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肢冷症的中医理论探讨

2016-10-21欧阳海平钟森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病机糖尿病

欧阳海平 钟森

[摘要]肢冷症称之为“厥”,糖尿病肢冷症患者四肢指端至肘膝的不同程度的自觉或他觉的冷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认为阳气不足是肢冷症发生的主要病机,气滞、血瘀、络阻是糖尿病肢冷症病机的发展及归宿,并形成了阴寒、淤血、痰湿等致病因子影响疾病发生、发展,故探讨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大法治疗糖尿病肢冷症的理论基础,为增进此症的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肢冷症;病机;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法;治法分析

“肢冷”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患者四肢指端至肘膝出现不同程度的自觉或他觉的冷感。较为轻微者称之为手足欠温、四肢不温或手足清冷;重者冷至腕、膝称之手足逆冷,称“厥逆”、“厥冷”、“寒厥”或“厥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糖尿病肢冷症的治疗显得非常重要,然医家对此症的理论认识和临床疗效研究尚不充分。本文从温阳法入手,试用温阳活血通络法对糖尿病肢冷症的治疗进行初步理论探讨。

1.糖尿病肢冷症病机分析

1.1阳气不足是糖尿病肢冷症发生的始动病机

唐代著名医家王焘在其《外台秘要·近效祠部李郎中消渴方一首》曰:“消渴者,原其发动,原则肾虚所致。……若腰肾气盛。则上蒸精气。气则下入骨髓。……腰肾既虚冷,则不能蒸于上。……其色清冷,则肌肤枯槁也。”这是对阳虚引起糖尿病足肢冷症的病机和表现的最早论述。

《金匮要略》中不少病证均有关于肢冷症的描述,涵盖于厥冷”、“厥逆”、“寒厥”或“厥寒”等称谓之中。《伤寒论》亦称肢冷症为“厥”,对其病机概括为“凡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严石林在研究四肢逆冷的病机时发现:阴血不足、气血虚弱、气机郁结、血行瘀滞、痰湿内停、阴寒凝滞、热邪闭郁、风湿痹阻、湿热留存等病机均可表现为肢冷的临床症状。然而,就临床论,肢冷症的发生多与阴寒有关,实证当属阴寒内盛,虚证多为阳气虚衰。“阴盛则阳病”,阴寒内盛必然会损伤阳气,故阳气不足是糖尿病肢冷症发生的主要病机。

1.2气滞、血瘀、络阻是糖尿病肢冷症病机的发展及归宿

“凡阴阳气不相顺接”、“腰肾既虚冷,则不能蒸于上”,“阴盛则阳病”,表明脾肾两虚、气血凝滞、经络阻塞、阳虚血瘀为本病发病之根本,阳气亏虚,推动无力,血行瘀阻,消渴病伴随着肢冷等阳虚症状,出现早期糖尿病足肢冷症,多见于痹证之血痹,遇冷加重,得温则舒,入夜阴寒胜则痛甚。

现代研究亦认为“肢冷”这一辨证因子对肾阳虚证的诊断有显著的贡献度,证实肾阳虚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肾阳虚衰是导致血瘀、络阻的重要原因之一,阳虚寒凝血瘀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病机。

2.糖尿病肢冷症的致病因子分析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明确指出:“百日久恙,血络必伤……经年宿病,病必在络……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说明久治不愈之病多有络病存在。他认为各种疾病久病不愈必致血脉瘀滞,瘀血可致气血运行和津液的输布,可致脉络失养和水停成痰,而致气虚血瘀和痰瘀互结,各种致病因子相互影响,致疾病缠绵难愈。

2.1阴寒内盛

阴寒内盛征,是外寒防治不力,直接入里,损伤阳气,而产生一种内寒,也称虚寒。如《素问·厥逆》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病至寒邪深入三阴,肾中阳气衰微致寒厥者,病势较重。如仲景云:“凡厥者,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厥冷者是也。”又云:“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此其病机为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外生四肢厥逆,恶寒捲卧,神疲欲寐;内则呕吐不渴,腹痛下利,舌淡嫩,苔白腻,脉微细缓而无力。这不仅是肾阳衰微,且心脾之阳气亦衰,形成阴(虚)寒独盛之危候。此时,非大剂辛热及益气之药不足以大补气回阳破阴而救逆。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必用大温里补气之药以益大亏之气,以消内盛之虚寒而祛痼疾。

2.2淤血停留

王清任所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若肾阳不足,則气血失于温照,导致经脉虚寒,冲任受损,血液凝滞,运行不畅,阻滞经络,或是肾阳虚无力推动,导致气化失常,气滞而血疲。又或是肾之阴精亏损,可使冲任不充,血海不盈,脉道失于充盈柔养,则经脉不能滑利通畅而致瘀,也可因阴虚生热而灼血成疾。

《血证论·发渴篇》云:“瘀血发渴者,以津液之生,其根出于肾水。水与血,交会转运,皆在胞中。胞中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能随气上布,但去下焦之瘀,则水津上布,而渴自止。”肾虚导致瘀血阻滞这一病理变化,而瘀血阻滞又引发“消渴”。因此,此篇指出“小柴胡,加丹皮桃仁治之,血府逐瘀汤亦治之。挟热蓄血者,桃仁承气汤治之。夹寒瘀滞者,温经汤治之。”等活血祛瘀之法。临床中,糖尿病病程冗长,早期即出现血瘀证,随着病程进展,血瘀证的发生更为明显,这与“久病入络”理论相符合。

综上,瘀血是糖尿病病程中的病理产物,但瘀血内停,又能妨害气血津液的输布,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情,如此恶性循环,糖尿病迁延不愈,病理因子缠绵,给治疗带来困难。

2.3痰湿痹阻

明代王绝有言:“痰之本,水也,原于肾。”肾主水,人体的水液代谢过程离不开肾的气化蒸腾作用,水液只有通过肾阳的蒸腾气化才能使得清气上升于肺,布散于全身,使油气下降至膀胱,生成尿液,排出体外。若肾阳虚,其蒸腾气化作用失调,水液代谢失常,湿聚成痰。又因命门火衰,不能温暖脾土,则脾气虚,运化失职,水湿停聚生痰。

“百多由痰作祟”,痰由于生成原因不同,有寒痰、热痰、湿痰、风痰、郁痰、顽痰之异。痰热互结,则为热'痰.寒痰互凝,则为寒痰.痰兼湿象,则为湿痰.痰兼燥象,则为燥痰。其中,痰湿是致病因子和病理结果的统一体,既是形成机体水液代谢障碍的重要致病因子,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又是重要的病理产物,引起机体各种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临床中,痰随气升降流通,内及脏腑,外达筋骨皮肉,泛滥横溢,无处不到。《景岳全书·风痹》“痹者,闭也”,经络闭塞之意。痰湿致病多为阻碍经脉气血运行,阻滞气机升降出入,影响水液代谢,其症状复杂,变幻多端。

3.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肢冷症的临床研究

现代医家在研究糖尿病肢冷症,都抓住了糖尿病病程长,“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的病程发展过程,无论其辨证为气虚血瘀、痹阻脉络,还是痰瘀、湿瘀、阳虚寒凝,都把握了痹阻络脉、瘀血阻络的病机贯穿糖尿病肢冷症病程始终的特点,采用活血通络之法贯穿治疗始终。施以益气活血通络、化痰温阳通络等法,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瞿联霞等用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性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变,诊断为血痹,证属阳虚血瘀,运用温阳活血汤治疗,37例均收到较好疗效。孙燕萍等治疗治疗糖尿病足,在温阳活血的基础上,加以复元之法,明显缩短了糖尿病足病程,降低了其致残率,临床疗效确切。简小兵等更是采用温阳养血活血通络治疗大法,通过中药口服,合并外洗,临床观察其治疗O级糖尿病足的疗效,发现此法改善了患者麻、凉、疼、乏力等症状,有效预防了糖尿病足向坏疽方向的进展。在加上益气中药后,依据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大法组方,可明显改善患者麻、凉、疼、乏力等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症状,起到较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4.结语

从古至今,医家们不断探索、实践,在中医临床中,使用温阳药可以温暖肾阳,则阳气条达,增加阳气对全身的温煦作用;布敷四肢,改善全身阳气不足状况;手足温暖,则畏寒发冷可减。

在温阳的基础上加入益气活血通络中药,能够更大程度改善肢体微循环状况,使气血得以流畅,从而保障全身能量供给,更有利于改善全身畏寒和肢冷症状,这比单纯温暖肾阳的治法更能提高临床疗效。临床试验发现其在改善患者间歇性跛行、疼痛感、麻木感、冷沉重感等临床症状方面均明显优于西洛他唑片,将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法贯穿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消渴痹证)始终,有效地改善了“麻、凉、痛、痿”等症状。

因此,将温阳法与益气法、活血法、通络法,四法合而为一,治疗糖尿病肢冷症,无疑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最佳选择。

(指导老师:钟森教授)

猜你喜欢

病机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跟踪导练(一)(5)
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癌性疼痛探析
从水谷精微分布紊乱机制探讨中医干预胰岛素抵抗的思路
Ending teen smoking
燥邪致泻说
《伤寒论》恶寒症探微
糖尿病从脾论治探讨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