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告别手机依赖,初中思想品德课有“妙招”

2016-10-21林建挺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妙招手机依赖非智力因素

林建挺

摘要:通过对部分学校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入手,分析手机依赖产生的原因。以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材为主要依据,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出发,通过创建良好班集体、给学生努力奋斗的理由、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自省、抵制不良的诱惑等方法,从而预防和告别手机依赖。

关键词:手机依赖;非智力因素;班集体;目标;兴趣和爱好;不良诱惑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57-02

作为当代社会最主要的通讯工具:手机,我们并不陌生。纵观手机的前世和今生,我们发现:从世界上第一部手机问世开始至今,已近半个世纪了,科技的进步令手机不断升级换代,手机越来越智能……时至今日,手机已经成为集个人通讯、拍照、娱乐、移动办公设备等功能之大成者,不少人即使睡觉时,也会把手机放在一米之内的位置。

科技越来越进步、手机越来越智能,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在享受手机结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注意到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我想谈谈初中学生手机依赖症的问题。

1.关于部分学校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

2014-2016年,我们对泉州地区部分初中在校生(五所中学,9个班,363人。其中2所城市私立校,2所农村公办校,1所一级达标中学完中校初中部)使用手机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

(1)在购买手机的理由中,选择"方便联系"的比例的78.8%,"学习需要"的比例为14.8%,"赶时髦潮流"和"身份象征"比例为6.4%。

(2)在"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中,在0-1小时和1-2小时的人数居多,分别为51.5%和17.1%,有31.4%每天使用手机在2小时以上。

(3)在"使用手机最多的功能"中,有45.1%的选择即时通讯,42.1%的选择上网聊天、玩游戏,5.4%的选择拍照功能,7.4%的选择看网络小说。

(4)在"手机没有在身边就"?有71%的同学选择了恋恋不忘,只有29%的同学选择了无所谓。

(5)在"一看到手机就想上网的",回答"是"的21.5%,回答"不是"的54.5%,回答"无所谓"的24%。

(6)在"一天沒有上网就"?回答"焦燥不安"19.3%"无所谓"63.1%,"象少了点什么"17.6%。

(7)在"离开手机就""有疏离、失落感"18.7%,"无所谓"57%,"其它"24.3%。

本次调查过程中,有个别学校是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的。通过调查,可以我们可以了解到:手机已经在广大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很多中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占到白天活动的很大比重,如果是周末、放假时间,花在手机上的时间那就更多了,而且大部分同学使用手机附属的上网聊天、玩游戏、拍照、看网络小说等娱乐功能更多,很多同学已经离不开手机了,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了。

手机最初的问世是用来加强人们彼此之间联络的,但随着手机逐步智能化,人们注意力过分集中于手机的小屏幕时,问题随之而来。看看周围随处可见低头玩手机的人,我们会发现这些人似乎已完全将自己陷在手机世界中,沉迷于虚拟的人际交往,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造成社交圈子不断变窄,而生活圈子的缩小,又反过来促使人的孤独感增加,愈发依赖着手机来摆脱孤独。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初中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我们有责任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手机,趋利避害,避免手机依赖症。对于已经产生手机依赖症的学生我们应当帮助他们从这个不良的生活方式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把手机当工具,而不是把手机当玩具"。

2.初中学生手机依赖症的表现及其成因的分析

不是经常用手机就是手机依赖,手机依赖与手机正常功能使用是有区别的,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尤其青睐青年白领、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人和学生三类人。它主要表现为:越来越多的手机持有者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手机,哪怕只是半天儿不见,也会魂不守舍,坐卧不宁。

在初中学生阶段,特别是没有禁止手机进入校园的学校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无论上课、下课,手机均保持开机状态,唯恐错过了什么似的,时不时地瞄一下手机(美其名曰:看一下时间,实为神不守舍),特别是一些网络小说上瘾的学生,上课根本没心事听课,比当年70后学生迷武侠、迷言情小说有过而无不及。这让我们感叹,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将一种"新鲜病"——手机依赖症"捆绑销售"给了现代人,尤其可怕的是也绑架了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引发手机依赖的原因除了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本身拥有特别强大的沟通、上网、娱乐功能以外,更重要的是与初中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分不开的,初中阶段学生比较情绪化,看待事情感性多于理性,且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自我意识开始有了发展,但思维的独立性还处于萌芽阶段,较容易受外界影响,并形成依赖。根据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第六课分析可以看出:手机依赖多见于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希望得到重视但十分孤独、对自己不是很认同的孩子,他们希望通过手机网络的虚拟性满足自己在现实世界当中得不到的东西,从而助推了自己对手机的依赖。

3.初中思想品德课出"妙招",告别手机依赖

手机依赖说到底是对网络的依赖。强大的手机网络功能,诸如:匪夷所思的游戏情境、跨越时空的购物体验、还有似乎无所不能的网络平台,成年人尚且沉迷于此,何况涉世未深初中学生。对于在不同程度上形成手机依赖的初中学生,我认为:我们不应舍近求远、舍本逐末,而应从日常的教学和生活入手,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出发。在这里我谈谈如何通过初中思想品德课出"妙招",告别手机依赖。

3.1 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形成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和谐班风,让学生对班级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初中思想品德课七年级开篇第一课就谈到良好的班集体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班级正能量的培育的强大熔炉作用。其实部分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一方面是没有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总觉得自己与集体无关,进而感到失落、孤独和精神无从寄托,倒致最后寄情于虚拟的手机网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班级能做的工作主要就是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在充分了解个别有手机依赖倾向学生基础上,通过结对子、个性化展示、有针对性的集体活动,让他们对集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不良行为方式存在的空间。

另一方面是氛围的影响。初中思想品德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道出了班级环境对预防和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让班级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这样同学们一起互助前行,以学习为中心,让不良的行为习惯、负能量的东西在班级当中没有滋生的土壤。这样自然,在同学当中手机作为工具的属性必然超过它作为玩具的属性,从而为告别手机依赖等不良行为奠基。

3.2 帮助学生确定目标,给他一个努力奋斗的理由,进一步压缩手机依赖的空间。有人说,优秀和平庸最根本的差别,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目标。当雏鹰被推下山崖时,是求生的目标支持它飞翔;当蝉蛹被束缚时,是成蝶的目标让它破茧而出;目标犹如航船上的罗盘,失去它,失去它便会会迷失方向;有时,目标的丢失就意味着死亡的降临。

手机依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看不到前进的方向或者说对学习的未来感到迷茫。当前社会上、网络中有不少关于读书无用的论述,让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不足。初中思想品德课告诉我们,集体要有集体的目标,个人要有个人的前进方向,也就是说要给集体或个人一个努力奋斗的理由。

有手机依赖的同学,并不是说他在手机网络中获得了什么样好处,大部分的同学实际上是在手机网络上毫无目标地游荡,你问他为什么要玩手机,他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反正没有手机在手上就象丢了魂似的,心里空荡荡的。因此,我们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确立适合个体的中、短期有实现可能的目标,并结合阶段性的评价,让学生在不断的小成功当中走向更大的成功,在"每天进步一点点"当中,实现人生的理想。

3.3 帮助学生培养正当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充实和丰富课余生活,在引导学生在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生活的充实与乐趣。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第七课"品味生活"中引用了皮亚杰的一名名言:"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以某种兴趣为条件"。有人天生对某种事物或者活动感兴趣,但我认为大多数的兴趣是通过后天培养起来的,就比如学习的兴趣,那也是成绩堆出来的,每一个对学习有兴趣的同学必然都是经历过从成绩走向成绩的过程。很难想像一个从来没有尝到过成功滋味的人对追逐成功的过程是如何的兴趣。

对手机依赖的同学,说得客气一点是对手机感兴趣的同学,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转移培养兴趣的方法,用正当的兴趣和爱好充实、丰富甚至说挤占他的课余时间,从而实现注意力或者说是兴趣的转移。这对于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来说相对容易一些,因为我们知道:人的特长往往是人某个方面潜能的表现,人的特长或者说潜能一旦被开发或者说被挖掘,并被证明和认可,那么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是很大的成功。对于没有明显特长的学生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正当兴趣和爱好,特别是运动项目诸如球类的兴趣和爱好。

3.4 教育学生学会自省,并懂得调节情绪的方法,直面挫折,并在意志培养的道路上,增强克服手机依赖的坚强意志。预防和克服手机依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初中思想品德课在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个人的特点调节自己的情绪,要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如何做到挫折面前也从容以及如何培养坚强的意志方面都有较全面、系统的阐述。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对自己的认识方面往往失之偏颇,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不如他人,往往就认为自己比不上他人,从而怨天尤人,产生自卑的心理,甚至躲进手机网络以求得到安慰。在这里老师就有必要教会学生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帮他找回自信,从而不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初中学生情绪多变,且意志比较薄弱,在应对挫折方面往往选择躲避,在对待手机网络方面往往免疫力不够,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思想品德的系统教学和介入,往往会收到可喜的效果。

3.5 教会学生提高认识水平,敢于并善于对不良的诱惑说"不"从而端正动机,纠正不良习惯。生活中有许多干扰我们成功、影响我们幸福甚至危害我们生命健康的不良诱惑,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很容易受到来自外来的不良诱惑,初中思想品德課在讲到如何抵制不良诱惑的时候,为我们提供了诸如:转移视线,避开诱因;端正动机,纠正不良习惯;婉言谢绝朋友,提高自制力等方法。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从他人的身上感受到手机依赖的危害,大胆且自信地向不良诱惑说不。

总的说来,科技的发展在给我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克服手机依赖的工作永远在路上,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老师,我们要善于利用校内或课内的资源引导我们学生在克服不良诱惑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7fUnsgQ_qD9T5gHQDfCzmrH6yf4MN-XhPkf1VlMUKyiCG8avEfN_XTonPMBwIad_yqa_jLF1zQBC8zimdSq6f_

[2]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2013年4月第4版,2013年6月第4次印刷。

[3]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2013年11月第4版,2013年12月第4次印刷。

[4]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2013年3月第4版,2013年6月第2次印刷。

[5]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2013年8月第6版,2013年10月第4次印刷。

猜你喜欢

妙招手机依赖非智力因素
生活“妙招”
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备战中考中的感叹句答题技巧
掀起课堂高潮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