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几点领悟
2016-10-21王炜
王炜
摘 要:在新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被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旨在进一步提高各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改善学校英语教学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英语能力与素质。因此,各地区高中英语教师必须深入贯彻教育改革理念,要敢于创新、勤于实践,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素养,并以此为前提开展科学有效的英语教学活动。基于多种角度,提出了几点关于新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领悟,旨在为其他从事英语教育的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改革背景;高中英语教学;教学实践
目前,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必须基于实践,不断改善自身在英语教学中的方法手段,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夯实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同时还要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个性和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形成属于自身的特点。
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趣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改善自己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设计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还可以将一些带有趣味性的知识内容融入课堂活动中,提高课堂活动的吸引力,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教师一味地重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忽视了课堂重点内容的教学,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精力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英语的学习质量也会因此而降低。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激发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他们对强制学习的抵触心理。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会逐渐形成,学习积极性也会不断提高,使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也会逐渐提高。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想要学好英语,需要足够的兴趣与更多的交流,在英语教学方面要想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以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将需要教授的知识,以不同方式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二、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
高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非常高,而教师单方面的教学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对学生开展真实的语言表达训练,配合教师的训练方法,才能有效推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另外,在英语教学的实际开展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这里所提到的实际运用不仅仅是指在试卷中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还指学生在英语实际语言表达训练中的知识运用,从而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规范性,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英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且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际开展语言表达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表达教学的两方面特性,其一是语言表达的自然性,在开展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时,教师应尽可能消除关于训练的限制因素,使语言表达训练情境更为自然,从而提升训练效果;其二则是语言表达的实用性,教师应多向学生传输一些实用的英语知识内容,从而促进英语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手段
在以往的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对英语教材上的教学资源非常依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匮乏的教学资源限制。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开始应用到英语教学课堂当中,其中多媒体技术就是一个代表。多媒体技术作为一项21世纪才兴起的技术工具,具有高效准确、视听合一、方便存取的特点,对新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可以为高中英语课堂的导入环节提供极大方便,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之前能够得到缓冲,从而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完全理解,更有效地提升高中英語课堂教学的效率。另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供工具,帮助教师将准备好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一步步展示给学生,从而使教学知识内容更为生动、直观,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基于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教学新理念,各地区高中英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针对高中英语的教学现状展开教学研究。笔者正是根据这一理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手段,对未来高中英语教学发展方向做出展望,从而推动高中英语教学的健康、持续发展。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改善学校英语教学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英语能力及素质。
参考文献:
[1]邵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12).
[2]邹为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评估研究的理论和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3(6).
[3]洪秀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