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名人 大胆质疑
2016-10-21汪琪��
汪琪��
摘 要:通过质疑法教学《荷叶母亲》,让学生敢想、敢疑、敢问、敢解,不迷信权威,真正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挑战;质疑;《荷叶母亲》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其核心是怀疑精神。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就缺乏这种对所谓权威的挑战,因而失去怀疑精神,失去了辨伪去妄的过程,也就失去了真知。
实际上,质疑的本身并非一定要推翻书本或者生活中的已有结论,而是一种论证、获取真知的有效途径。
初一教材中有一篇经典名篇《荷叶母亲》,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冰心先生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作者发现雨中的荷叶倾侧以保护莲花,于是产生联想,想起母亲,想起舐犊之情,并借此景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和很多老师一样,初步设计的教学步骤大概分这么几步走:指导朗读,品味语言,感悟亲情,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但是,当我研究教材时,发现了教材编排时出现的一个问题:“读一读写一写”栏目中的“沐浴”被印成了“沭浴”,印刷上的错误触动了我的怀疑情结。
在认真研读这篇文章后,我坚定了自己的看法:这虽然是由名人冰心所写,却并不是一篇优质文章!在我看来,教材选入的这篇文章有以下缺陷:
一、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运用较为生硬,单纯地把红莲与孩子、荷叶与母亲联系在一起,极不自然,形同嫁接。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所见的红莲多是亭亭玉立于荷叶之上,只有极少数在荷叶下,因此一定要把荷叶庇护莲花比作母亲呵护孩子,实属牵强,且脱离实际生活;
二、此文体裁为散文诗,但大多是记述性的语言,并未营造出诗的意境,因而更像是一篇散文;
三、语言文字上的不考究:如“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一句中的“菡萏”二字,课文中解释作“荷花”,那么此词用在这里准确吗?再如“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蓮上面”,我们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学习使用准确的量词,“一个大荷叶”的说法是否欠妥呢?
于是,我改变了已经设定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挑战大师,寻找缺陷——从语言表述、情感表达、语法角度、写作手法几个方面去找寻文章中的不足之处或者费解之处。
孩子们非常活跃,一听说要给名作家冰心“挑刺“,他们就激情高涨了,一遍遍仔细地阅读,一番番认真地思考,一阵阵热烈地讨论。这样以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疑问,交流阶段精彩纷呈,以下是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
1.“花瑞”是否该写作“花蕊”?
2.“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这句中的“飘”为何不用“漂”?
3.“菡萏”用词是否准确?
4.从“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句中可看出红莲立于荷叶之上,“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一句是否失实?
5.“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是否有些突兀?为什么不对“烦闷”先作铺垫?
6.为什么要写“白莲”凋谢?与文章主题有关吗?
……
不要小看初一学生,他们的思维相当活跃,思考的火花在课堂上一次次燃了起来。
字词方面,他们有了全新的体会。一起探讨了“花瑞”“攲斜”“遮蔽”“荫蔽”等词语的含义,区分了“飘”与“漂”的用法,思考了作者用“飘”字的原因,把“一个荷叶”改作“一片荷叶”;在写作方法上,他们把教师上课之前所思考的一些东西也提出来了,我们一起探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如何使用才自然,如何描写或者铺垫使文意更加流畅,语言更加优美,如何营造诗的意境……这些精彩的教学片断,正是质疑与挑战所产生的效果,是普通的平铺直叙式的课堂设计远远不能企及的。
一堂课下来,我和学生们都意犹未尽。课后反思,我觉得这样的课堂以后可以更多一些,因为此法起到了“一箭数雕”之功效:一、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了“眼到、心到”;二、把对生字词的理解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保留了文本阅读的完整性;三、生活与文本互相印证,水到渠成;四、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引导,激励了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心,让学生敢想、敢疑、敢问、敢解,不迷信权威,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能力。
清之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古人称学习为学问,不无道理,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我想,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寻找一切机会,以质疑来打破师问生答的单调教学模式,变教师灌输为学生发现、变死板的文字为鲜活的生活,那么,即使是课堂中的“瞎疑”,也不失为一种去芜存菁的绝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