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电气引发火灾的技术鉴定与认定探讨

2016-10-21高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7期
关键词:火灾调查

高原

摘 要:电气引发火灾是现代社会火灾事故的重要种类。加强电气引发火灾原因鉴定与分析,做好电气消防安全管理,是提高消防安全水平,维护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安全的重要途径。文章围绕电气引发火灾原因分析工作金相探讨,介绍了电气引发火灾技术鉴定和认定的常规方法,明确了技术鉴定与认定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火灾调查;引火源;熔痕

引言

自从人们开始使用电能以来,电气设备就逐渐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时至今日,电气设备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租出。电气设备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了人们生活条件,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推动力量。于此同时,由于电气的大规模使用,由于电气设备引发的火灾事故也越来越多,成为现代社会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对电气引发火灾事故原因分析,做好技术鉴定和认定工作,对于强化消防安全保障体系,维护社会和经济发展和谐秩序,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电气引发火灾原因分析概述

按照引发火灾原因对火灾类型进行划分,由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就称之为电气引发的火灾。通常情况下,因为电气线路、用电设备、用电器具以及供电设备由于发生故障产生大量不正常放热,最终导致设备自身或附近其它可燃物燃烧而形成的火灾都归属于电气引发火灾。另外,由于静电或雷击引发的火灾也属于电气引发火灾范围之内。大量火灾事后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电气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包括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过大,漏电和电气设备使用不专等。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火灾形成的原因往往比较复杂,在进行火灾原因鉴定和认定时,必须要坚持事实就是的原则,理由要充分,证据要确凿。火灾现场勘查是火灾原因鉴定分析的一个环节,调查人员要详细采集火灾起因的遗留物证,对于电气引发火灾来说,导线熔珠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物证,同时,还要对其它可能的起火因素进行仔细分析,只有在排除其它引火原因的前提下,才能初步断定其为电气引发的火灾。

2 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

电气引发火灾的具体原因很多,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以下六种方法进行电气引发火灾原因技术鉴定。

2.1导线熔痕宏观鉴定法

顾名思义,该方法是对火灾现场残留的导线熔痕进行观察分析,从外观等特征处对导线熔痕熔化性质进行研判,经由熔珠空洞内表面的光泽程度、颜色、纹迹、卒洞数量等方面的信息判断短路性质。导线熔痕宏观鉴定是电气引发火灾原因鉴定工作的基础方法,以其结果为基础,再进行其它后续分析。

2.2 金相分析法

金相分析法是电气引发火灾事故原因分析鉴定中应用最多的技术手段,对于电气设备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漏电等原因形成的熔痕都可以进行分析。

2.3 微观形貌鉴别法

该方法以电子显微镜为主要工具,通过对火灾事故现场遗留下来的细微痕迹的表面情况进行微观观察,从而判断物质熔化性质和火灾起火原因。弧光放电痕迹、金属喷溅痕迹、电子器件烧损痕迹等是微观形貌鉴别法的主要分析对象。

2.4 成份分析法

由于短路引发的电气火灾,其熔珠空洞内的元素比例尤其固有特征,按照这个原理,通过对熔珠空洞内表面元素比例进行测定,也是电气火灾的一个重要鉴定方法,该方法与金相分析法相配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度。

2.5 剩磁法

有的火灾现场没有短路熔痕残留,对于这种情况,需要使用剩磁法进行分析,以鉴别线路是否发生过短路以及是否有雷电流经。剩磁法的基本原理是线路中有电流流经时会在线路周围形成磁场,设备短路时产生电流极为突出,形成的磁场会令附近铁制品发生磁化,通过对剩余磁性的测试,并与同种材质物体磁化情况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火灾究竟是否由电气线路短路或雷击导致。

2.6 模拟试验法

该方法是通过构建与火灾事故现场客观条件相同的环境,再现火灾发生,从而判断假定对象是否是引发火灾的原因。该试验必须在专用的火灾模拟试验装置内进行。

3 电气引发火灾的认定方法

3.1 认定的条件

开展电气引发火灾起火原因认定工作,首先要明确火灾发生时火灾状况和可能的火灾诱因间的关系。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发生火灾时,火灾现场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是否处于通电或带电状态进行确认,对于起火时,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未处于带电、通电状态的情况,可以做出电气并未引发火灾原因的因素。

二是明确最初起火位置是否与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位置相对应。从常理上讲,只有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位置位于起火点附近或者二者相接触,才有认定电气故障和起火原因间的直接关系。对应电气故障位置距离起火位置较远或不存在直接联系的情况,不能认定电气故障是起火原因。这里有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电气故障时有电火花产生的情况,就需要考虑电火花飞行距离在起火原因分析中的影响。而电火花飞溅的水平距离,取决于短路位置的高度和爆发力的大小。通常电火花的飞溅距离,以故障位置为中心,其半径最近的为几十厘米,远者可达2米。

三是对电火源是否具有引发火灾的能力进行明确。在进行火灾起火原因認定时,必须考虑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故障是否具有引发可燃物的能量情况。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短路,确实会出现瞬间高温现象,但这个高温持续的时间往往很短,转瞬即逝,有时无法完成对周边可燃物的点燃效果。所以在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时要综合考虑可燃物的性质、易燃程度和电弧的持续时间等因素,三者缺一不可,都需达到一定要求后方可引发火灾。

四是确认火灾发生前,现场电气设备是否出现故障,并且该故障是否能够引发火灾。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引起火灾后,通常在线路及设备上的某处要留下如短路、接触电阻过大出现的熔痕。

五是确认现场电气设备正常使用情况下是否具有引发火灾的可能。有些电气,在没有出现故障,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由于设备本身散发的高温,也可能引发附近可燃物燃烧,这种情况是查不出故障点的。对于这种情况,要结合通电状况、距可燃物距离、燃烧残存痕迹、起火点等条件得出结论。

3.2 认定的依据

在满足上述认定条件,即确实存在电气引发火灾的可能性的前提下,可以开展电气引发火灾的认定工作。认定标准是现场痕迹证明现场电气因素在火灾发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并且这种推断符合实际调查结果和科学规律。火灾原因认定工作是件非常严肃的工作,其认定结果在火灾事故相关的法律诉讼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工作人员必须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痕迹采集和分析、推断每一个步骤,确保每个操作细节的科学性,最终保证认定结果的正确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4 结束语

电气引发火灾原因的技术鉴定与认定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其中技术鉴定是认定的依据和前提,认定是技术鉴定的科学分析结论,要保证起火原因认定结果的准确性,就必须做好起火原因技术鉴定工作。只有不断深入研究电气引发火灾原因鉴定技术,提高鉴定质量,火灾认定结果才能更加贴近实际,从而为我国火灾预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优质建议,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姜涛.电气火灾隐患分析及预防对策[J].消防管理研究,2004,23(5):108-109.

[2]姚波,马海啸.浅谈电能转化成着火源的几种形式[J].建筑安全,2004,7:40-41.

猜你喜欢

火灾调查
浅析现代消防工作中火灾调查的问题及对策
火灾调查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火灾调查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探究如何重构火灾调查原则
火灾调查如何做好原因分析
调查询问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
火灾事故调查避免物证损坏的措施分析
视听资料在火灾调查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火灾调查中的应用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