人化,紧跟科技发展的创作理念。
在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中,汉斯季默和詹姆斯·纽顿·霍华德合作,为蝙蝠侠创作了一个极简的二音主题,在《黑暗骑士》一部当中,季默为大反派小丑创作了一个弦乐的“音色”主题,在乐队编制上,除了往常的大编制铜管组,季默还使用了超常规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数量,把大量的大提琴放在不同的声道来渲染黑暗的气氛。相比于之前一个阶段他对不同乐器类型的探索,季默开始探索用新的“音响化”的手段来创作配乐。在同是赛车题材的《极速风流》中,季默不再使用《壮志凌云》中那种旋律性的主题,而是采用了一个简单的三音主题,在长旋律线条下进行一些缓慢的“视觉化”的变化。同时在这部影片中,季默也很好的利用了管弦乐和电声音乐的结合,这也算得上是在季默史诗感的配乐中的一个短暂回归。在《钢铁之躯》中,季默紧跟声音发展技术,为充分利用新的11.1声道技术,季默在配乐中请了11位鼓手在不同声道同时演奏,使得音乐显得更加饱满有感染力。在《钢铁之躯》中,音乐虽然有着新的包装手段,但音乐本质又回归了七八十年代的前卫摇滚风格,延续了“极简”的理念。在2015年的大热影片《星际穿越》中,季默的配乐再次大量使用了同《细细的红线》一样的极具宗教色彩的管风琴,同时为了配合影片声音夸张的效果,对于录制的管弦乐也进行了一些声音上的特殊调制。
在这个阶段中,汉斯季默抛弃了一些自己不擅长的旋律性的内容,而是更多的利用极简的音乐元素,更多的尝试在音响上的可能性。他的Remote Control工作室吸引的大量人才也使得季默的配乐更加的多元化,他对音频技术的探索也使他不断的革新自己配乐的声音,让他成为现在好莱坞配乐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一个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