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在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2016-10-21王海

中文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微信

摘 要: 自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微信这一免费手机通信软件以来,微信已经成功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效果。本文探讨了微信在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阐述了微信在公共图书馆界应用的范围和问题,为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微信 公共图书馆 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038-01

近年来,互联网高速、迅猛发展,各种新媒体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基于安卓和苹果等系统的移动传播媒介的普及,更是加速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其快捷性、便利性、互动性的特点,已经成为有史以来增长速度最快、普及性程度最高的新型传播途径。

一、微信在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情况

1.微信的特点

1.1多功能:①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②支持多人群聊;③支持查看所在位置附近使用微信的人;④支持微博、邮箱、漂流瓶、语音记事本等插件功能。

1.2多平台:支持iPhone、Android、S60平台的手机之间相互收发消息。

1.3少流量:图片、语音和视频优化,1M可发约1000条文字信息,1000秒语音信息,约1分钟视频信息。

2.微信平台的传播特点

2.1点对点的大众传播模式:公众账号可以通过群发消息对所有关注它的微信用户进行信息传播。

2.2噪音干扰较少的传播过程:公众账号发给某一微信好友的信息,其他人无法直接查看,传播过程噪音干扰少。

2.3受众筛选的准确性:公众账号可以对订阅用户进行灵活的自定义分组,灵活制定内容定向发送。

2.4强大的信息扩散能力:微信用户对于接收到的消息可以转发给好友,可以在朋友圈中分享,具有很大的信息扩散潜能。

二、公共图书馆使用微信工具的范围

1.简约化传统网上服务

基于网络系统的图书馆服务(如查阅还书日期、续借、OPAC检索等功能)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得到读者的广泛认可,通过计算机读者可以方便地进行图书还书日期的查询、续借、检索等服务,但这些服务对终端有一定的要求,高速的互联网络和一定配置的计算机系统缺一不可。而基于微信搭建的OPAC系统平实简约,读者通过手机、PAD等移动设备,输入关键字就可获取所需的信息,更多信息也给出了外部链接的网址,读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查阅。

2.多样化咨询服务

参考咨询等咨询类业务现已成为公共图书馆一项基本服务,图书馆基于各类型数据库和专家库的知识服务架构可以为广大读者提供足不出户的信息服务。使用微信的读者可以在有需求的时候及时向图书馆微信发出信息咨询的申请,申请的形式可以采用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的不同组合、混搭,图书馆员在收到咨询请求后,可立即检索信息,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读者,反馈的信息形式亦可根据问题而多样化。回复的形式多样化,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解决用户的问题,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理念更加凸显。

3.快捷化信息发布

图书馆是重要的信息发布和服务机构,各种类型的文献信息、专题信息等都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发布,较之以往的发布媒介,微信传递信息的速度更快,针对性更强,成本更低廉。读者在收到微信的最短时间内,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和建议及时回复给发布者,在线互动交流。

4.持久化讀者活动

随着网络信息服务的高速发展,参与馆内活动的读者人数日益减少,不少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都愿意参加网络社团组织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公共图书馆可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各项读者活动,如各类线上线下读者互动、调查回访、意见建议收集、读者俱乐部建设等业务,不断加强同读者之间的联系沟通,提高服务读者的能力和水平,满足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三、微信在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1.存在的问题

1.1微信的功能使用不足

微信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形式,可以传送文字、音频、图片和视频。但是从目前来看,最常用的功能还集中在文字和图片的使用上。此外,在仅有的文字、图片内容中,能够引发读者关注欲望的高质量信息较少,更多的信息内容集中在通知、消息等方面。微信公共平台服务内容的单一化和简单化,制约了用户对平台使用效果的认同。

1.2信息更新频率较低

目前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馆只有少数能够做到坚持每天更新,大部分图书馆的内容平均更新时间都在2天甚至更长,说明我国图书馆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还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内容更新的不及时直接导致了部分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被关注率低。

1.3微信公众平台个性化开发不足

目前读者虽然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与图书馆进行互动,但是这种互动仅限于图书馆通过系统对读者就预设问题进行问答,不能对读者的个性化问题进行回答。因此,如何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高级功能的开发,使之与图书馆内的各种系统进行对接是下一步图书馆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公共图书馆微信应用的发展策略

2.1微信账号的规范管理

目前,由于相关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存在虚假信息泛滥的现象。为了方便用户搜索、辨识,图书馆最好使用图书馆全称为微信昵称,LOGO为图书馆的馆徽、建筑。在功能说明中注明为官方微信,同时说明图书馆微信所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此外,有关部门有必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用户也要增强保护自身和辨别真假信息的意识。

2.2培训专职人员进行管理

对于图书馆的微信存在着回复滞后,开设后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应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并设立专门的微信管理人员,负责发送信息、及时回复读者的问题,可以在收到读者信息后进行及时的整理,然后将常遇到的问题发送给所有的读者。

2.3积极进行宣传推广工作

图书馆可以通过馆内宣传栏、海报、微博等方式公布图书馆微信的二维码、微信号以及昵称进行宣传。例如将二维码置于借阅前台,读者拿出手机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在微信上关注图书馆的账户。图书馆还可以利用LBS+“查看附近的人”功能,获得读者的关注,挖掘潜在的用户。此外,用户通过信息的分享能起到宣传图书馆微信的作用,在图书馆内的读者还可以通过微信查找在图书馆内使用微信的朋友。

参考文献

[1]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2012知识服务专家论坛”纪要[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53):5-11.

[2]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6(5):32-37

[3]张帆,刘新梅. 网络产品、信息产品、知识产品和数字产品的特征比较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27(8):250-253.

作者简介:王海(1977-)男,汉族,天津人,本科,馆员,现任职于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研究方向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猜你喜欢

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微信
微信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