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命感动生命

2016-10-21李培龙刘玲玲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习主体教育理念潜力

李培龙 刘玲玲

【摘 要】《让生命感动生命》一文是以《生命 生命》一课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为例,充分体现新课程倡导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倡独立阅读、自由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课后的反思深刻透彻,课后的评析引经据典,极为精彩。

【关键词】教育理念;学习主体;真实感受;潜力;开发

《生命 生命》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文章,文章语言简朴,内涵深刻,描写与理性有机结合,作者从对自然界生命的感悟,引发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是一篇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价值的好文章。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特别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的目标要求。下面笔者以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为例。

学:(自学)静听心跳。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大家抓住重点词语,结合亲身经历领悟到了生命是( )还是( )。让我们带着这种理解,运用以上的方法,自学第四自然段。(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理解“震撼”。

师:带着你的感受,闭上眼睛听心跳声。(课件播放着心跳的声音)

(全场静悄悄的,连听课教师都凝神静听。)

师: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思考了片刻)

生:我的感受是生命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想活下去,才能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能做出有意义的事情。

生:生命属于我们自己,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它成就一番事业,而不是白白地糟蹋它。

评析:课件此时此处的使用恰到好处:学生在理解了“震撼”后再听课件播放的心跳声,刹那间被那沉稳而有规律的声音所震撼,再说感受,理解的高度必将上升。

生:老师我并没有什么感受。(此生叫周小港)

师:……

全场:(全场无声。老师沉默了,也就是几秒钟,请他继续说下去)

生(周小港):因为心跳对于我们这些健康的人来说熟悉得从未留意过它,而杏林子身患重病,生命垂危,这心跳就是她生命的象征,所以她被心跳声震撼了,而我却没什么感受。

师:对!是这样。那你就伸手摸摸,想着生命垂危的杏林子,就是因为这沉稳而有规律的声音,我们才能坐在这里,才能感受到那只属于自己的旺盛的生命力!这是生命的最强音!齐读课文。

评析: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深入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在备课环节中充分预设再一次面对像周小港这样的学生应该怎么办?

师:此时,杏林子病得很重,她听到自己的心跳,如果你是杏林子你会说什么?

生:交流。

师:糟蹋什么意思?(浪费的意思)作者糟蹋自己的生命了吗?

生:没有。

师:其实,对她来说,她是最有理由糟蹋自己生命的人。你来说说为什么?

生:她12岁就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关节坏死。(教师补充图片:杏林子的双手)

评析:在学生理解的难点处,教师及時补充资料,让学生受到视觉上的震撼,加深理解。

师:那我们一起看看她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补充材料。(出示FLASH课件,在感人的背景音乐下,对杏林子进行全面的介绍,重点介绍她的作品。指名读,齐读)

师:生命是什么呢?(手中挣扎的飞蛾、砖缝中的瓜苗、有规律的心跳。)生命还是什么呢?可以说一说写一写。(思考片刻后交流)

生1:生命是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勇气。

生2:生命是失败时仍旧保持的乐观。

生3: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一种永恒的信念,

人人都有一个信念,

争取它,那才是生命的意义。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你的坚强意志,

命运虽然捉弄过你,

但是,你可以在迷途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全场掌声骤然响起)

(此生正是刚才的周小港,他竟然即兴做了一首诗,并深情地大声吟诵)

评析:此时,教室里所有的人,尤其是上课教师激动、诧异、惭愧、自豪……可谓百感交集。这就是学生,这就是现代的学生……后来,周小港对那首诗进行了修改。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一种永恒的信念,

人人都有一个信念,

争取它,那才是生命的意义。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你的坚强意志,

命运虽然捉弄过你,

但是,你可以在迷途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一滴雨露,

哪怕只有那么一点,

也要滋润大地。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一颗美丽的流星,

哪怕只有一瞬间,

也要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知识,

多吸取一点,

生命就更光彩。

啊!生命啊!

如同一篇乐章,

而这篇乐章,

是由你我来写的。

可以写得热情奔放,

也可以写得凄凉悲惨,

一切都由你我决定,

但是,我要写得让世人传唱,

那你呢?

评析:教育的象征,是溪边沃土里的种子。一粒种子包括一棵树的全形。一个婴孩包含一个人格的潜力,只待渐渐开展、长成。

——裴斯塔洛齐

这段话点出了教育的重责:每个孩子的潜力无穷,只待有人将其开发;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亮点,只待有人使其发光发热。

师:不同的人对生命有不同的感悟,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着自己的精彩。虽然生命短暂,(齐读)最后一段。

师:好,现在再让我们再来读课题。指名读。

生:生命!生命!

师:我听出你给题目加上了标点,什么标点?还可以加上什么标点?

生:生命?生命!

师:生命!生命……齐读读出感悟。

师:由生命你联想到什么?

师: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你会对生命的内涵理解得更加深刻。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设计的这个话题:由生命你联想到什么?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教学成为学生心灵放飞、创造性地展示自己的过程。教师应努力使每节课都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生命活动过程。

反思:我感觉这节课设计上有不少亮点。如:课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围绕课题,开课质疑,引发思考;结束时给课题加标点,表达个性的感悟,使本课结构完整。

但与此同时,这节课上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如:很多环节处理得太快,太薄,让学生说得不够,读得不够。由于引导学生对词句的品读不够深入到位,就急于朗读,所以影响学生进入我努力营造的情感氛围。在片段中,周小港的问题处理显然底气不足,火候不到。

点评:

这节课的课堂思路清晰,教师用足了教材,用好了教材。

首先在師生自然的交流谈话中,从介绍作者杏林子导入新课,为学生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其次让学生从初读课文中感受生命,“生命是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生命是墙角砖缝中昂然挺立的小瓜苗;生命是小飞蛾险境中的挣扎”。学生概括的特别好,然后又联系生活实际,往外拓展,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效果很好,尤其是对课堂生成性的问题的处理恰到好处。

第三是在朗读发现的基础上让学生积累语言,上完一节课,学生积累很多名言、故事,日积月累,学生的文学积淀就会厚实起来。

第四是在品读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对小学生来说,生命的话题有点深奥,老师没有拽住生命往深处讲,而是让学生结合实际谈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这样处理很到位,也很巧妙,所以引发一位学生的诗兴,当堂作诗。

当前的教育要求改革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思想与理念,要求的不仅是外表形式上的变化,更是思想深处质的飞跃。我们要想推动语文教学的迅速前进,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打开束缚思想的绳索,引导学生在新的学习方式的体验下,与课文中的作者共同感受交流,在洋溢着知音的情深意切之中,共同吹响内心自然的箫声!

猜你喜欢

学习主体教育理念潜力
潜力榜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教学研究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以学生为本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学习潜力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