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推广与普及

2016-10-21黎发仙

中文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总分馆制推广普及

黎发仙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深入与发展,使得图书馆的信息价值所有降低。社会各界对于图书馆的存在已经产生的质疑。面对该种状况,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无法继续,需要寻找一种合适的方式将其加以替代。而目前,我国不少公共图书馆结合自身的状况,使用总分馆建设作为引导,从而出现了一大批具有自我特色的总分馆制管理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此可以确定总分馆制是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基本方向。本文针对总分馆制的基本特征加以阐述,就其适用性加以推广,结合相关的模式对总分馆制如何实施加以分析,提出了相对的措施,希望可以提高我国图书馆的使用价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总分馆制 推广 普及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058-01

图书馆总分馆制度起源于西方,以美国的使用与建设最佳,目前已经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然而,我国总分馆制度的起步相对较晚,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开始实行,并通过长期的实践,取得一定成果。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所使用的图书馆管理模式都不同于该项模式,所以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对其认识程度较低,故而使得其推广受到严重的限制。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总分馆制度的普及受到阻碍,对于我国图书馆的长期发展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需要对该项管理制度加以分析,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以推广与普及。

一、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内涵

公共图书馆总分制是一种公共图书馆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其发源于欧美国家,盛行于欧美国家。历史证明,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所谓公共图书馆总分制是指在一个合适的地域单元内,由一个或者多个建设主体建成一个“公共图书馆群”,从而形成图书馆服务体系,提供普遍且均等的服务。也就是说,在该种体系之内,在一定区域内的图书馆都是由其总馆来进行主导与协调,从而建立其共享机制,在文献上来说,实施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服务政策、统一服务标准,在此处借书可以在彼处还书。在管理体制上来说,地方政府通常不会直接对公共图书馆进行管理,而是交由特定的图书管理机构来进行整个辖区的公共图书馆的具体管理与规划,公共图书馆的业务与行政事务,都需要由馆长来负责。而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资源的分配由总馆来进行,而分馆需要将资源整合化,从而提高总馆对其的控制。在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总馆加以监督。总的来说,该种管理模式相对传统的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化,能够提高图书信息的共享化,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是资源共享,而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就是现实版的“互联网的信息共享”。故而,它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二、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基本特征

就其含义来看,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1.统一管理

总分馆制度实际上就是将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将其中的图书馆加以联系,并将其中某一个图书馆设立为总馆,总馆管理分馆,包涵人员管理、文献管理与基础设施管理。在统一管理的过程中,总馆在最初规划后,就适当放权于分馆,再由分馆自行管理,总馆进行监督。但是,总馆与分馆从人员到资金都具有相互性,可以适当的进行流动。

2.统一采编

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采编工作都是由图书馆自身来进行。而在总分馆制的管理中,无论是采购还是编目工作,都需要通过总馆来进行,总馆根据各个分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统一的选购、著录与分配。看似该种管理模式,会无形中提高管理成本,然而笔者认为,该种模式可以有效地了解区域人们的文化需求,从而掌握其文化发展方向,实现图书馆的创建意义。

3.统一平台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深入使用,图书馆已经不在是单一的纸质图书和落后的人工管理,而是引入了信息管理系统。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在哪个图书馆借的书就只能到固定的图书馆还书,难免会带来一些不方便,从而使得人们的文化学习存在一定的限制。而总分馆制的实施,使得平台统一化,各个图书馆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从而使得其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加便捷。

4.统一服务

在传统的管理制度下,经常会存在一种情况,就是两个不同的图书馆所享受到的服务存在巨大的差异,从而使得读者的心理落差较大,产生反感。而总分馆制实施统一的管理理念、服务理念、服务规范、服务模式。在服务项目基本统一的前提下,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适当的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项目,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三、我国实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必然性

1.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

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各个阶层的读者。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读者对于图书馆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传统的要求图书馆资源齐全,能够提供优质服务外,还希望能够尽可能离自己较近,提高享受服务的便捷性。而总分馆制不仅是联合区域内的图书馆,还会根据实际的情况,适当的建设一些小型图书馆来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

2.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强。人们对于文化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可以得到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然而,实际上,我国还存一部分区域文化覆盖面积较低,总分馆制度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文化建设的覆盖面积,从而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

3.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服务效果

总分馆制将传统的管理理念取缔,实现一个更加科学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得在固定区域中的图书资源能够得到共享。且,在管理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总馆对于分馆服务状况的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节,从而提高服务效果。

四、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度的推广与普及

1.推广措施

从上文可以看出,总分馆制度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其进行推广是为了让更多管理者看到该项制度的优越性。笔者认为,要让管理者看到该项制度的管理优势,需要针对性展示其基本特征,根据其特征来对照区域图书馆的运作与不足,从而提高对其运用。尤其是在近几年,该项制度已经通过了多个区域的实践,证明了其实用性。故而,可以以实际案例的方式来进行推广。

2.政府主导

在总分馆制的实施中,存在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区域内各个图书馆的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性质的差异就会使得其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存在不同。而要实现总分馆制度,需要实现一定程度上的一致。对此,笔者认为,应该由政府来进行主导,从而提高各个单位对该项制度的认可,在认可中发现该项制度的优势。另外,总分馆制度所提倡的一致,实际上是基本标准的一致。无论图书馆的性质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为公共文化服务,故而,在整个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依据其基本原则来制定统一的标准,然后各分馆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3.因地制宜

公共图书馆实施总分馆制度,该种制度不是一种固定的管理模式,而是一种管理理念。针对区域的不同状况,可以在理念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采取兼容的心理,从而来满足社会对于图书馆的多种需求。多元化模式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然而,不管针对该种理念,采取何种管理形式,都必须要立足区域的实际情况。在实现的过程中,最好适当的进入读者之中,了解读者的切实感受,从而考虑其是否能够长久的生存与发展。当然,在整个模式的创设中,还需要对其成本加以考量,盡量保持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比例之中。

公共图书馆实施总分馆制度,是从西方国家所流传到我国的,我国从最开始的忽视,到如今的实现,其中存在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该种制度以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服务效益为目的,实施专业化管理与一体化管理,从而使得总馆与各个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与服务联系性相对紧密,呈现网格化布局,从而为区域内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图书馆服务

参考文献

[1]金武刚,李国新. 中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起源、现状与未来趋势[J]. 图书馆杂志,2014,v.33;No.27705:4-15.

[2]倪晓建,高莹,虞敏.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资源整合模式研究[J]. 图书馆,2014,No.24306:53-56+2.

[3]金武刚.论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构建与实现[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v.41;No.21703:42-57.

[4]王嘉陵.美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考察[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No.13804:66-70+86.

[5]张行. 图书馆总分馆制的特点及建设方法[J]. 图书馆学刊,2012,v.34;No.20302:35-38.

猜你喜欢

总分馆制推广普及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论现阶段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的深入建设问题
濮阳市开展全民阅读与建设书香城市探析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