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发展成果及前景展望浅谈

2016-10-21程珊珊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前景展望植物保护具体策略

程珊珊

摘 要 植物保护是指充分利用多种学科的综合性知识、按照既经济又科学的方法来保护人类需要的一切植物,关键是保护植物不受农药、污染和恶意毁坏等人为破坏,不受鼠害、虫害和病害等自然灾害。做好植物保护工作,既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平衡,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必然要求。结合笔者相关实践工作经验,主要对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发展成果及前景展开探讨。

关键词 植物保护;发展成果;前景展望;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133

1 回顾植物保护事业发展历程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最早利用喷洒农药来防治害虫、杂草,保护农作物。总体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不断发展,植物保护事业开始不断面临挑战,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已经逐渐由仅防治粮食作物的有害生物模式转变成同时防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有害生物模式[1]。具体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如下。

1.1 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有关植物保护方面的方针策略

在1957年的植物保护工作会上,“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战略方针首次被提出。在农业生态学上,世界上的每一个有害物种(主要指损害人类利益的)都不易被彻底消灭,只能降低其产生的危害,而同一片区域内的不同种群会通过声音、颜色和动作等物理因素和动物激素、植物激素等化学因素相互作用。因此,应该考虑通过控制这些信息因素来干预有害物种的生存。此外,生态系统都存在生态平衡,若如盲目灭绝某一有害物种,与其相关的上一营养级和下一营养级都会受到牵连,可能不但达不到防治目的,反而刺激有害物种爆炸式增长。因此,此方针的提出是必要的、及时的、合理的。

1.2 创立了现代植物保护理念并在实践中得到完善

在2012年召开了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高层论坛会,农业部副部长徐欣荣同志在会议上提出了“科学植物保护、公共植物保护、绿色植物保护”的现代植物保护新理念。植物保护本身依据自然科学,必须将科学植保理念落实到植物病害防治的每一环节,强化基础研究、推广科学技术[2]。此外,应该明确植物保护具有公益性和社会性,要充分发挥其公共服务及社会管理职能,构建统一防灾减灾社会服务体系。最后,关注人类健康水平降低农药污染等重大污染,注重贯彻落实绿色植保理念。

1.3 建立了一套高效的工作机制

根据多年植物保护工作经验建立起来的工作机制促使将病虫害防治行为升级为政府行为。为了应对农作物病虫害的迁移性、爆发性和流行性特点,进一步明确了属地承担主要责任、中央承担监督预警、提供支持责任。

2 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前景展望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现代农业发展的攻坚阶段,而作为农业方面防治灾害的一项重要举措,植物保护工作必须确定发展思路、确立大小目标,加快现代植保的发展步伐。

2.1 确定发展形势

坚定不移的沿用植物保护工作历史上的正确决策,即“一个方针、三个理念、四大体系”。其中,一个方针和三个理念前文已作介绍,而四大体系具体如下:增强科技力量体系,建立创新团队,要求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制定纵向相互协调、横向相互联系的科技创新机制;增强防治服务体系,做到病虫害有人参与研究、防疫工作有人管理、防治工作有人参干;增强应急防控体系,区分并准确定位中央和地方各自的管事权,提升全国应急防控水平;增强政策保障体系,政府出台相关病虫害扶持政策,加快植物保护工作发展[3]。

2.2 明确发展目标

多方面努力,争取尽快形成植物保护的现代化框架,加快植物保护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改良物质配备,增强科技水平。同时,促使现代植物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联系高科技设备和高级技术,构建起社会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确保生产和质量安全,有能力预报病虫害危险程度。

2.3 具体发展策略

2.3.1 推进监测预警信息化发展

综合利用互联网工程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建构起具备多元化、信息化、综合化和立体化特点的预警平台,远程预测病虫害、全天候监测、应急防控指挥的目标,全面、准确、科学合理地监测和预警重大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2.3.2 推进防控技术集成化发展,积极推广绿色植保技术

加强推广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加强应用高效施药机械和相应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农药等重大污染,提高利用科学技术防治病虫害的整體水平。绿色植保是符合绿色食品要求,且对作物、环境无害的病害防治技术,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物理和生物等绿色植保技术。例如,通过使用诱虫器、防虫网和杀虫灯灯防控病虫害,降低虫口密度与病害发生率。同时,大力推广环境友好型、低毒、高效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打造多样化农田,保持景观、种植和品种的多样性,避免同一农作物的大面积种植。

2.3.3 推进物质装备现代化发展

结合具体防治地域的实际情况,如地形地势、气候、位置等。配备无人机、直升机和自走式植物保护机械,建立大型机械使用地,夯实物质基础。

2.3.4 推进防控服务社会化发展

出台有关生物用药、低毒农药、应急防控的扶持政策,研究有关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个人或集体参与植物保护工作[4]。

2.3.5 推进人才队伍专业化发展

加快建立一支具有深厚学识、丰富经验和强大实践能力的专家团队,进一步提高考核标准,严格要求素质、形象、综合能力,倡导爱岗敬业、务实扎实的作风。

3 结语

做好植物保护工作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也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新经济发展形势下,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共同促进植物保护工作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瑞强.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问题及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3(27):382.

[2]危朝安.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形式和任务[J].中国植保导刊,2010,30(5):4-7.

[3]李寿义.浅谈我国植物保护的发展与展望[J].植保器材,2011(12):86-87.

[4]王立平,刘平,吕波,等.我国农林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6):62-67.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前景展望植物保护具体策略
浅谈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如何提高植物保护与维护生态平衡
试论信息化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机关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网络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基于大数据时代特征分析研发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具体策略
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生物课堂教学
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