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6-10-21王兆杰

中文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学体育有效性教学

王兆杰

摘 要: 我国教育体制正在逐渐完善,伴随着新课改新要求的深入人心,各省市中学也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贯彻落实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体育这门科目在传统的中学教育体系中并不是重点,一些中学甚至将其视为“浪费学习时间”的无用科目,而实际上,中学体育对中学生有着极大地帮助,它符合当今社会的教育趋势,因此,本文将就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学体育 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199-01

前言

中学是义务教育的中期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的身体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中学时期繁重的课业让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产生了严重的负担,学生时常会感觉到疲倦,因此,在面对体育课这门并非主要考试科目的课程时就会显得无精打采,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就随之下降。新课改要求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中就包括身体素质,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无法保证健康,中学体育教师应针对当前状况,找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以素质教育观念为核心

教学观念是教师教学的核心,所有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都要依托教学观念来设计,要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长久以来,我国的中学教育普遍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所接受的课堂教育,所学习的科目知识都是为了保证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升入重点高中,进入重点高校,而新课改的施行改变了教育体系的传统思想,转由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体育作为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的课程,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1]。

为适应当今社会教育形势的发展变革,深化新课改的新要求,中学体育教师应当转变和更新教学观念,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设计一套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策略,摒弃传统“技术性”的体育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中真正放松身心,锻炼体质,释放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压力,以阳光积极的心态与健康的身体素质迎接即将到来的全新考验。

二、以学习兴趣为驱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体育教学来说也是如此,体育课虽然相对其他课程来说比较自由,但其内容却让学生难以接受,传统的体育教学一般是先要求学生绕操场慢跑,之后进行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学生在主科课堂中已经耗费了大量体力与精力,体育课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只是放松身心的课程,并不需要像对待主科科目一样认真,这归根及底,就是由于学生对体育课不够重视,兴趣程度不够高的缘故[2]。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必须明确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将学生兴趣放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首位,让学生能够依据兴趣的驱使,产生学习体育相关内容的积极性,强化教师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针对这一点,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学生自身的爱好,使体育课堂真正成为寓教于乐的课堂。例如,教师设计篮球运动中运球的教学时,可以在课前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将以比赛的方式检验,学生将会产生很大兴趣,跃跃欲试,首先调动起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再进一步讲解,运球比赛的评判标准不仅是动作的流畅程度,还有动作的规范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运球的技巧,提高学生对篮球运球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3]。

三、以情境创设为途径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一般以技术性的教学为主,机械性的向学生灌输一些体育运动的相关知识,以考试的方式检验学生对这些运动技巧的掌握程度,学生即使想要认真学习,也很难从公式化的教学中真正掌握技巧。针对这一点,教师需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创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感同身受,以听、看、说、学、用的一般步骤学习体育运动的内容与技巧,从根本上提升综合素质。例如,教师选择一堂课讲解垒球的一般技巧,对于学生来说垒球不过是投掷的简单动作,并不存在技巧可言,教师可以在室内或体育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垒球比赛的片段,并跟随比赛内容和运动员动作即时性讲解垒球的基本技巧,用示范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垒球技巧,再向学生提问:这些动作是通过什么形式,什么方式配合的?怎样才能使垒球更远?学生纷纷积极发言,教师再让学生模仿比赛视频的动作投掷纸飞机、纸团等简单物品,掌握垒球的技巧,当学生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逐渐提升时,教师再拿出真正的垒球,引导学生结合练习时的技巧投掷,真正做到规范化的体育教学,寓情于景,寓教于乐。

四、以多种方法为配合

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学生对变化的事物会有更多的关注,但对固定而反复的事物拥有更强的记忆性,教师应当抓住变化中的固定性,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固定的技巧贯穿于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始终,从而保证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的提升。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每个体育运动技巧的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中体会相同的运动技巧,真正学习到体育运动的相关知识。例如,教师讲解排球的相关技巧时,可以分步骤进行具体教学,在课堂开始之前的热身准备活动阶段,教师可以放弃以往体育课堂中慢跑、热身操等陈旧形式,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如老鹰捉小鸡、回字框等游戏,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之后再向学生讲解排球的击打手势,要求学生组成小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纠正手势错误,接下来讲解发球姿势,仍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球比赛,只要姿势正确,发过排球网即算做成功,评选出发球成功过网数量最多的一组表扬鼓励,分发奖励,奖励可以是矿泉水、饮料、冰淇淋等。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较为杂乱,实际上只要围绕教学主旨,始终坚持内容的固定性,就能够把握多种方法的使用技巧,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体地位才会真正提高,从而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结论

中学体育课程已经逐渐成为中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学习素质均衡,才是当前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目标。因此,中学体育教师首先需要明确体育这门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设计全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能够从体育课堂中获得体育知识,提高身体素质,从而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友斌.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探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4,14(13):134-135.

[2]孫福从.新课程下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探析[J]. 教育观察(中下旬刊). 2014,02(02):125-126.

[3]范运祥,夏漫辉,马卫平.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及其诊断与矫正[J]. 体育学刊. 2013,11(03):143-144.

猜你喜欢

中学体育有效性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