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巫山县蚕桑生产浅析

2016-10-21伍早琼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巫山县

伍早琼

摘 要 结合巫山县的区域特点,在分析当前蚕桑生产的现状、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从发展思路和规划、示范带动、生产技术、产业化经营和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巫山县蚕桑生产的对策。

关键词 蚕桑生产;产业优势;巫山县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85

1 巫山县蚕桑生产的回顾与思考

早在清朝,巫山县就栽桑养蚕,被视为“保民之道”,县志即有:“现在人烟稠密,虽悬岩峭壁之处,稍有寸土,开垦殆尽……唯蚕桑一兴,可以补衫不足,南乡一带,颇有栽桑养蚕,成效可观”的记载。后因战乱而荒废。1966年,巫山县又开始发展蚕桑。到1983年组建丝绸公司,全县栽桑养蚕达27个公社,157个大队,559个生产队,时有桑树397.7万株,当年养蚕4 760张,2003年原丝绸公司破产,成立县丝绸龙头企业,至2007年,全县当年发种2万余张,社会产茧量超万担,发种、产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1]。之后,茧丝绸市场行情长期低迷,蚕农和多数蚕业工作人员信心备受挫伤,行业遭受极大影响,养蚕业呈现下降趋势,就目前而言,存在诸多问题。

1.1 思想认识不统一

蚕桑是巫山县农村经济的骨干项目,认识是统一的,但对它的位置不统一,一直将其视为副业。部分乡镇不够重视,思想不到位。前些年,部分农户仅为了8a内每年每667 m2直补150 kg原粮、20元管护费等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而栽桑,重栽轻管现象严重,大部分桑叶又不能有效利用而浪费,许多桑园闲置、荒芜,蚕业发展无法迈开大步,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1.2 养蚕技术水平低

单产低,效益低,难以激发蚕农的积极性。由于长期沿袭传统的、原始的、粗放的饲养方式,有效的技术未能广泛推广,致使和生产力水平低下,效益未发挥出来。

1.3 基地建设不扎实

长期以来,蚕桑生产发展是“遍地开花”,基地建设没有强硬的具体措施。真正的养蚕村、养蚕大户不多,重点不突出,没有起到示范和点带面的作用。

1.4 烘炕设施落后

丝绸企业因多种原因,效益欠佳,各收购网点年久失修,烘炕设施落后,无法在加工蚕茧的过程中最大限度保全茧质。

2 巫山县蚕业现状

近些年,全县利用退耕还林和库区建设政策大育苗、大栽桑后,统计栽桑建园0.57万hm2,这些桑树主要分布在福田、龙溪、平和、大昌、双龙、抱龙、培石、官渡8个乡镇,良桑总面积达0.36万hm2。全县全年养蚕1万多张,共有优质蚕茧“千担村”4个(福田镇天宫村,大昌镇白果村,平河乡龙潭村,起阳村)。

3 巫山发展蚕业的优势

综合分析巫山蚕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可谓机遇大于挑战,“两军对峙勇者胜”。栽桑养蚕具有时间短、见效快、效益高、风险小、适应性广、覆盖面大的特点;千家万户能栽桑,老幼妇孺可养蚕,巫山县一个农业大县,具有下列主要优势。

3.1 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巫山县是渝东门户,幅员辽阔,地属浅丘地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有利于桑树生长发育。全县已开发利用土地5.8万hm2,在海拔800 m以下约3.33万hm2。全县确定的4个蚕桑基地乡镇(撤乡并镇后)人平耕地0.087 hm2。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为发展蚕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有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巫山县加大了对蚕桑生产的投入,通过几年的大育苗、大栽桑,在全县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桑树基数;为加强对蚕桑产业领导,成立了主管蚕桑果树的特色经济作物管理中心,将蚕桑纳入了巫山县农村经济的骨干项目进行重点开发[2]。

3.3 有渝东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历史机遇

库区生态涵养一系列优惠政策给巫山蚕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栽种桑树,既利于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国家规定,又让农民拥有长远的经济保障。

3.4 有优质的蚕茧资源

巫山蚕茧可谓“皇帝女儿不愁嫁。”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使巫山蚕茧质量极好,解舒率达60%~75%,上车率达90%~95%,上茧率达80%以上,适宜自动缫丝生产,能生产出高品位的生丝。

4 发展蚕桑生产的目标与措施

4.1 目标任务

利用渝东生态涵养发展政策,认真抓好蚕桑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一批优质蚕桑基地乡,镇、村和专业大户。到2020年,让蚕业恢复到历史最好乃至更好的水平。

栽桑;管好现有桑树,2017-2020年培育高产桑园0.13万hm2,栽桑2 000万株,引进良桑品种,推广桑树嫁接,争取2020年全县实现良桑化率70%。

养蚕:2020年全县恢复到发种2万张以上,产茧60万kg,产值2 200万元。

4.2 采取措施

争取政府支持、政策扶持,促进蚕桑产业发展。一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引导龙头企业,担起发展蚕桑的重任,促进本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二是各乡镇把蚕桑生产发展纳入政府考核范畴,将发展措施层层落实。三是理顺蚕茧收购渠道,确保蚕茧收购质量,创造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四是积极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巫山地处三峡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中心,同时又是国家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重点县,在政府的支持下,借这股东风,因势利导,一定会将产业做大做强。

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增强蚕农的养蚕积极性。1)企業与所在乡镇村蚕农签订最低保护价合同,最低价格不低于鲜正茧35元kg,市场价高于此价时,随行就市。企业按政策缴纳风险保证金。2)企业在收购时,要严格按照“优茧优价、劣茧低价、按质评级、分级计价”的原则,不抬级抬价和压级压价。提高服务质量,热情接待蚕农,随到随收,为蚕农准备茶水,杜绝蚕茧滞销时大降价,打白条和拒收等现象。不收人情茧、毛脚茧,鼓励多养蚕,养好蚕,售好茧。

加强桑树管理,提高桑叶产质。巫山县退耕还林栽植的桑树,长势普遍较差,要确保退耕还林的成果,让栽种的桑树见实效,必须狠抓除草、施肥、修枝、刷白等桑树冬管工作;实行桑草间作,带动养猪业、畜牧业的发展。

稳定完善技术服务网络,改善养蚕设施。一是在每个重点村招聘一名懂技术的人员为辅导员,负责辖区的栽桑养蚕全过程的技术服务,稳定蚕桑技术队伍,真正形成县、乡、村三位一体的技术网络。二是引导蚕农积极改善养蚕设施、设备。推广科学养蚕技术,选定优良蚕品种,推广小蚕共育、蚕台育、纸板方格蔟。

完善经营机制。为充分激发行业活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建立新的经营体制的原则,龙头企业应建立“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运行模式。一方面以经济杠杆引导蚕农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另一方面,通过培训、示范等形式帮助蚕农掌握提高蚕茧质量和生产效益的技术。蚕农必须按照公司的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并把蚕茧全额投售到公司定点茧站。从而构成一个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良性循环。

把巫山蚕茧打造成名牌产品。要使巫山蚕茧再上一个新台阶,必须加大力度,推行蚕茧技术标准化,实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蚕茧质量,要通过培训、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提高蚕农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先进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扩建、维修收购站点,培训收烘炕技术人才,利用巫山茧质优势,努力发展,形成规模,尽快打造巫山优质蚕茧品牌。

参考文献

[1]刘文全,柳恩见.中国茧丝绸行业2012年运行分析与2013年展望[J].丝绸,2013(5):59-64.

[2]潘美良,吴海平,周勤.蚕桑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对策研究[J].蚕桑通报,2013(1):1-7.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巫山县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镇沿江风景变迁类型与特征略析
巫山县4~10月降水量精细模拟及应用研究
巫山县老林场安置点边坡稳定性及工程治理
春雨
巫山县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问题探究
巫山县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问题探究
关于巫山县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新思考
基于扶贫攻坚视角下巫山县发展特色产业的启示
我们念书
巫山县交通网络分形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